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问:个人在日常生活当中,要怎样修行才能化解灾难?佛号要怎么念,才能真正得到利益?
答:在最近二十多年,我们提出个修行的纲领,二十个字,我们用真诚心、清净心、平等心、正觉心、慈悲心,来念佛就有效,我们用这个心念佛,用这个心处事待人接物。
要知道我说的这十个字,「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」,这就是经论里面讲的「大菩提心」。菩提心是我们的真心,是我们的本性,能化解一切怨结,能化解一切灾难。
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,我们要学「看破、放下、自在、随缘、念佛」。这个里头特别是放下,放下自私自利,放下名闻利养,放下五欲六尘,放下贪瞋痴慢。
放下是佛法里面的断烦恼,看破是佛经讲的开智慧。用我们的真诚心,尽心尽力帮助苦难的众生,尽心尽力里头最重要的,就是日夜不间断的念佛。
答香港参学同修(第98集)2008/6/13
念佛成佛系列
自己要真心修净土,人家才相信-第923集
净土为归,我们自己要真心修净土,人家才相信。你劝人家求生净土,自己不肯求生净土,那人家看到你这个样子,你这人有问题,你骗我,你不老实;自己要修净土。自己要想修净土,先要净化身心,真干人家才相信。用现在的话来说,净土清净。
第一个心清净,处事待人接物,生活行持当中,念念都是清净心,决定没有虚伪,决定没有污染;换句话说,决定没有为自己,为自己就污染了。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,还有名利的心,还有人我心,还有一念控制人事物的念头,占有一切人事物的念头,我们就被污染了。
完全放下,六根清净,一尘不染,然后「净念相继」,念念都是清净心。清净心里头不夹杂丝毫污染,叫做净念,相继是不间断,这样的心求生净土,那是必定得生。
我们在这里去做,这是真实功夫。你真正去做,给诸位说,这里头快乐无比,哪里像现在过得这么可怜?过得这么痛苦!你为什么这么可怜?为什么这么痛苦?你放不下。你放下,就安乐,就自在。所以说来说去,还是一句老话,「自作自受」。
大乘无量寿经(第57集)1999/7/24
净土大经科注(第四回)精华节录
往生净土破烦恼
消业障的理论依据就这几句-第1248集
所以念佛重要,不能不念佛。念佛的功夫三个层次,第一个念到清净心,不受外面环境干扰,心就清净了。无论看到什么,喜不喜欢都不注意,都不放在心上,抓住一个总的,前面讲的,总持法门,凡所有相皆是虚妄,我不受它干扰。
我在这个见的色相上,没有喜爱,没有怨恨,平等观。为什么?都是假相,喜欢的是假相,讨厌的也是假相,不要再分别,不要再放在心上,心上只有一尊阿弥陀佛,这叫念佛人。你真的能守定,守个二、三年,自自然然得功夫成片,功夫成片就是得的清净心,清净心现前。
我们再看,「进言之」,进一步来说,「则真如周遍,万法一如」,这个意思深了。真如就是真心,真是真心,如是说一切法。真心能现万法,万法就是如,万法如其真心,在哪里?周遍法界。
真正是万法一如,一就是一心,如如其性,相如其性,性如其相,性相是一不是二。性,当体即空;万法了不可得,剎那生灭,了不可得。所以不放在心上,清净平等觉就现前,放在心上就错了,不可以放在心上。
下面,「心、佛、众生,三无差别」。一而三,三而一,佛跟众生都是属于万法,万法是心现的,心能生能现,佛、众生是所生所现,佛是觉悟的众生,众生是迷惑的佛,心佛是一,佛跟众生是一不是二,三无差别。
「《往生论注》曰:平等,是诸法体相。」这句话说得好,一切法,体平等,相平等。体是真心,能生能现;相是假相,所生所现。「又曰:众生见阿弥陀如来相好光明身者,如上种种身业系缚皆得解脱,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身业」。
这话说得好,众生见阿弥陀如来相好光明,什么时候见到?在这个世间定中见到、梦中见到,还有感应见到,似梦非梦,感应见到。只要能见到阿弥陀佛相好光明,上面所说的身业,造的业,身业:杀生、偷盗、淫欲,身三业,这三业的系缚都得解脱。
「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口业」。「若遇阿弥陀如来平等光照,若闻阿弥陀如来平等意业」,意业是贪瞋痴,「是等众生如上种种意业系缚皆得解脱,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意业」,毕竟得平等意业,只要入如来家。
这个入如来家就是往生净土,往生净土破烦恼、消业障的理论依据就这几句。这几句昙鸾大师在《往生论》注解里头说的,毕竟平等身业,得到,毕竟平等口业,毕竟平等意业,统统能得解脱。
净土大经科注(第四回)(第203集) 2015/6/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