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和尚教言:从台北到高雄,三皈就像我们乘火车的车票一样,你要想上车,先要把车票准备好,而且车票一时一刻不能离开,在车上有人查票,到终点站还要交回。这个意思就是说明,三皈依像我们乘车,我们皈依三宝,票拿到手了,时时刻刻有人检查,可不能丢掉,到终点站就是成佛,圆满成佛。
皈依,皈是回头,依是依靠。从哪里回头?回到什么地方?第一个是皈依佛,我们有没有皈依佛?佛是什么意思?三皈很多种讲法,最重要的是皈依自性三宝,不是我们形式上所谓住持三宝,不是的。但是住持三宝起很大的作用,看到佛像就想到自性觉,自性三宝是自性觉,自性本来觉而不迷,我们现在是迷而不觉。
你看看《六祖坛经》里头,这是一千三百年前,惠能大师他传授三皈,他没有说皈依佛法僧,他说的是皈依觉正净,皈依觉、皈依正、皈依净。我初读《坛经》的时候,看到这个句子我就想,他为什么把佛法僧改成觉正净?那个时候佛法传到中国大概七百年,六、七百年的样子,时间久了,愈传愈讹,大家都把泥塑木雕的那个佛像当作真佛。是要当作真佛,那是我们修恭敬心,没错。可是你真把它当作佛,错了,不是这个意思。
看到佛像就想到自性觉,这就对了,要皈依自性三宝才管用,才能够明心见性,才能够成佛作祖,这个要晓得。看到经典,乃至于看到所有的书籍,都能提醒我们要皈依正。经典指什么?正知正见,这是法,不是邪知邪见,不是偏见,你说这个多重要。所以看到书本就想到自性正。看到出家人,不管出家人是不是持戒,修行怎么样,不能问这个,那是他的事情。
见到出家人,提醒我们什么?净,皈依净。净是什么?六根清净,一尘不染。要求自己,不要求别人,我们才能成就。如果我不要求自己,要求别人,就全染污了。
三皈依就在我们经题上,你看皈依佛,自性觉,清净平等觉,法呢?法是平等,僧代表的是清净。清净是僧宝,平等是法宝,觉是佛宝,经题上有三宝。经题上有三学,清净是戒学,平等是定学,觉是慧学,戒定慧三学。要明白这个道理,学佛时时刻刻记住,世尊给我们学佛终极的目标是什么?是觉正净;修行修什么?就是修觉正净。
戒是修净,定是修正知正见,觉是明心见性、大彻大悟。所以觉是佛宝,正是法宝,净是僧宝,这要不搞清楚,我们学什么?那我们就要问,我学戒有没有得到清净心?如果学戒,清净心不能现前,这个戒叫白学了。为什么心不能清净?着相了。诸位要记住,小乘初果、大乘初信位的菩萨,小学一年级的学生,这是佛教教育,要求的是什么?要求的是清净心。
初果就得清净心,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了。所以戒律的作用就在此地,八十八品见惑断尽。佛为了教学方便起见,将八十八品见惑分为五大类,好说话,第一个身见,第二个边见,第三个见取见,第四个戒取见,第五个邪见。这五种错误的见惑要把它断干净,统统放下了,证须陀洹果。全靠放下。大乘把五种见惑断尽,是十信位里面初信位,正式入门,是佛法小学一年级的学生。如果我们没有达到这个境界,我们还在念幼儿园,小学一年级还没分,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。
自己知道了,那就是传戒师教海贤老和尚的那句话,你明白了,不能乱说,不能说。你把戒的道理、精神都明白了,那个人他破戒,他没有持戒,你可不可以说他?不能说他,各人生死各人了。如果你要说他、劝他,没有第三个人在旁边,这个可以;有第三人在旁边,看他错了,也不能说。他有些做对的地方赞叹他,做错的地方不说他,这就对了。
海贤老和尚,我们说他的运气真好,老师是真善知识。老师到什么境界?我们猜想是明心见性的境界,要不然他不认识人。他看到贤公老和尚是个法器,法器就是他这一生能够证果,能够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,这要什么样的眼光才能把人给看出来。这个人的长处,我们讲天赋、天性,老实、听话、真干。
我们现在在这个世界上找这样的人找不到,谁老实?连自己都不老实,你怎么会遇到老实人?自己都不听话,你能够找到听话的人吗?不可能。这就讲到什么?业因果报,因果的道理,我们用什么心态对别人,将来必定遭这个果报。你不孝父母,你的儿子将来不会孝顺你;你欺骗朋友,将来你的朋友会欺骗你。自古至今,中国、外国,都在面前,细心观察。所以中国老祖宗教后代,「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」,太有道理了。
我们遭遇到困难,回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灾难?我们自己造的因,业因,现在承受果报。知道了,改,忏悔、改过,来得及,只要这一口气还没断,你能回头,信愿持名,求生净土,你就成佛去了。千万不能够随着迷惑颠倒走,迷而不觉,邪而不正,染而不净,这是什么?这是三途,迷邪染。
这个道理深,摆在讲经之前把三皈依复习一次,好事,时时刻刻提醒自己,也提醒真正想往生、想成就的同学。他对这个世间名闻利养,我们常说财色名利这四大魔王,几个人能够跳出他的掌心?为什么修行人多,成功人太少?他不认识这是魔王,他受魔王的影响,他受魔王的干扰,不知不觉变成魔子魔孙,外面穿着袈裟像个佛弟子,实际上他是魔子魔孙。
我们要有这个智慧,看得清楚,看得明白,最重要的回光返照,看自己。学海贤老和尚,一生不造罪业,一生不敢轻慢别人。他的性格非常温和、柔和,不与人竞争,你要的我不要,我要的你也不要,我要觉正净,你要迷邪染,我们两个没有冲突,各行其道。对任何人要尊重,为什么?他本来是佛。成佛只有早晚不一样,必定成佛。有人这一生成佛,有人来生后世成佛,有人无量劫以后成佛,为什么?他有佛性。
所以对一切人要尊重,对一切人决定不能够轻慢,这个道理要懂,一定要学海贤老和尚。这是前面三皈的大意,是我们修行最高的指导原则,无论修哪个法门,都不能离开这个原则,离开这个原则,你所修的就是迷邪染。如果与指导原则觉正净相应,你决定是正知正见,决定是正信,这是菩萨道。所以南传法师给我这个建议,我感觉得很有道理,比开经偈有意义。
不要再添枝添叶了,添什么都是错误的,我在此地跟大家做榜样,我学佛六十一年,讲经五十四年,讲了几十部经论了,大经《华严》、《法华》都讲了一、二十年了,最后归净土。现在老了,统统放下,我就这一部经,就是一句阿弥陀佛,你问我其他的,我全不知道了,我不再操一点心,一心求生净土。
黄念祖老居士是通宗通教,显密圆融,到晚年把这个集注编成功之后,一天十四万声佛号,念佛往生了,念了半年多,他走了,给我们做出好榜样,我们看到了,还去信这个信那个吗?那是对你自己没有信心,这才是你的病根,你修行功夫不得力,外面风吹草动,你的心就动了,被境界所转了,这怎么能往生?这怎么能得念佛三昧?无论什么境界都能够如如不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