菁华节录

老法师说:我们讲千经万论为什么?



    都为这个法门,讲那么多经论,为的是劝人念佛。那不讲?不讲不行。为什么?别人怀疑,说你大经教都不懂,你搞这个玩意,这么容易的东西。

    我们几十年大家都走过来才讲这个,这大概是真的,这大概不是假的。你看为这个,搞来搞去还是为这一句佛号。黄念老在禅宗成就,他是密宗的金刚上师,临终前半年每天念佛十四万声,就是给我们表法,“搞来搞去还是为这一句佛号”这样的法。临终的时候还要靠这句佛号,我们还不快点抓紧时间念佛吗?

    黄念老为什么临终前半年,每天十四万声这样密集的念佛?他是预知时至了。有一些修净土的同修,他喜欢广学多闻,什么时候广学多闻?到极乐世界之后,再广学多闻没问题。如果现在就广学多闻,你修杂了,很可能耽误你往生大事。

    我们不要误解善知识。有人想效法老法师,也要讲好多部经。你要搞清楚,老法师是善巧方便,目的是服众,是劝人念佛。

    老法师说,你看我绕了很大一个弯儿,最后我能绕出来。你们要是学我也讲很多部经典,学很多部经典,你们不见得能像我绕出来。你有老法师那样圆融的智慧吗?现在有人断章取义,他利用蕅益大师在《弥陀要解》里面讲的,“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,品位高下决定在念佛功夫之深浅”。他说念佛管品位,所以他就只修信愿,认为念佛不重要。

    往生的条件是信愿行三资粮,如鼎三足,缺一不可。只修信愿,就是把信愿行三资粮分家了,显然是错误的。现在有一大批人就受只修信愿,念佛不重要观念的影响,轻视念佛,贬低念佛,不肯念佛。甚至觉得念佛不如唱佛歌,不如抄写某老师的分享能生信愿。这个风气在修净土的圈子当中蔓延,把有一些本来对念佛有信心的同修动摇了,去搞其他的了,这样的错解经义害人不浅啊!

    这次专题学习祖师大德的开示,我们把这些道理,弄得越清楚、越透彻,自己的信心越坚定。我们学明白了,你用这个能力,再帮助身边的同参道友,你就是菩萨发心,效仿佛菩萨“惠以众生真实之利”。这样的发心跟佛菩萨的心相应,线路接通了,自然有佛菩萨加持护念。

    如果你把所懂得的理论,拿出去炫耀,彰显你比别人强,这样的发心,就是魔来加持。所以发心一定要正,要想到能救佛法,能救众生,要倾尽自己的力量。即使没有能力,你有这样的发心,哪怕只能影响两三个人,面积就能不断地扩大,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啊!

    释迦牟尼佛成佛出定之后,初转法轮,讲阿含度五比丘,这是小乘经典,不给他们讲《华严经》,是他们根性不行。佛讲《法华经》五千比丘退席,所以佛善巧方便,应众生的喜好而讲,做好前期铺垫,最后给你讲真的。

    老法师也是如此,讲了好多部经,讲《华严经》等大经大论。现在讲《华严》的念阿弥陀佛了,我们还能不相信吗?老法师之前讲那么多经论,目的就是劝你,要信愿持名,往生净土。能讲《华严经》的人,他最后给你专讲这部《无量寿经》,让你念阿弥陀佛了,你还不相信吗? 

    老法师说:我们几十年的辛苦目的达到了,没有这几十年你不会相信。这无论干什么都要搞得很像,都要非常认真干;做得不像,人家看他是假的,这个不行!一定要很认真。几十年辛苦指的是老法师讲了很多部经论,为什么要讲?没有这几十年别人不会相信,恐怕有人有疑惑,觉得你只会讲《无量寿经》。大家信服之后,最后劝你信愿持名往生净土,你就相信了。

   “一切法门无尽海,同会一法道场中”。无尽海是八万四千法门,最后都归到净土这部《无量寿经》上来了。“如海一滴,具百川味”。《无量寿经》如大海水,展开就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的一切经,一滴具百川味。

    历代祖师大德很慈悲,既要如实宣讲净土法门,让众生得到真实功德利益,又要有善巧方便。例如永明延寿大师,他宣讲净土法门,还要顾及当时禅风很盛,所以才说“有禅有净土,犹如戴角虎”。这两句话是指修禅的人,最后归净土,肯定能出六道轮回,往生极乐世界成佛,并不是指修净土的一定要加上禅。

    老法师也是如此,给我们表演,讲好多部经,绕好大一个弯。八十五岁的时候,专修专弘专讲《无量寿经》。我们看懂了,直接“一门深入,长时熏修”,一部经,一句佛号,这是一条近路。

    我念佛名,我不相信,我也没有意思求往生,阿弥陀佛当作歌词来唱唱,是不是必生彼国?是。为什么?阿赖耶里种子种进去了,这一生不能往生,来生后世遇到缘,这个种子就有力量,所以一历耳根,永为道种。

    今生只要念几句佛号,也是必生彼国,是能往生,但不是今生,要等缘份成熟,才能成佛。证明这一句万德洪名的功德利益不可思议。现在有人解错成,只要念佛了,就什么都不用干,就等着临终能去西方,你是白日做梦,往生是需要有信有愿的。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