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净土大经科注(第四回)精华节录
一切修行的根本是什么-第408集
「又《会疏》曰:菩萨有二种智,能为一切修行本」。我们前面学到这个地方。一切修行本,这个一切是指八万四千法门、无量法门。换句话说,无量的法门,修行的根本,不外乎这两种智慧。也就是说,修行修什么?就是修这两种智慧。修这两种智慧的方法很多,八万四千种方法,无量法门也是方法。所以,大乘经上佛告诉我们「法门平等,无有高下」,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
既然平等,没有高下,那还有什么差别?能不能成功,关系在你会不会。宗门大德常常勘验学生,问:你会吗?会了,门门都开智慧。这两种是智慧,戒定慧,因戒得定,因定开慧。开什么慧?这个地方所说的如理智、如量智,经典里面也有很多地方说的根本智、后得智,开启这个智慧。
根本智是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,根本智;后得智是根本智的起作用,教化众生。根本智是自受用,后得智是他受用。与一切众生相处,圆满教化的作用,完全在后得智,后得智也叫差别智。根本智、后得智都是《般若经》上所说的「般若无知」,无知是根本智,它起作用的时候「无所不知」;般若无知,无所不知,无所不知是差别智、是起作用。我们讲开悟了,开悟是根本智;开悟之后,确实世出世间一切法全通了,那是差别智。诸佛菩萨所说的一切经教,你没有学过,你一看就明了,一听就清楚,那是什么?那是根本智。
什么是定-第409集
根本智,在佛法里面有很多这个例子。弟子们向老师请教,老师有的时候不答,学生开悟了,这个里头让人看到高深莫测。各人根性不相同,有人说、听懂了,有人在静默当中豁然悟了,那不答就是答。师父功夫到家,观察这个人的根性,在将悟未悟,到门口了,这个时候帮助他一把,他立刻进门。
方法因人而异、因时而异、因处而异,没有定法。但是他的基础决定是禅定,也就是本经上所说的清净平等,没有这个条件不能开悟,老师即使是佛也没有办法帮助你开悟。定,是你自己修的。什么叫定?心里面干干净净一尘不染,那叫定。佛法里面常说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着,这叫定,要有这个条件才能开悟,没有这个条件,什么方法你也不能开悟。
所以上上乘法、一乘法,上上乘就是一乘,一乘是什么?一乘是佛法,成佛的方法,你不具备这个条件不行,佛不说,说了没用。所以佛法有一乘、有大乘、有小乘,向上一着全是一乘法,每一法都如是,平等的。净土念佛这一法亦如是,这句佛号念到理一心不乱就入这个境界。事一心不乱,阿罗汉的境界;理一心,法身菩萨的境界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