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法语:
有些人变卖家产去布施,这是错误的。布施要如理如法,要随缘随分,随自己力量,不能超过。一定要能保障自己的家庭经济生活没有问题,有多余的这才可以布施。
节录:
布施要如理如法,你这个道理不懂,方法也不知道,你怎么能收到效果?布施一定要随缘随分,随自己力量,不能超过。为什么?你增加自己的负担、痛苦,给你自己带来压力,佛决不会这样教人的。佛教人离苦得乐,你学佛的时候是得苦离乐,那就错了。学佛的人一定很快乐的,哪有学佛学得愈来愈辛苦!
学佛答问2005/12/2
如理如法的布施,布施的物很少,只有一点点,果报不可思议,这是我们没法子想像的,诸位要读《华严经》你就晓得。很小一点财物布施,变成无量无边的果报,为什么?称性布施。用的是真心,也就是以无分别、清净、平等心布施,那个果报就不可思议。
阿弥陀经要解(第31集) 1984
帮助人,随缘随分,非常自在。不必你有多的东西,天天拿到外头,谁要?谁要?那也是攀缘,那很累人。佛法告诉我们,总在一个缘字,你能把「缘」这个字解开了,悟入了,你就会很自在。真正是祖师大德们所讲的,一生当中如理如法,随顺性德。
大乘无量寿经(第61集) 1999/8/21
为什么说修少、修一点点就有无量无边的功德? 《大智度论》里面讲得清清楚楚,这个少是什么?是因缘少。譬如我修布施,我没有钱,我布施的当然少,虽然布施得少,尽心尽力,你的功德是圆满的,无量无边。佛那一段经文就叫我们不要攀缘,不要跟人家比赛,尽心尽力,功德是圆满的。
楞严经(第44集) 1980
尤其是修行人,菩萨为什么修少布施?不能破坏自己清净心,不能给自己惹烦恼。我要尽量想赚钱,尽量想办法找钱来修布施,结果怎么样?把自己道心失掉。你的布施,来世人天福报,你是想成佛、想成菩萨、想明心见性、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全给耽误掉,这个损失太大。所以菩萨是修少布施,尤其是出家人他没有财物,没有力量布施,他也不攀缘,他也不找布施,所以一切叫你随缘随分。随缘随分,自己心清净、心平等,你修的功德就无量无边,等虚空、等法界;你要是稍微动一点心去找,你就完全失掉。
楞严经(第44集) 1980
布施的心永不中断,布施的行,真干,随缘随分。佛菩萨在世间,虽然常讲无量的功德,要是把它浓缩起来讲就是一个布施。有财施,有法施,有无畏施,包括尽了。大喜大舍济含识,这含识指六道众生,去帮助他,去救济他们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905集) 2008/2/1
布施是放下,放下是消业障,放下是除障碍。放下什么?放下贪瞋痴。财施,法施,无畏施,贪瞋痴放不下的人他做不到,纵然做也很有限。所以你要冷静仔细观察,福报不现前,这不现前也布施,布施不如法;当然是有点小福报现前,大福报不会现前,不如法!如果如理如法的布施,那个果报就不可思议。所以你对佛法要明了、要通达,这个东西是生活,非常管用,它不是玄学,不是谈玄说妙的,它是实学,实实在在的学问,你学一分真的就得一分利益,学二分就得二分利益,学十分就得十分利益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795集) 2007/7/23
所以佛法的修学,先要修什么?先要修不想,什么都不想。凡是想像都是虚妄的,都不是真实的。什么都不想,还是虚妄的。为什么?你还想那个什么都不想,还是虚妄的,这什么都不想也不能想。这就是六祖在《坛经》上讲「本来无一物」。实在六祖说,本来无一物,已经有了一物,有了一个本来无一物,还是一个把柄拿在人手上,这是不得已勉强说,决定不能执着。这是理,理就是真心,真心离念,真心里面没有念头。
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(第61集) 1989/1
由此可知,有念就是妄心,就不是真心,真心没有念头。真心虽然没有念,它有智,所以这个地方决定不能错会意思。错会了意思,你回家就修定,什么都不想,修到最后,得个什么结果?是增长无明。为什么?因为你什么都不知道。人家什么都不想,他什么都知道,这个高明,他有智。所以他不落无明,也不落邪见。我们凡夫就很麻烦,想,邪知邪见,不想是无明,这糟糕!总落在这两头。
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(第61集) 1989/1
愈是高级的佛法,愈是讲求这种根本的修学。禅是向这个目标方向,教下也是如此。但是比较起来,净土宗,念佛方便,确实是方便。你看念佛人,他一天念一句阿弥陀佛,他什么都不想。什么都不想,他是修定;这句佛号念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这是修慧。所以他也不是无想,他也不是有想。你说有想,他一个妄念都没有;你说无想,一句阿弥陀佛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所以他是非有想非无想,这比其余的法门确实容易。任何人都可以修学,修到心真正清净,世出世间一切法,我们六根一接触就通达、就明了。
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(第61集) 1989/1
我们的修学就怕中断,如果要不中断的话,一生必定成就。最怕的所谓是「一日暴之,十日寒之」,那就没法子。这点如果没有大福报的人、大觉悟的人,不容易做到。一般人,我们讲修学,一天二十四个小时,我们这个心里头有几个钟点是在佛法上,有几个钟点没有佛法?这就是中断的现象。真正有功夫的人,他这一天二十四小时绝不中断,他念念相续。
四十华严—普救夜神章(第25集) 1977
所以这个要真正觉悟,觉悟到这个世界,一切法都是假的,一切法俱不可得,要真正放下。放下不是说这个事情不要做,工作都放弃了,不是这个意思。不要挂在心里,什么事情随缘随分,尽心尽力都把它做得很圆满,内心的觉照一时一刻都不失掉,这是功夫相续。
四十华严—普救夜神章(第25集) 1977
做不到这个境界的,念佛,这一句阿弥陀佛不可思议,没有入到这个境界,很难体会。能够把一句阿弥陀佛抓住,决定不放松,他就走上觉而不迷的道路,虽然目前没有开悟,他已经是向开悟的大道上迈进。这句名号的功德利益说不尽,实在是难相信。一句阿弥陀佛这有什么了不起?怎么能叫人相信,这四个字具有无量无边恒沙功德?虽然经里头都是这么赞叹,都是这么说,我们也看得很多,听得很多,就是不相信。
四十华严—普救夜神章(第25集) 1977
透过这么多的大经大论,在境缘当中来锻炼自己,这么久的时间完全肯定它不容易,实在不容易。不经过这番的历链,实在很难体会到它这个殊胜的功德利益。这真正不是几句话能够讲得清楚,所以这一句佛号把它念念相续不断,就有成就,决定有成就。
四十华严—普救夜神章(第25集) 197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