学佛问答

浪费常住资源会有怎样的果报?-第815-816集



寺院的工作人员可以接受四事供养吗?-第815集

 问:现在寺院的硬体建筑和软体设施,都趋于大众化,有些义工因为生活问题,常住会给与基本的生活费用。请问这部分的钱,是否可以像世间工作赚的钱一样,自己随便使用?

 答:可以。

 常住之间,义工是短暂的,必须要有长期的工作人员,长期工作人员如果你要是不供给他的生活费用,他怎么活?这个道理要懂。

 所以没有出家的人,在道场里面长期做义工,他的待遇跟出家人完全相同,出家人接受四事供养,他也是要接受四事供养,才能够护持道场。否则的话,他不能护持道场,这些道理都要知道。

 但是无论在家、出家,是佛弟子都守戒律,佛的戒律里面最重要的精神,是教导我们以戒为师、以苦为师,持戒不怕吃苦,所以生活一定非常节俭。

 常常想到「施主一粒米,大如须弥山」,来之不易,不应当用的钱都会节省下来,把消费降低到最低的限度,这就很如法了。

答香港参学同修(第89集)2008/2/29

浪费常住资源会有怎样的果报?-第816集

 问:学生在道场里做义工,但因工作性质,有意无意比较容易浪费常住的资源。请问如果长期这样做是不是不如法?还是应该选择做其他不容易浪费常住的工作去做?

 答:对的,浪费常住,将来得的果报是贫穷下贱,为什么?你把你的福报都享光了。

 最麻烦的是晚年没有福报,很可怜,少壮的时候没有福报不怕,你有很好的身体,你能够一样生活下去;老的时候没有福报、没人照顾很痛苦。所以佛教我们惜福,佛自己惜福,生活当中一点一滴不浪费。

 你看印光大师的传记,印光大师吃饭,饭吃完了,舌头把碗里头舔干净,一滴都不浪费。他看到别人吃饭,碗里面还有饭,他都会呵斥,会教训人,你有多大的福报?惜福就是培自己的福,浪费就是把自己的福消耗掉。

 所以你愿意把福报消耗,将来做个没有福报的人,那你就干下去。你要想自己晚年以后福报能够比现在好一点,那你一定要惜福。现在浪费的习惯是跟外国人学的,外国人讲求消费,中国人讲求节俭。

 为什么?他不鼓励消费,他出产的东西卖不掉,他鼓励消费。中国的东西,譬如家具桌椅板凳,中国讲红木家具可以用多少年?至少能用一百年以上,他不需要再做新的。

 中国人建一栋房子,至少要住三百年;外国人不要,住个十几年就不要了,拆掉重新再盖,他要搞新的。所以它的东西不结实,外表看很好看,不结实、不耐用,他就是鼓励你消费。

 中国人是讲老家,房子建着能够用三百年,三百年差不多是五、六代,真的是爱护子孙,这个不一样。

 最容易浪费的,我们平常看到的,你看卫生纸,在从前没有,从前用粗纸,现在卫生纸,用完了马上就丢了,擦个脸用好几张。出家人、贫穷的人,有个习惯,一张卫生纸要用很多次,用到不能再用才丢掉。

 用一次一点点,叠起来,我有这个习惯,我绝对不会说是擦个鼻涕,用几张卫生纸,不可能的。我大概一张卫生纸可以用一天,顶多一天用两张,我因为没有福报。

 晚年还有这么点福报,这就是这个几十年当中,学佛之后懂得,愈来愈清楚了,知道惜福。我有福,给别人享,那我的福还在,愈积愈多。有福就享,享过分的了,这个不可以,这不是好事情。所以这些古人的教诲,还是非常有道理。

答香港参学同修(第89集)2008/2/29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