菁华节录

佛门有个惯例,身分暴露一定要走-第381-382集



净土大经科注(第四回)精华节录

无量诸佛悉皆护念-第381集

    佛护念,诸佛护念。 「《会疏》曰:护谓覆护,念谓记念。《净影疏》曰:护使离恶,念令增善。」这两句都是赞叹会中这些菩萨们,「遵修普贤之德,使余菩萨无边善根皆得成熟,故无量诸佛悉皆护念。」

 这句话很重要,末后这句黄念老说的,他是看到《会疏》注解,《净影疏》的注解,有感而言。

 这些会众必须要遵修普贤之德,普贤之德就是十大愿王。十大愿王,它的根本就是拓开心量。

 普贤菩萨跟一般菩萨有什么两样?学的东西都一样,心量不一样。普是普遍,遍法界虚空界没有一处漏掉,我们现在的话说,全宇宙。宇宙没有边际,其大无外,其小无内,这是什么?性德。自性没有内外,自性所变的法性身、法性土也没有内外,阿赖耶变的有限、有局限,有局限是生灭法,没有局限的是称性,跟法性相应,所以诸佛护念。法性之德可以融入普贤十愿,十愿不可思议。

 我们学习的同学有几位很难得,「德遵普贤第二」,一开端是十六位在家等觉菩萨为我们表法,表法的意思非常深远,同学们能看出来,跟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相应,跟《华严经》五十三参相应,跟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相应,这个很难得。

 相应,《华严经》上说的「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」,真正能够叫无量无边菩萨们一切善根都能够成熟,善根成熟诸佛就护念。没有善根,如果说是还有许许多多负面的,与不善相应的,跟魔王相应。

 作恶也有护法,谁是护法神?妖魔鬼怪来护法,来护持你。正法是天龙善神。我们的心正,我们的行正,所以感得的是正法,这一点很重要。

佛门有个惯例,身分暴露一定要走

    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,在我们地球印度这块土地上示现八相成道。菩萨示现的人更多,阿罗汉来示现的也不少,他们不肯暴露身分,我们凡夫不知道,只有少数有特殊的因缘,身分暴露了,我们知道是什么佛菩萨再来的。但是佛门有个惯例,身分暴露一定要走,如果不走的话,这是假的,这不是真的。像弥勒菩萨,布袋和尚,他姓什么、叫什么名字没人知道,《高僧传》上有记载,他是临走的时候告诉大家,他是弥勒菩萨再来的,说完了就走了。这是真的,这不是骗人。所以《高僧传》上有他的记录,姓名、籍贯不详细,也没有人知道他的年龄,出生年月日都不知道。在哪里出现的?浙江奉化,五代后梁时候,出现在奉化这个地区。是个传奇人物,形象让人看起来一团欢喜,所以人家叫他欢喜佛,无论什么时候,无论在什么处所,你见他,他都是笑咪咪的。每天都拿个布袋在外面化缘,人家供养他的,吃的、用的,统统放在布袋里面,背着布袋就走了。布袋和尚这么来的,不知道他的法号,就称他布袋和尚,布袋和尚出名了。向他请教佛法,什么是佛法?他把布袋放在地下,双手下垂,张开。大家知道,这放下。放下以后怎么办?他不说话,他把布袋拿起来背在身上走了。这个示现意思很深,看得破,放得下,看破、放下之后,还提得起来。提起来怎么样?度众生,看破、放下是度自己,自度之后要度众生,不度众生就错了。这菩萨来示现。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