菁华节录

回归自性必须经历的道路-第2037集



净土大经科注(第四回)菁华节录

    每个众生本来是佛。所以你度他,帮助他成佛了,心里怎么样?心里干干净净,一念不生。不会想到:你看我现身说法,帮助你成就你,我对你多大恩德。没有这个念头,这个念头是错误的。他为什么?他本来是佛,要明白这个道理。我们的心就能摆平,造一切恶,不著作恶的相,修一切善,没有修善的相。因为自性里头,不但物质现象没有,一念不生,精神也是一念不生。这里头显示出来定功,用禅定的功夫。所以,惠能大师第五句话说样子,自性什么样子? 「何期自性,本无动摇」,自性没动过,没有摇晃过,这就是自性本定。

 为什么要修定?修定是回归自性必须经历的道路。你要回归自性,要修定,读书千遍是修定。你要真的去读书,一面读一面想它的意思,就错了,定就没有了。那得的是什么?妄想,你是打妄想。为什么?经里头没有意思,言语里头也没有意思,念头里头也没有意思,妙!这才真妙。 我们今天,没有意思里头,放下一个意思,南无阿弥陀佛,专念这一句。为什么?请阿弥陀佛在我临终的时候,来接引我到极乐世界,就这个意思。这个意思,六道众生人人有分,只要你相信,只要你想去。我真想去,我希望参加极乐世界菩萨的行列,跟他们一样,像阿弥陀佛普度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,诸佛刹土里面的六道众生。

《净土大经科注(第四回)》(第461集)2017/6/19

为什么要求得定

    我们在《坛经》里面看到法达禅师,古人都是这样的,一生专攻《法华经》。念《法华经》的人很多,《法华经》虽然只有七卷,但是分量很大,通常一个人一天念一遍,他诵三千遍。读书千遍,其义自见,他念了三千遍,没见性。到曹溪去拜六祖,现在的南华寺,见六祖顶礼三拜,头没着地。他起来之后,六祖问他,你刚才三拜头不着地,这表示什么?傲慢,问他,你有什么值得骄傲的?他也很老实,他诵《法华》三千部。这不容易,一天诵一部,三千多部差不多十年。六祖问他,《法华经》佛说的是什么?他讲不出来,回过头来向六祖请教。六祖说这个经我没听说过,你既然念得很熟,念给我听听。

   《法华经》一共二十八品,他念到第二品,六祖就告诉他,不用念了,我全明白了。你就想想看,开悟的人他学东西多快,二十八品经第二品就全明白,后头就不听了,讲给他听,他开悟了,再拜的时候头着地了。这就是说,没有开悟,费多少力气,读多少经,死记经文,不开悟。佛用的方法,活的方法,知道自性里头具足圆满的智慧,只要见性,这个智慧就现前。智照外面的境界,无所不知,无所不能,不需要学,一看就明白了,一听就明白了,一闻、一尝,六根对六尘作用,彻底明了。这是为什么要求得定、开悟,道理在此地。你要不开悟,一辈子、十辈子、无量劫,你都没有办法统统搞清楚,那太难!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