菁华节录

学佛能学多少与这个成正比-第378-379集



净土大经科注(第四回)精华节录

历史感应不昧因果

   末那第七识,第七识是什么?四大烦恼常相随,第七识它的本质就是这四样东西。

 第一个我见,不是身见,他不执着身,他有我见。有我见就是一般人讲有灵魂,身体没有了,他还执着有个我。这个我有形状,无表色,它不是物质,它还是属于色法,有相当禅定功夫的人能看到。像有些人通灵,能看到鬼神,那个身都是属于我见,它不是身见。修行人称为灵性,一般人我们统称灵魂,他执着这个东西。

 从我见生我爱,我爱就是贪,所以三毒烦恼,贪的核心是什么?情执,比什么都重。有我爱就生出我慢,傲慢,慢是瞋恚的核心。

 最后一个是愚痴,我痴。我痴的核心是什么?是怀疑。所以佛说思惑是五个,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。

 要断三毒烦恼从哪里断?要从欲望上下手,欲望里面最严重的爱欲,要从这里下手;断瞋恚要从我慢下手,学谦虚;断愚痴从不怀疑,不怀疑是智慧。

 所以怀疑是痴的根,傲慢是瞋恚的根,爱是贪的根(贪欲的根),三毒烦恼。要把三毒烦恼的本质找出来,就是爱,就是慢,就是怀疑。

 所以圣教困难,圣贤教育、大乘佛法决定不能怀疑,有怀疑你怎么能进门?根本烦恼没有拔除。

学佛能学多少与这个成正比-第379集

    学习经典,我们自己包括在内,前面二、三十年对经教有没有怀疑?有,不懂的地方就怀疑。懂的地方未必真懂,自以为懂得,为什么?智慧没开,心没有摆平。

 圣教入门要真诚心、要清净心、要恭敬心,我们这三个都达不到标准,怎么能入得了门?我跟这三个老师,三个老师都很喜欢我。我有没有达到标准?我自己很清楚,没有。

 我跟大家谈论的时候说过,真诚、恭敬我只能打三十分,跟上一辈的比我不如,上一辈的至少可以打七十分,像方东美、李炳南老居士(李老师),他们这些人从小受过传统文化的薰陶,父母、老师都是他们最好的榜样,我们没有,我们这一代生在战乱的时代。

 七七卢沟桥事变,八年抗战爆发,我十一岁。出生那个时代,从出生,满清亡国了,中国军阀割据,没有统一。那个时候我们太小不知道,好在生在乡下,乡下没有受到干扰,交通不方便,人都很纯朴。

 所以我跟上一代比,上一代可以打七十分,我只能打三十分。那老师还收我,还特别照顾我,什么原因?比起学校的同学好多了,学校的同学大概只有三分、五分,我有三十分很不错了,是这么个道理。

 这就是还是算非常幸运,我们那个小地方是桐城派的根据地,这个小地方没有动乱,军阀割据的时候没有动乱,八年抗战日本人也没到这个地方,邻县到过,我们这个县没有,所以还保持一个安静的生活,战争当中所谓有惊无险。

 我们学佛能学多少与这个成正比例,就是你的真诚心、清净心、恭敬心这个有多少,你就能得多少受用。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