菁华节录

错事里头,不求往生是最大的错误-第270-271集



净土大经科注(第四回)精华节录

   「当知欲不离佛,须以念佛为因。如《华严》十地,始终不离念佛」。这是举出最好的榜样给我们看,《华严经》上表法的。到什么时候?初地到十地,这十个阶级里头,永远跟佛在一起,不离佛。始是初地,终是十地,从初地、二地、三地,这十地十个阶层的菩萨,不离念佛。念佛法门,你看这善巧方便,修行修到登地,入了念佛法门。我们现在就入这个门,真正不容易!修八万四千法门,学无量法门的,要等到他登地,证得初地,他就念阿弥陀佛,求生净土。

    我们的缘多殊胜,在现在这个时候就遇到,就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如果不在这一生成就那就冤枉了,那真可惜!想到这个能不放下吗?还能做错事吗?错事里头,不求往生是最大的错误,没有比这更大的。不能往生,搞六道轮回,那是你自己自作自受,自己要负完全责任。

修净土的人跟诸佛的关系非常密切

   「彭际清居士曰:行权方便,入佛法藏,究竟彼岸。三句义中,全摄净土法门」。彭居士是佛门的大德,他是清朝乾隆年间人,通宗通教,显密圆融。黄念祖老居士告诉我,我没有去查证,他告诉我,彭际清是高干子弟,这是现代的话。他的父亲是乾隆皇帝时代的兵部尚书。兵部尚书什么地位?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,所以说他是高干子弟。人非常聪明,家庭环境好,童子,未成年,二十岁成年,十九岁还是童子,大概十八、九岁就考中了进士。一生没做官,全部的精神都投在佛法上,著作很丰富,有《无量寿经》注解,叫《无量寿经起信论》,他作的,这个人通宗通教,显密圆融。他说的这些话多半是在他所写的《起信论》里头,《无量寿经起信论》。这说得好,全摄净土法门。

   「菩萨一切所行,不离方便。以方便故,取于净土,得常见佛」。这是真的,修净土的人跟佛的关系非常密切。一切诸佛赞叹弥陀为,「光中极尊,佛中之王」。阿弥陀佛的弟子沾光,阿弥陀佛的弟子到任何佛国土去见佛,都特别优待。为什么?佛一看到这阿弥陀佛弟子来了,要好好招待,沾阿弥陀佛的光。诸佛如来特别照顾你,这是他们对阿弥陀佛的恭敬。

    所以「光中极尊,佛中之王」,赞叹不是虚的,是实实在在。在极乐世界,阿弥陀佛也鼓励大家到十方诸佛国土去看看,像我们现在讲的去参学,现在的话叫观光、考察,能提升自己。何况到诸佛刹土供养修福,听经闻法修慧,这种游步十方,福慧双修。不是一尊佛,无量无边佛同时去,同时化无量无边身,所以在一时圆满成就。这就是以方便故,取于净土,得常见佛。 「以见佛故,闻法修行,入佛法藏,圆满觉心,究竟彼岸」。他成佛了,快!


修净土的人跟诸佛的关系非常密切-第270集

https://new.jingzong.org/web/video/

player/cid/873/cnum/JL02-041/num/

JL02-041-0082_13/pid/9.html#

错事里头,不求往生是最大的错误-第271集

https://new.jingzong.org/web/video/

player/cid/873/cnum/JL02-041/num/

JL02-041-0082_14/pid/9.html#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