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净土大经科注(第四回)精华节录
教之道贵以专-第413集
我们看《六祖坛经》,惠能大师住在曹溪,法达禅师来参访。当然跟老师见面要礼拜,佛门的礼拜是三拜,顶礼三拜。他拜三拜头都没有着地,起来的时候六祖就问他,你三拜头都没着地,你心里一定有什么值得骄傲的。这是傲慢,有什么值得骄傲的?
他就说,读《法华经》三千遍。 《法华经》的分量很大,虽然只有七卷,每一卷都很长,一天大概只能念一部。七卷,一部,三千多遍差不多十年,十年专门在一部经上,应该开悟他没开悟。六祖就问他,《法华经》讲什么(六祖没有接触过)?他答不出来,他向六祖请教,六祖说你念给我听听。
《法华经》二十八品,他念到第二品「方便品」,六祖说行了,不要念了,我全知道了,讲给他听,他开悟了,开悟再拜,头着地了。我们从这个记载就明了,真正开悟的人学东西很快,他一看就懂、一听就懂,人家学《法华经》学了十年的没懂,他,你看还没念完,就念一点点,念到第二品就行了,后头就不必念了,全懂了。这才晓得一经通一切经通,全通了。
这一部《大藏经》,每一本只看个二、三章就懂了,那三个月可以,没问题,真能通得了。这是东方的学习理论与方法,西方人没有。西方人的确从小就广学多闻,在幼稚园就学不少东西,真叫多才多艺,长大之后一样都不通,就不精通,那就错了。
东方人主张就是一门,一门通了,门门都通,就是如量智。所以要好好记住,贵以专。海贤是佛门大德,「天下无难事,只怕心不专」。我们老祖宗告诉我们,「教之道,贵以专」。专就能成功,杂就不能成功、就乱了。
我们在佛教学到了什么-第411集
佛教什么?千经万论,不只是世尊,一切诸佛教化众生都是教你看破放下,总的来说就这四个字。看破,了解事实真相了。怎么了解的?放下就了解。所以放下重要,不能不放下。
学法门,为什么许许多多的人,包括我们自己,学的功夫不得力,什么原因?不会学,不听话。古圣先贤教导我们,诸佛菩萨教导我们,甚至于当前真正的善友、善知识也是这样教导我们,怎么教?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。
我们也听得耳熟,也会说,实际上怎么样?实际上我们根本没有依教奉行,我们还是同时学很多很多门课,学很多经论。这是什么?贪心,想多学一点。学到没有?学到了。学到什么?知识,增长了妄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