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念佛成佛系列
我们发的是凡夫心还是菩提心
很冷静、很仔细的去反省一下,我们现在发的是什么心?为什么念佛的人多,往生的人少?实在说,很多念佛人发的是凡夫心,没有发菩提心。
虽然天天念回向偈,「愿生西方净土中」,那是口皮上的发心,心里是实在不想去。所以,口头上的菩提心是不管用的。要真正发心愿生西方,那才是无上的菩提心;不但是菩提心,那是无上菩提心。
这个心很难发,为什么?真正发菩提心的人,头脑里绝对不会有是非人我,统统舍掉了,一心一意就想西方极乐世界。不起心动念则已,起心动念都是想西方世界依正庄严,都是想阿弥陀佛从因地一直到成佛度众生种种修行功德,他想这些事情。
他怎么会去想这个世间是非人我?怎么可能再去想利害得失?不可能有这个念头。如果还有这个念头,诸位要知道,没有菩提心,发的是凡夫心,这一生纵然念得很勤快,一天念十万声佛号,也不能往生。跟阿弥陀佛结一个善缘,等到你哪一生、哪一劫再遇到,真正发菩提心了,就能往生;不是真正发菩提心是决定不能往生。
我们一定要牢牢的记住,法门没有过失,经教也没有过失,过失是在我们自己本身,我们没有去照做!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212集)1984/12
佛号念不好,是缺乏菩提心-第352集
实在讲,发菩提心跟持名有密切的关系。
菩提心,说老实话就是大彻大悟;不是大彻大悟,怎么肯持名?既然认真持名,这个持名必须不怀疑、不间断、不夹杂,真正做到这个境界必定是彻底觉悟。
我们今天这句佛号念不好,缺乏菩提心。
如果对于这部经论有相当程度的理解,你会死心塌地去念佛,念到一个阶段,菩提心就现前,念到什么阶段?念到一心不乱。
事一心不乱,你的善根福德超过阿罗汉;理一心不乱,就证得法身大士。
所以大势至菩萨说得好,「不假方便,自得心开」,心开就是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的境界,也就是法身大士;「不假方便」,不需要借重其他的方法,就是一句佛号念到底。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211集)1984/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