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问:《心经》上说「无色声香味触法」,念佛时不去想念得对不对,发音正不正确可以吗?如果念错音,是否能相应?
答:在理上讲得通,在事上有问题,理上怎么说能讲得通?如果你是真诚心,行。什么叫真诚心?一个妄念没有就叫真诚。你还是有妄念!你有妄念你的心不诚,不诚这些仪规就要遵守,这是恭敬。
如果真的没有妄念,可以不必要仪规,你自己喜欢用什么方式都行,效果都不可思议。佛门里面有个公案,佛家讲公案,我们一般人讲故事,很多同修都很熟悉。
以前有个老修行念六字大明咒,「唵嘛呢叭咪吽」,他念得很熟,但他念错了,他念唵嘛呢叭咪牛。他诚心念,他用豆子计数,到最后豆子不要自己去拈,自己会跳过来,他念一声,豆子自己会跳,感应不可思议。
以后人家讲,老居士你念错了,那个字念吽,不是念牛。他就改吽,豆子不跳了。所以在想的时候诚则灵,最重要是真诚,诚则灵;我们没有达到真诚的时候,要守规矩,就得要守规矩,守规矩是表示我们的恭敬心,这样就对了。
念佛、诵经什么都不要想,这我在讲席里头讲过很多次,诵经念佛是修行,修什么?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。
这个方法妙绝了,那就是我们念佛或者是诵经,只是从头到尾一个字一个字念清楚,没有念错,没有念漏掉,没有念颠倒,什么意思不要去想,老老实实去念,念久了心就清净,妄念不生。所以它是修定的一种方法,八万四千法门就是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方法修禅定。
有定里面就有戒,你就不会犯错误,不会有妄念,这叫什么?定共戒。定里面有戒,戒里头没有定,定里头有戒。因戒得定,戒是方法,你遵守这个方法,所以读经的时候不要起妄想,听经的时候也不要有妄想,听懂就懂,不懂就算了,千万不要去想,一想就错了。
你看看马鸣菩萨在《起信论》里面,教我们教得很好,怎样去读经?怎样去听讲?离言说相,听讲不要在意他的言语,不要在意这些;也就是不管这些,只管去听好。
离名字相,这些名词术语平常你要熟悉,在真正听经、读经的时候也不要在意。离心缘相,心缘相是什么?是想了解它的意思,都不许可有。你这样听经,心是定的,听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自己心里头一个妄念都没有。这样听经会开悟!这就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,这叫会!
不会的人是什么?着重他的言语,着重他讲的意思,听,还要去记,你说糟不糟糕!那你所记的、你所听的,全不是佛的意思,佛没有意思。佛的意思要到你清净心,听了之后一念不生,佛的意思你就会明白,这叫会听、会学。
清净心得到了,菩提心全具足了,真诚在里头,平等在里头,正觉在里头,慈悲在里头,全都现前了,这五个,一个得到了,五个都得到了,所以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。
我也曾经跟诸位说过,我们刚刚开始学讲经的时候,遇到经文困难的地方,不能理解,讲不下去,这时候怎么办?参考书都把它放下,拜佛,拜上三百拜,忽然灵感来了就通了。什么都不要想它,一心去拜佛,求感应,它真的就会通。这就是感通,至诚感通。
答香港参学同修(第45集)2006/8/18
法会过程当中打错法器,要负因果吗?
问:在法会过程当中,悦众偶尔打错法器,是否要负因果责任?
答:那没有什么因果责任,而是什么?护法神很烦恼。老修行无所谓,会原谅他,初学的人也很烦恼,因为节拍打错了,打错会扰乱整个法会秩序。
维那跟悦众是在法会当中,领众要靠他们两个人,法器一定要很熟。当然过失总免不了的,尤其是在家居士,你又不是天天在做,天天在做还得要个三年五载才真正纯熟。
所以在开头的二、三年当中,这种错误是难免,总是会有,不要在意。我们打错了修忏悔,希望下一次尽量避免过失就好。
答香港参学同修(第45集)2006/8/18
念佛、诵经念错音,能否相应?-第359集
https://new.jingzong.org/web/video/
player/cid/941/cnum/JL21-431/num/
JL21-334-0001_07/pid/9.html#
念佛还要加修忏悔法门吗? -第358集
https://new.jingzong.org/web/video/
player/cid/941/cnum/JL21-431/num/
JL21-334-0001_06/pid/9.html#
法会过程当中打错法器,要负因果吗?-第357集
https://new.jingzong.org/web/video/
player/cid/941/cnum/JL21-431/num/
JL21-334-0001_05/pid/9.html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