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经共修

第二回复讲《无量寿经》文稿第16集




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

刘素云老师  第二回复讲 

请看下面经文:

〖受持如来甚深法藏。护佛种性常使不绝〗

这是菩萨大慈悲的行持。菩萨作众生不请之友,他们要为众生做些什么?

“受”是接受,“持”是保持。

什么是“如来甚深法藏”?有以下几种解释,供参考。

第一种解释

《净影疏》曰:“明修胜解如来藏性,是如来甚深法藏。暗障既除,明现己心。”这就是明心,故曰“受持”。

《净影疏》和《大乘起信论》是这种解释:人人都有如来藏,对于如来藏性能明白学习,得到殊胜的开解,就是“如来甚深法藏”。至于“受持”,不是教你得到什么,只是教你去掉愚痴障碍,因为你本来具足,只是多了一点脏东西。例如阴天没有太阳,云一去,太阳就出现,这就是受持。所以明见自心,如实知自心,作为受持如来甚深法藏。

这个解释很高。以明心见性为“受持如来甚深法藏”。

明心见性在净土宗里是理一心不乱。

大家知道,净土念佛有三个层次:

第一个层次,功夫成片。

这是什么境界?一切时一切处,二六时中,心中只有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一个杂念都没有。这叫功夫成片。他用一句佛号把烦恼控制住了,就像石头压草一样,石头力量大,把草压住了,让它不起作用。

第二个层次,事一心不乱。

这是什么境界?见思烦恼断了,证得阿罗汉果了,这个阶层的人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生方便有余土。

第三个层次,理一心不乱。

理一心不乱,就是明心见性,不但见思烦恼断了,尘沙烦恼断了,无明烦恼也破了一分,破一品无明,证一分法身,这个阶层的人生实报庄严土。

第二种解释

《甄解》把所闻三世一切如来法藏,这是万法。现万法归一,就是我们说的殊途同归,万法归一,摄多闻为一闻。

就如《华严》所说,一就是多,多就是一,多闻可以归为一闻,一闻就是闻佛名号。

这是以闻佛名号为“受持如来甚深法藏”。

这话弥合净宗,说得太好了,不是过来人说不出这个话来,说绝了。

多闻归一闻,多门归一门,八万四千法门归一门,持名念佛;这一门专修净土,求生西方。

以上两种解释,概括一下:

第一种解释是明心。

第二种解释是闻名。

实际上两说即是一说。

“一声佛号一声心”。一声佛号,你的自心在这一声中显现了。妙呀!妙呀!妙呀!

第三种解释

空老法师对“甚深法藏”的解释是:

“甚深法藏”就是指这部经,就是指这句万德洪名。

还有比这个解释更简洁、更明了、更彻底的吗?没有了,找不到了。

如果前两种解释你还有点没听明白,那么第三种解释,你总该一听就明白了吧?

你把《无量寿经》读明白了,听明白了;你把阿弥陀佛念明白了,你自性的“甚深法藏”就完全彰显出来了。同修们切切记住,统统都是一句佛号,不需要其他任何法门来帮助,就这一句佛号念到底。

海贤老和尚给表这个法,他表演成功了,样子已经做出来了,我们还怀疑吗?

〖护佛种性常使不绝〗

“护”就是保护、保持、维持。

“佛种性”,《会疏》作了四种解释,我们列举三个供大家参考。

第一,“众生所具佛性,众生心中具如来性,本来不变能生过恒沙功德,但为无明所蔽。”(过是超过的意思)

这段话的意思是,开发众生本具佛性。众生个个都有佛性,这个是本来不变的,能出生超过恒河沙那样多的功德。现在虽然是众生,但本有的佛性没有变过,没有减少过。但是现在为无明所蔽,像阴天的太阳被云遮住了,虽有同无,可是太阳无边的功德一丝毫也不损失。

菩萨的教化就是开发众生的如来藏,明显本有的佛性,这就叫作“护佛种性”。

“菩萨为兴教化,开发本具之如来藏,名为绍隆佛种”。

这个说法意思很深。

首先学佛要肯定一切众生皆有佛性,也就是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。佛陀教育的立足点就是这个,这是释迦牟尼佛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教化众生的共同立足点。

我们的老祖宗真的不简单,他们是圣人,不是凡人。为什么?他们的立足点也是这个。从哪里知道的?《三字经》头一句: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,永远是本性本善。

既然是性本善,我们怎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?别忘了后面还有一句“习相远”呢。“性相近”,我们跟佛菩萨是一样的,是平等的。“习相远”,习性不一样了,诸佛菩萨没有习性,众生有习性,而且是完全随顺自己的习性,习性遮蔽了自性,自性显露不出来,这是事实真相。

怎样让众生认识这个事实真相?教学。怎么教?最直接、最快速、最稳当的教,就是持名念佛。八万四千法门,无量法门,它是第一法门。

菩萨教化众生,教化的目的,就是要开发众生自性本具的佛种。佛种是什么?阿弥陀佛,自性弥陀。

在《三时系念》里,中峰禅师开示里头有两句话:

“我心即是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即是我心,此方即是净土,净土即是此方。”

这是什么?自性本具的。这话不是假的,不是比喻,不是形容,是事实真相。

你把这个真相搞清楚,搞明白了,你就知道你学习净宗是多么大的幸运,多么大的福报。要珍惜!

要开发众生本具的如来藏,也就是他自心本具的阿弥陀佛,就要启发、帮助众生对持名念佛深信不疑,帮助众生一心皈命,持名念佛。

第二,以菩提心为佛种。

《华手经》曰:“譬如无牛”。

这句话的意思是,是以菩提心作为佛种,譬如无牛是一种比喻,没有牛就没有牛奶,没有牛奶怎么能做出醍醐呢?若没有菩萨发心,就没有佛种;若有菩萨发心,佛种就不断。

发菩提心的人就是菩萨,不发菩提心的人不称菩萨。菩提心是什么?《大乘起信论》里面说三心:第一个,直心;第二个,深心;第三个,大悲心。三心是一体,一个心。

真心是菩提心的体,本体,其实就是自性真心。深心是自受用,有体有用。大悲心是他受用,也就是我们自己生活用什么心,对待一切众生用什么心,对待一切众生大慈大悲。慈是与乐,悲是拔苦。

真心是清净平等心。对自己不要求名闻利养,连边儿都不要沾。一定要求清净平等觉,比什么都重要。清净平等觉是自性的性德,自性的性德本来具足,具足无量智慧,具足无量德能,它的能力能破烦恼,能帮助众生离苦得乐。

这是以法性为佛种,佛种不断。

第三,“以称名为佛种。”

妙!太妙了!念这一句阿弥陀佛,这是佛种。

三种说法,第三种说法最好,统摄前两种。前面两种不包括念佛,念佛包括前两种。

比如种树,要有种子,种子种下去,照顾好,它就生芽,长成小树,再长成大树。

“闻佛名号,如得种子,信愿持名,即是具足因缘,必得受记作佛,故云持名为佛种。”

这个说法正合本经宗旨。

这话讲得多好!怎么就听不懂呢?一点小微风就能刮倒一片,卷走一大批。别人说个啥就信个啥,就是不信阿弥陀佛,不信阿弥陀佛你怎么能成佛呢?

我们接触净土宗也有一二十年了,我们回过头来看看,一二十年时间过去了,我们的收获在哪里?我们选学了净土念佛法门,念了一二十年阿弥陀佛,功夫怎么样了?检验一下吧,经不起检验啊!一检验就露馅了,不是死心塌地的念阿弥陀佛呀!听了几堂戒律课,怀疑阿弥陀佛了,你这10年20年是什么功夫,自己就可以想象了。这一二十年白学了。小风小浪一吹就受不了,你怎么能往生?说老实话,你还是搞六道轮回。

为什么?你没有出离心,你不怕轮回苦,你对轮回还有相当的贪恋,你的起心动念分别执著,一样都没有放下,还要跟六道众生去争名夺利。一二十年,虽然听经,但没听懂,一句也没听懂。为什么你听不懂?因为你心不专,你心上的障碍没拔掉。就是以后再10年20年,你还是这么懵懵懂懂的,你就完了。人一生几十年一弹指就过去了。

这20年,我们经历了狂风巨浪,经历了大风大浪,经历了数不清的小风小浪,就像老君炉一样,把孙悟空炼出个火眼金睛。

大浪淘沙,留下来的一定是真金。

我对那些在逆境之中坚守受持《无量寿经》的老菩萨们深表敬意!你们是佛门中的精英!深深地感恩你们!我向你们致敬!给你们顶礼!

前几年的拜忏之风来势凶猛,影响面大,卷走一大批受持《无量寿经》多年的老菩萨们,他们对阿弥陀佛失去了信心,另起炉灶了,葬送了今生成就的大好机缘。谁之错?谁之过?谁之罪?为什么这么说?因为你误导了成佛根熟的众生,使他们错失了今生成佛的良机。错过了,就是几千劫呀!这个因果,你能负得起吗?

我多次说过,要依法不依人哪,选老师还要选“明”师呢,可没让你选“名”师呀!有时名气越大害人越深啊

睁开你的慧眼吧,把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看个明白。

佛种是什么?阿弥陀佛是佛种中的佛种,是真正的种子,没有二话可说。从阿弥陀佛生出一切法,从阿弥陀佛成就一切诸佛。还有比这个更殊胜的吗?

戒律里头的三聚净戒、三千威仪、八万细行,全在这一句佛号当中,你掌握了大总持法门,总一切法,持一切义。这样殊胜的法门没地方找。要不是过去多生多世修积的福报,你遇不到,就是遇到了也当面错过。何况现在这个世间,有多少法门在劝你别念阿弥陀佛,你听了,你接受了,你把这次机会放弃了,空过了。现在你不知道后悔,你死了以后就知道后悔了,那个时候后悔来不及了。

信愿持名这个四个字不得了,这是蕅益大师提出的,简单到极处。

真信切愿,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,就具足因缘,必得受记作佛,故云持名为佛种。“据《会疏》义,以菩提心与称佛名号为佛种性,足证《无量寿经》以发菩提心、一向专念为宗,正是护佛种性常使不绝也。”

前面提到三聚净戒,下面做简单介绍。

三聚,正定聚、邪定聚、不定聚。

正定聚,指一定可以证悟的一类众生。

邪定聚,指毕竟不能证悟的一类众生。

不定聚,指介于正邪之间、可能证悟、也可能不证悟的一类众生。

三聚,就是三类众生的意思。

三聚净戒,摄律仪戒、摄善法戒、摄众生戒。

摄律仪戒,是遵守佛法,不作诸恶。

摄善法戒,是奉行一切之善。

摄众生戒,是广修一切善法以利益众生。

摄律仪戒与摄善法戒是自利,摄众生戒是利他。合自他两利叫作二利圆满。学大乘佛法的应共持之。

〖兴大悲。愍有情。演慈辩。授法眼。杜恶趣。开善门。〗

这六句经文是利益众生的行动纲领,是“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”的具体行动。

兴大悲。愍有情

菩萨兴起大悲心,悲愍一切有情众生。大悲是菩萨教化众生不怕辛苦的动力。不怕辛苦就是悲心。愍是哀念,菩萨悲愍众生,这是平等的大悲。对于一切众生都是平等对待,没有冤亲、爱憎等等分别。(我们是爱憎分明,爱得死去活来,恨得咬牙切齿。最近,我又学会了一个新名词叫:开撕)

慈辩。授法眼

这是讲菩萨度众生的方法。

菩萨从慈心出发救度众生,让他得乐,而为说法,叫作“演慈辩”。“辩”是无碍的辩才。

菩萨不疲不厌地讲经说法,开导众生,动力来自于哪里?动力来自于慈悲,不忍众生苦,不忍圣教衰啊。因为佛菩萨对于世间所有的名闻利养都舍弃了。是什么力量推动他们这样勤奋?就是“大慈悲心”之力。

演慈辩”是教化众生的手段,要为众生表演,为众生演说,要解答众生的疑惑。

“授法眼”是佛把法眼传授给你。

法眼是智慧。法眼不是肉眼,能够认识一切诸法实相才是法眼。

法眼是五眼之一(肉眼、天眼、慧眼、法眼、佛眼)

法眼是智慧,能抉择一切法门。

《会疏》说对于佛道生起正见,名为“法眼”。

《净影》说“智能照法”,也就是说智慧能了别一切法相,叫作“法眼”。

法眼就是能够适应众生的种种根器,选择最善巧的方法,这样的智慧称法眼。

所以我们教导众生,对于佛法生了正知见,就如同他们自己有了智慧,得到了法眼,所以就称为“授法眼”。

尤其是净土法门,众生能够抉择、重视的智慧是很不容易,要真正得到法眼才能知道。但是佛把这个法眼交给你,告诉你净土法门殊胜,你能信、能念、能如法去做,就等于你自己有了法眼一样,但这是佛授予你的,这就是“授法眼”的意思。

杜恶趣。开善门

“杜恶趣”,“杜”就是杜绝、杜塞、堵住、止住之意。

恶趣有两种解释

第一种解释恶趣指三恶道(畜生、饿鬼、地狱)

恶趣苦不可言,三途(恶道)一报五千劫。若堕地狱,其苦就更不可说了。所以大士们杜塞堕落到三途的门户。所以阿弥陀佛大愿里说“来生我刹……不复更堕恶趣。”

第二种解释除佛以外都是恶道。

善恶有不同的标准

以如来果地上的标准衡量,等觉菩萨都是恶道,只有佛是善道,除佛以外都是恶道。

为什么这样说?如果等觉菩萨是善道不是恶道,那就没有必要破最后一品无明了。等觉菩萨为什么还要断最后一品无明?为了要成佛!

在我们六道里,地狱、饿鬼、畜生是三恶道人、天、阿修罗是三善道如果比起阿罗汉非想非非想天还是恶道,六道皆恶阿罗汉才是善道阿罗汉要比起菩萨,阿罗汉是恶道,菩萨才是善道;如果菩萨比起佛,菩萨是恶道,唯有佛才是善道。

所以《无量寿经》里讲的“杜恶趣”,必须到成佛,恶趣才断尽;没有到成佛,恶趣就没有断尽。这是我们要知道的善恶标准。

我们是净宗学人,《无量寿经》、净土念佛法门,是大乘中的大乘,一乘中的一乘,圆中之圆,顿中之顿,专中之专。所以这个标准是绝对的标准,不是普通的标准。

“开善门”就是开菩提涅槃之门。

《无量寿经》曰“必得超绝去往生无量清净阿弥陀佛国。”这是开善门。这个佛国的善门永远为虚空法界一切苦难众生敞开,只要你进了这个善门,你就三不退,你就寿命无量。这样的大善门,你焉能不入?进了这个大善门,你焉能不一生成佛?

《无量寿经》里说的“开善门”,不是善恶之善,善恶的善还是恶,有一个善的念头在,已经是不善了。这里所说的“开善门”就是明心见性。这才是真正的善门。自性显露之后,自性里无量的智慧、无量的德能自然就现前了,这是真正的善。

哪把钥匙能开明心见性这个大善门?就是一句阿弥陀佛,把许多层次的标准都突破了,都超越了,直达终点。

这是不可思议的法门,是诸佛称赞的法门。注意!为什么不说诸佛菩萨称赞的法门呢?因为菩萨,包括等觉菩萨也不认识这个法门。连认识都不认识,何谈赞叹呢!唯佛与佛方能知。佛知道这个法门微妙奇特,不是其他法门能相比的。其他法门都是有层次的,净宗这句阿弥陀佛没有层次,初发心就可以圆成佛道,所以这是难信之法。

记住这两句话:

除佛以外都是恶道,真正的善门是阿弥陀佛。

这两句话有多少人能认可?前些天读黄念祖老居士的《心声录》,里面有一首偈颂,叫“深妙禅偈”,头一句是“有大福德始念佛”,这一句就像狮子咆哮,震惊百兽,就是普告一切轻视净土的人,不要认为斋公斋婆愚夫愚妇都能修净土,就轻视净土。修净土的人更不可认为自己根器低下,没有水平修其他法门,没有办法,只好修净土。应知:唯“有大福德”的人才能信受念佛法门,你才会念佛呀。

《无量寿经》曰“若不往昔修福慧。于此正法不能闻”你如果不是多生多劫修了福修了慧,这个法门你想暂时听到一点点都不可能,你现在能遇到这个法门,你不觉得你是有大福德之人吗?要相信!要珍重自己,要珍惜这个法门。

“佛说无上深妙禅,浅人当作浅法看”。

佛说念阿弥陀佛是无上深妙禅,我们把这句话分解一下:

佛说念阿弥陀佛是禅

佛说念阿弥陀佛是妙禅

佛说念阿弥陀佛是深妙禅

佛说念阿弥陀佛是无上深妙禅。

你看明白了吗?你听明白了吗?佛说念阿弥陀佛是深妙禅,前面还有“无上”二字。而有些人恰恰与佛相反,偏说念佛是浅法,瞧不起念佛法门,甚至排斥念佛法门,诽谤念佛人,造下了无边罪业。

念佛法门是浅法吗?绝对不是。到底什么是浅呢?正是这个认为念佛是浅法的人,是他浅,他是浅人,自然看得浅。不是有么一句话吗?深人看得深,浅人看得浅。到底是谁浅?不就一目了然了吗?

我们要以理服人,仅举几例说明。

释迦牟尼佛是念佛成佛的。《佛说阿弥陀经》告诉我们这个事实真相。

释迦牟尼佛劝父王念阿弥陀佛,如果念佛法门是浅法,世尊怎么能劝父王念佛?他介绍给父王的一定是最殊胜的法门。

观世音菩萨、大势至菩萨、文殊菩萨、普贤菩萨都是念佛成佛的,他们早已成就了佛的果位,为辅助佛教化众生,仍居菩萨之位。

马鸣菩萨,著有《大乘起信论》,文章最后劝人求生净土,说:

应当知道佛陀有最殊胜的法门,可以摄受护念众生对菩提道的信心。那就是以专一心忆佛念佛的因缘,就可以随愿往生他方佛土。可以常常见得诸佛如来,永远超离恶道的痛苦。

龙树菩萨作《大智度论》,开示修行念佛法门:

念佛三昧,能除种种一切烦恼,以及先世的罪业,其余的三昧,有的能除淫欲,却不能除恨;有的能除恨,不能除淫欲;有的能除愚痴,而不能除淫欲及恨;有的虽能同时除去贪痴三毒,却不能除掉过去世的罪业。而此念佛三昧,能除种种烦恼,以及先世罪业。

其次,念佛三昧,有大福德善根,能够度脱众生。如果有菩萨想要救度众生,其他的三昧,没有像念佛三昧的善根福德一样,能够迅速消灭一切罪恶。

又佛陀为法王,菩萨为法将,菩萨最尊仰最敬重的只有诸佛世尊,是故应当常常念佛。

有人问:“菩萨应当度化众生,怎么还要常常亲近诸佛呢?”

这是因为有些众生尚未进入菩萨位,尚未达到不退转之地,还没有被授记成佛的缘故,由于自身力量尚未具足,如果远离诸佛,便会败坏种种福德善根,沉没在烦恼的大海中。

(不能自度,如何度他?一点热水融冰,反而更快成冰。)

菩萨尚未进入佛法不退之位,尚未悟入诸法实相,如果想要远离诸佛,以自己少许的功德,又没有智慧方便之力,就想要度化众生,虽然有些微少的利益,却反而更加的坠落。

(大象陷没在烂泥之中,不是其他小动物能救得了的。)

菩萨如果进入错误的道路,只有诸佛如来才能救他,因为只有诸佛才是与菩萨同一菩提大道的。

觉明妙行菩萨应众生根机而为说法,开示宣扬净土法门:

诸佛甚深的法要,微妙深密而不可思议,佛法究竟之处是无法用分别心去思量,不可以言语去议论,因此除了佛陀之外没有人能够穷尽地宣扬说明。释迦牟尼佛是一切众生的大慈父,因为怜念一切苦难众生的大悲心,宣说了一切人所不能说的大法,导引教化今后世的众生,趋向菩提涅槃之道。更以最殊胜特异的方便法门,显扬开示极乐世界的安乐净土,令所有的众生发愿往生西方世界,而横超三界种种痛苦的恶道。

我上面说了这么多佛、菩萨赞叹净土念佛法门,就是让同修们用事实验证,念佛法门真的是浅法吗?如果说是浅法,它浅在哪里?如果不是浅法,它又不浅在哪里?我们要正视现实,以理服人。

自从佛陀无上的教法东传来华夏,除了单传直指、见性成佛的禅宗外,以念佛法门而往生净土度脱生死者,无论出家、在家,多是难以计数,这是不争的事实。《净土圣贤录》就是证明。

念佛法门殊胜无比,这是真正的上善之门。这个善门要大开特开。让无量无边的有缘众生,通过这个善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作菩萨、作佛。

“听师父说”里的一段话抄录下来,愿共同分享

“放下多好,放下多自在!只有真正放下的人得大自在,没牵挂了。如果他发愿,还有慈悲心,多带几个到极乐世界去,小道场,小念佛堂,在一块共修,就可以了。小的容易成就,大的不容易成就,大的里面有明争暗斗,还是战场,搞的还是轮回业,那个错了!战场,世间法里头可以,跑到佛法里头来搞战场,那可不是简单的事情。”

师父老人家说这段话,他在表达什么?是老人家闲来无事聊天吗?绝对不是!老人家能说出这样的话,是实在看不下眼了。老人家这一辈子说过几次这样的话?

我真的不明白,都什么时候了,还在争,还在斗争也好,斗也好,你们究竟想要什么?我不知道谁在争,谁在斗?我说这话,没有任何针对性。我只想告诉大家,不管你争什么、斗什么,从火化炉出来的都是一堆白骨——平等。

万般皆是假 唯有念佛真

还造轮回业 真的有点傻

放下多自在 快点回家呀

开船不等客 把你落下啦






    Notice: Undefined index: title in /www/wwwroot/fgpzq/newsshow.php on line 96
  • 上一篇:

  • Notice: Undefined index: title in /www/wwwroot/fgpzq/newsshow.php on line 109
  • 下一篇: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