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净土大经科注(第四回)精华节录
众生想什么相,佛就现什么相
「譬善幻师,现众异相,于彼相中,实无可得」。那我们要问,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现无量无边身,接引十方世界信愿持名求生极乐世界这些众生,佛接引众生现的相不一样,为什么?佛没有相,没有一定的相,现相是「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」,众生想什么相,他就现什么相。因此我们供佛,要选一尊佛像,你喜欢的,一生不要改变,到临命终时,阿弥陀佛现的相就是这尊佛像。天天看他,果然现前了,你会非常欢喜,这个好。一切都要专一,不要太多,太多就杂了、乱了,到时候佛相现前,你还考虑这是不是真的阿弥陀佛,你动这个念头佛就走了,你的机缘就错过了,那还要搞六道轮回,这个事情我们不能做。现在好,照相技术非常高明,我们供养的佛像,把它照相制成照片,无论到什么地方,出外旅行统统带着,住旅馆把这个佛像供在面前,时时刻刻在身边,本尊在家里佛堂供的没动。
人从小到老追求什么-第2062集
【佛告慈氏。此等众生。智慧微浅。分别西方。不及天界。是以非乐。不求生彼。 】
佛说出来了。佛的答覆,念老的白话讲解,「此一类众生,缺少智慧,迷恋天人之福,故不愿生。」
我们细心观察现在这个社会,人从小到老追求什么?最明显的,追求地位,地位愈高愈好,追求财富,财富愈多愈好,享尽人间的福报。他连天都不相信。这个世间许许多多的宗教,都是以生天为终极的目标,只有佛教这一家例外,他不求生天,他求生极乐世界。我们要看清楚。
什么原因?天道是好,好到什么程度我们无法想像。为什么不求?经上讲的『智慧微浅』,没智慧,有聪明,没智慧。现在人追求的知识,知道得愈多愈好,智慧忘掉了,智慧里面有知识,知识里面没智慧。这摆在我们眼前,我们看得很清楚,看得很明白。想想三千年前佛说的,好像就是对我们现在人说的一样。不是他的推想,不是他的预测,他真实智慧,广大智慧,确实看到了,听到了,明白了。
《净土大经科注(第四回)》(第470集)2017/6/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