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问答

什么是菩提心?



  《无量寿经》中文译本统统在此地,诸位可以细细看。九种都好,无论是哪一种,都叫你念佛求生净土,经里面所说的“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”,九种本子都有。其他的都不重要,这一句非常重要,能不能往生,就看你具不具备这两个条件,第一个条件发菩提心,第二个条件一向专念。蕅益大师把这句话缩成四个字,更简单。中国人喜欢简单,愈简单愈好,容易受持。蕅益大师约成四个字,就是“信愿持名”,信愿就是发菩提心,持名就是一向专念,你看看,妙极了!净宗修行就这四个字,这四个字出在《阿弥陀经要解》里面。蕅益大师是我们净土宗第九代的祖师,他的《弥陀经》注解。这个注解的本子,近代印光大师对它的赞叹真是赞叹到极处了,印祖说,“即使古佛再来,给《弥陀经》做个注解,也不能超过其上”,你看赞叹到这种程度。特别是发菩提心的注解,解得太好了。菩提心本来就很难讲。《观经》里面为我们说菩提心,三种,第一个至诚心,第二个深心,第三个回向发愿心,这叫菩提心。《起信论》里面,马鸣菩萨告诉我们,菩提心第一个是直心,第二也叫深心,第三个叫大悲心。我们把经论讲法合起来看,至诚心就是直心,直心是道场,直是没有弯曲,就是讲的真心,这是菩提心的体,本体。下面两种是菩提心的作用,菩提心对自己自受用就是深心,两个本子(经论)都讲深心。什么叫深心?古人有解释,叫好善之心,用这个来解释。对别人呢?论上讲的大悲心,经上讲的回向发愿心,就是我们常讲慈悲心。我早年在美洲讲经,讲菩提心,我把它归纳为十个字,大家就更好懂了。第一个真诚,真诚心是菩提心的体,真心。自受用,我取《无量寿经》的经题,“清净平等觉”,就是深心。对自己要清净、要平等,要觉而不迷;对别人要慈悲,大慈大悲,这叫菩提心。

恭录自《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》第54集

遇到净土法门,不肯修学不肯真干,这一生太可惜了!
    开经偈上说:「百千万劫难遭遇」,彭际清居士讲:「无量劫来希有难逢之一日」,真的是无量劫来希有难逢。我们今天遇到了,遇到怎么样?不肯真干,不肯学习,到最后这一生空过了,只是在阿赖耶识里面,种下一点西方极乐世界的种子。在理论上说,这个种子金刚不坏。到什么时候成熟?很难讲,也许还要过无量劫。为什么?不一定能够遇得到,你还要受很多苦难。哪一天能成熟?哪一天真干,哪一天就成熟。在现前我们看到不少,有很多同修念佛往生,预知时至,走的时候非常安详,瑞相希有;他真干,他这一生成功。如果我们存个侥幸心理,「不要紧,我现在还年轻,等到我老的时候再真干」,你每天看看报纸上那些讣闻,年轻人走的很多,你能够保证你能活到八十、九十,活到一百岁吗?三十、四十、五十走的很多很多,所以自己一定要提高警觉,要救自己。
大乘无量寿经(第九十集)2000/6/17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:02-034-0090 

处世待人之处都能忍 
    我们再看,念老引用日本的祖师,《会疏》里头讲十种忍,“疏曰”,疏是注解,《无量寿经》的注解,“忍之为德,持戒苦行所不及。能行忍者,可名为有力大人。忍辱正治瞋恚,通断三毒”。《会疏》里面说的十忍,开端这几句话把修忍辱波罗蜜重要性都说出来了 。持戒苦行,这非常难得,要跟忍辱比,持戒、苦行都比不上忍辱,这是真的。有人戒持得很好,真正修苦行,他还发脾气,他心里还不高兴,这就是不能忍。所以忍辱的功夫超过持戒、超过苦行。也可以说是,持戒苦行的成就表现在忍辱波罗蜜上,持戒是为了得定,不能忍,定从哪里来?所以忍辱是禅定的前方便,一定先能忍后能定。定是什么?如如不动。忍还有一点动荡,动荡没有关系,他不在乎,他不会生烦恼。
   所以赞叹能行忍者,行是在日常生活当中,处世待人之处都能忍,这是名为有力大人。大人,对菩萨的尊称,这个是有道行、有功夫、有成就的菩萨。有力,这个力就是忍辱力。忍辱正治瞋恚,通断三毒。忍辱正对治的就是瞋恚,能修忍辱的人不会发脾气、不会暴躁,像心浮气躁,修忍辱的人不会。通断三毒,三毒是贪瞋痴,不但能断瞋恚,它能断贪。为什么?见到外面人事物,自己喜欢的,不起贪心,这就是能忍。不生痴想,也是能忍。所以忍辱通断三毒,在修行里面非常重要。
   《金刚经》讲菩萨修的六波罗蜜,对布施跟忍辱讲得最多,那就是菩萨修的这六门功课当中,布施跟忍辱是关键。布施主要修什么?修平等心,放开心量,量大福大。一切众生的心量跟佛是平等的,多大?遍法界虚空界,比遍法界虚空界还要大,心能包,虚空法界是所包。中国古德常说,量大福大,看一个人有多大的福报,看他的度量。能包容,这个人有福,现在没有福报,将来有大福报,能容忍。小事都斤斤计较,这人没福报。能舍己为人,这个人有大福。自私自利,纵然有福报,也享不了多久,死了以后一样都带不去。佛教菩萨,首先教你修福,布施是修福,不二法门。财布施得无量福,法布施得无量智慧,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,要真干。
文摘恭录—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二八一集)2013/4/29 档名:02-040-0281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