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问答

声闻有出胎之闷,菩萨有隔阴之迷是何义?-第920-921集



声闻有出胎之闷,菩萨有隔阴之迷是何义?-第920集

   问:《安士全书》还提到声闻有出胎之闷,菩萨有隔阴之迷,请问何义?

 答:这个问得好,声闻这是讲阿罗汉,菩萨这是讲权教菩萨,程度跟声闻差不多,像《华严经》里面讲十信位的菩萨,那这是什么?七信位以下的,七信位以上就没有了,定慧功夫深就不会了。

  定慧功夫浅的,他有慈悲心,转世到人间来,他来投胎的时候很清楚,可是出胎之后他就迷惑了,这叫出胎之闷,这叫隔阴之迷。但是他虽然是迷,虽然有障碍,毕竟他善根非常深厚,遇到有缘的人一点,他就明白了。

 所以《金刚经》上说大菩萨常护念诸菩萨,就是大菩萨要护念小菩萨。这属于小菩萨,他有隔阴之迷,大菩萨要照顾他,当缘成熟的时候,大菩萨来教他,一教他就通了、就明白了,好教。他是来住持正法,帮助众生破迷开悟,离苦得乐。

答香港参学同修(第97集)2008/6/6

劝他人不要出家是否要背因果-第921集 

   问:请问劝他人不要出家是否要背因果?

  答:这个事情是非常不容易,如果这个人不适合出家,你劝他不要出家正确,对他有好处;如果这个人出家了,他真正能够弘法利生,续佛慧命,那你要把他障碍,这个罪过可就大了,所以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。

 在这个时代我们所看到的,印光大师一生不劝人出家;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先生一生不劝人出家,不劝人受戒,他劝人三皈,不劝人受戒。我跟他十年,曾经问过他为什么,他说你劝他受戒,他受戒不能持戒,那就犯罪,这个犯罪你要负责任。

 我们听了就明白,三皈依没有问题,持戒可不容易。这个时代出家,几个人能遵守沙弥戒?沙弥是出家戒最低的,如果沙弥戒做不到了,这个出家是假的不是真的,那这就有过失。所以印光大师不劝人出家,道理在此地。

 真正有善根、有悲愿,发心护持正法,弘法利生,他就鼓励你出家了。那是很少的人,那不是多数。所以这个要智慧的观察,不能感情用事,要细心观察他,他是真干还是在敷衍。

 所以应当怎么样?应当劝他学习,最好从经教下手。现在弘法学讲经不容易,非常困难,障碍重重,有时候你意想不到。那要怎样才行?没有出家之前先把经教学好、把戒律学好,然后再出家,障碍就少了。

 出家之后,现在大多数的寺庙不讲经了,你要在这个寺庙讲经,没有人欢迎你,他不接受,我自己一生就遇到这样的事情。在现在这个时代,要真正利益众生,实在讲,寺院里面起的作用不大,现在我们要利用科学工具,尤其现在的网络电视。这个开发出来好,比卫星电视的成本大幅度降低,有一个摄影棚你就可以对全世界弘法,对许多有缘的大众来学习。

 所以不一定要寺庙,自己有这么一个房间,架上机器,把我们这个网址一介绍,哪个地方他只要有计算机就可以能够在一起学习。这个好,这个方法好,成本又低,不要盖大寺庙,盖大寺庙花多少钱,现在做这一个摄影棚,做这么一套设备花钱不多。

 我们知道台湾这种设施很多,大概全部台湾钱大概也不过就是一、二千万。就算两千万,两千万换人民币才五百万,现在是一比四,他就可以对全世界有缘人在一起学习佛法。这个应该值得考虑,应该要用它。所以道场寺院庵堂在现在这个时代不重视了,不重要了。

 古老的寺院有历史价值的,我也很赞成把它修复,修复做什么?做为一个纪念,不适合修行,它游客太多,你身心都不能安定。真正修行要找一个没有人迹愿意去的地方,偏僻闭塞,那里好修行,交通太方便都不是好事。

答香港参学同修(第97集)2008/6/6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