菁华节录

善业好吗-第390集 我们诵经目的是什么-第391集



净土大经科注(第四回)精华节录

善业好吗-第390集

    你要晓得什么叫法性、什么叫自性。自性没有形相,没有物质现象,没有精神现象,也就是它没有念头。我们要放下起心动念,跟它才相应,有起心动念就不相应,有起心动念跟阿赖耶相应,跟五十一心所相应,这个事情麻烦可大了。

 跟阿赖耶相应就是造业,业有善恶,都不好,善业在三善道,恶业在三恶道。

 为什么说善业不好?出不了六道轮回。不出六道轮回,哪有不堕三恶道的道理?所以在六道里头头出头没,善业力量强生天,天、人、修罗三善道,三善道福报享完了,阿赖耶里头还有恶业,恶业现前,堕三恶道。

 那我们就明了,清净心里头没有善恶。阿罗汉证得清净心,所以阿罗汉出六道轮回,没有善恶。

 最好善恶的念头都放下,就是一句佛号,这世界上没有善恶,心才会清净。断恶修善都不放在心上,一定要断一切恶、修一切善,那是什么?那是持戒,那是修福,那是给众生做好样子,里头有无量功德。

 不着相就有无量功德,断恶不着断恶的相,修善不着修善的相,那么断恶修善全是功德;一着相就是福德,不是功德了。

 这个道理一定要懂得,要会落实在自己生活上。落实在生活上,过修行人的生活,大乘过菩萨的生活,小乘过罗汉的生活,心得自在。所以这是修行根本的问题,是大问题。

我们诵经目的是什么-第391集

    自性你看又叫实相、又叫真如、又叫法界、又叫涅槃、又叫实际,这个地方就引用这么多名词。大乘教里面至少有几十个名词,五十个以上,我都记不清楚,全是讲一桩事情。

 佛为什么一桩事情用这么多的名相?就是叫你不要执着。马鸣菩萨在《起信论》里头告诉我们,听经不要执着言说相,读经不要执着文字相,他不叫文字叫名字,就是名词术语,不要着这个相;不要着心缘相,心缘相就是看到这个字就生起意思了,没有意思。没有意思,它就有无量义;有意思,那就是一个、二个,不是无量。

 所以诵经,诵经就是读书千遍,目的其义自见,叫我们得三昧,开悟,用意在此地。不是了解经义,你读这个经,想了解它的意思,天天去想它,那是知识。你怎么想,想得再多,不是佛的意思,为什么?佛没有意思,你怎么会起那么多意思?讲解的时候,讲解的对象不一样,所以你讲解的意思也不一样,没有两个同样的意思,妙就妙在此地。

 所以佛经只许可读诵,不要去研究里头的意思,愈研究愈糟糕,把它变成世间法,把它变成知识了,佛学知识,那不是经典。经典是可以帮助你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的,你把它当作知识,永远不会开悟。

 所以佛法,特别是大乘,跟中国传统的学术,用现在要用一般人用的理念、方法来学学不到,中国传统学术是圣贤教育,他不会成圣、不会成贤,佛经,他不会成佛、不会成菩萨,统统是凡夫。这个道理要不搞清楚、不搞明白,佛法难了。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