菁华节录

我们学佛为什么不能成就?



我们跟古圣先贤比,距离差得很远,想想他们为什么能成就,我们为什么不能成就?这个原因就在基础的教学疏忽了,中国人讲「童蒙养正」。古时候所以能成就,古时候的教育好,从小就受到圣贤教育,所以成就人多。

我们中国谚语所谓的「教儿婴孩,教妇初来」,扎根的教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?从胎教开始,母亲怀孕的时候就开始了。在中国历史上所记载的,你看看周朝的三太,儿子都教成大圣大贤,怎么教的?怀孕的时候就开始。一般教学最低程度是小孩出世,知道一出世他眼睛张开了,他就会看,他竖起耳朵,他会听,虽然他不会说话,他已经在模仿、已经在学习,所以扎根教育是从生下来到三岁,这一千天。谁教他?母亲教他,父母教他。教什么?就是现在我们采取的《弟子规》。

母亲在家里做到,父母做到,你看他孝顺他的父母,他的母亲孝顺他的公婆,小孩就在那里看。所要让他看到的、让他听到的、让他接触到的,全是伦理道德,这一千天的教学根深蒂固。所以中国古谚语有一句话说「三岁看八十」,三岁这个功底深,八十岁不会变,所以无论他是学儒、学道、学佛,他都能成就,它道理在此地。

佛教给我们修学的标准是什么?

印光大师就告诉我们,「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」,亲近善知识,《弟子规》讲「亲仁」,亲近一个仁慈有学问、有德行的人,最重要的是诚敬的心,你有几分诚敬心,你会得到多少,它跟你的诚敬成正比例的。所以老师教的学生虽然很多,每一个学生成就不一样,关键在诚敬。

所以在家能孝顺父母,在学校能够奉事师长,他怎么会不成就?不能成圣成贤,他也是成君子。圣、贤、君子是中国古时候的学位名称,最高学位圣人,第二个学位是贤人,第三个学位是君子。他能成就,不是不能成就,跟我们现在完全不一样。所以我们初学的时候把这个失掉了、疏忽掉了,没有机会学到,现在知道,不能不认真补习。

所以我在最近这些年来,非常认真努力劝勉同学们要补这个课,儒家的《弟子规》、道家的《感应篇》、佛法的《十善业》,儒释道的三个根。扎根教育比什么都重要,没有这三个根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都成问题,为什么?

释迦牟尼佛讲得很好,要到极乐世界去,他说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」;又告诉我们,极乐世界那边的居民皆是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」,这说明什么?上善。上善是《弟子规》、《感应篇》、《十善业》至少要能达到一百分,这才上善,八十分是中善,六十分是下善。要没有上善的标准那去不了,有中善的程度可以生天,能够达到下善,能达到六十分,不失人身,你来生还能到人道来,不会堕三恶道,这佛教给我们的标准。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