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净土大经科注(第四回)精华节录
念佛法门是从果上修的
「又《甄解》据从果向因义,释云:如来一切功德宝藏,佛果功德也。此之功德大宝海,说言佛法藏,即是佛所得一乘也」。 《甄解》这个意思也说得好,从果向因专说念佛法门,因为这名号是果德,名号不是因,我们执持名号,从果上修的,把如来果当作我们的修因,这是特别法门。佛果功德就是如来一切功德宝藏,这个功德大宝海,给它说个名词,叫佛法藏。即是佛所得一乘,一乘是圆满的,一乘在大乘法里头最高的。经教里面讲一乘就两部经,《华严》、《法华》讲一乘,其他教里头都不是一乘教。大乘,小乘,大乘是菩萨乘,一乘是佛乘,声闻缘觉是小乘。
「《甄解》之说,显会中诸菩萨皆是大权示现,从果向因,已入如来一乘果海,但不舍因行,故来会赞助释尊」。这个意思深,来参加释迦牟尼佛大会这些菩萨,他们都是果后大权。果后是什么?已经成佛了。现在释迦牟尼佛在这示现成佛,教化众生,他们来帮忙,帮忙不能以佛身,他们用菩萨的身分来帮忙。实际上?实际上早就成佛了。像前面所说的文殊、普贤、弥勒,这个地方所说的十六位正士,在家菩萨统统早都成佛了,是佛来示现。所以从果向因,果是一乘,因是菩萨,应以菩萨身分来度众生,统统现菩萨身分,而且都现的是等觉菩萨。使释迦佛这个法会更殊胜,他们这些人在座,让学习的人生起信心,对这个法门不再怀疑,有真诚的信心,有真实的愿心,愿生净土,不再在这个六道里面逗留了,决心一生求生净土,所以他们是来赞助释迦牟尼佛。
没有见思烦恼就没有六道轮回
「盖谓佛法藏为法性之理体。法性含藏无量之性德,故名佛法藏。又法性中含摄一切佛法,故名佛法藏。是故入佛法藏即《法华》中善入佛慧,通达大智之义」,跟这个意思相同。这个智慧,智慧的体、智慧的相、智慧的作用都是自性里头本有的,不是从外面来的。佛在《华严》上说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,这就统统包括了,智慧、德能、相好。诸佛如来所有的,一切众生统统都有。为什么?一个自性,是自性本具的。佛觉悟了,破迷开悟,他自性里面智慧德相透出来了。凡夫在迷,自性里面智慧变成烦恼,德变成了业,造业,相变成了六道轮回,变质了。是不是真的变了?真的没有变,变是虚幻的,不是真的,真的一点都没有动。
但是你完全不能觉察,是在你面前,你有眼看不见,有耳听不到,有身体不能接触,它并没有离开你,这叫迷。 只有佛菩萨,他们有善巧方便帮助我们破迷开悟,帮助我们好像在梦中醒过来。醒过来之后觉悟了,梦中境界完全没有了,所以梦中是假的。梦中这个虚幻的东西,千万不要执着,决定不能放在心上。放在心上,那个梦还要继续做下去;不放在心上,梦就会醒过来,道理就在此地。一切要放得下,连身体也放下,连我们想法看法统统放下,没有一样是真的,自性清净心中没有想法、没有看法,想法是思烦恼,看法是见烦恼,想法是思烦恼。六道轮回就是从见思烦恼里头建立的,没有见思烦恼就没有六道轮回。
没有见思烦恼就没有六道轮回-第267集
https://new.jingzong.org/web/video/
player/cid/873/cnum/JL02-041/num/
JL02-041-0082_10/pid/9.html#
念佛法门是从果上修的-第268集
https://new.jingzong.org/web/video/
player/cid/873/cnum/JL02-041/num/
JL02-041-0082_11/pid/9.html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