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师父说

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-第866集




  法语:

  诸佛菩萨确实是九法界一切众生的好榜样,称之为师。我们修学佛法,要「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」。起心动念、言语行为,能不能为世间一切众生的好样子?这是我们要深深检点的。如果不能做众生的好榜样,就决定不能做;如果可以做众生的好样子,我们就应该要做,不要忧虑,不要怀疑。  

  节录:

  诸佛菩萨确实是九法界一切众生的好榜样,一切众生的模范,这称之为师。我们今天修学佛法,我们的总题目标榜的是,「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」,这两句话要常常记住。我们起心动念、言语行为,能不能为世间一切众生的好样子?这是我们要深深检点的。如果不能做众生的好榜样,就决定不能做;如果可以做众生的好样子,我们就应该要做,不要忧虑,不要怀疑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32集) 1998/11/21  

  从自己本身做起。本身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境界,打好自己的基础,基础就是十善业道,就是弟子规、三皈五戒,一定要把它做好。自己做不到,你就不能劝人,你劝人,你自己做到没有?自己做到才能劝人,人家才相信。自己要给社会做个好榜样,「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」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529集) 2006/3/23  

  今天世界的动乱,人人都有责任,一定要从自己本身做起,然后才从自己家庭,你影响到家庭,影响你的团体;在家人影响你的公司行号,出家人影响你的道场,影响你的同学、道友,你要做出好样子给人看,你这一生没有白过。无论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,统统都具足自行化他的机缘,问题是你要认识,你要能掌握,你要能好好的去运用、去发挥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529集) 2006/3/23  

  佛在经上常常教我们「受持读诵,为人演说」。受持读诵是自行,为人演说是化他。受,十善业我接受,释迦牟尼佛给我的;三皈五戒我接受,接受要做到,要尽形寿的做到。我活一天我就要做到一天,这叫尽形寿,那叫持,就是保持。无论在什么环境,顺境逆境我都能保持,不会把它失掉。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一定跟佛的教诲相应,这才是真正的佛弟子,佛的好学生。我做出来就是表演,表演给人家看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529集) 2006/3/23  

  学佛,时时刻刻、念念当中,以佛菩萨作我们的榜样,我们向他学习,我们向释迦牟尼佛学习。我们修净土的人向阿弥陀佛学习,阿弥陀佛在哪里?《无量寿经》里。《无量寿经》教我们怎样处事待人接物,我们依教奉行;《无量寿经》教我们怎样生活工作,我们依教奉行,这真的学佛了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671集) 2002/4/18  

  地藏菩萨教给我们「孝亲尊师」,观世音菩萨教我们「大慈大悲」,文殊菩萨教我们「理智」,不能用感情,普贤菩萨教我们「落实」,要把佛菩萨的教诲完全落实在生活行为之中。要常常想到,念念不忘,这样才叫做学佛。「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」,要给世间人做好样子。世间人不孝,我们行孝尽孝,做给世间人看。世间人不知道尊师重道,我们要做出尊师重道的样子给社会大众看。现在世间人不仁不义,我们要把仁义落实。你看看社会有哪些病态,我们怎样把这个病态把它挽转过来,这叫行菩萨道,这叫做救度一切苦难众生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671集) 2002/4/18  

  今天社会大众最需要的第一个好榜样是什么?和睦相处,平等对待。平等对待,诸位要记住,自卑而尊人。在家同学你有家庭,你要把六和敬带回家;出家的同修道场,你要把六和敬在道场里头建立。没有六和就没有佛法,别人不做,我做;他跟我不和,我跟他和,久而久之,你才能感化别人。他对我无礼,我对他有礼;他对我骄慢,我对他卑下,这就是「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」,这个人是菩萨,菩萨存的是这个心,菩萨干的是这些事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132集) 2001/8/18  

  我们今天在这个世界,应当在我们人生一生当中,第一个目标是什么?第一个目标就是老实念佛求生净土。我们的缘还没成熟,现在还不能去,多做好事。好事里面第一桩好事,就是接受因果教育、伦理教育、道德教育、宗教教育,从我自己做出来给人看,这叫做好事。

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(第27集) 2009/5/11  

  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,我们在这个世间,时时刻刻要做一个好样子给别人看,这种好样子是我们念佛往生的增上缘,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是好人,没有恶人,皆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,我们要做上善的好样子,这样才能得生极乐世界。我们的心行、言语、作为都不善,怎么能往生?跟极乐世界不相应,这个我们要自觉。

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(第27集) 2009/5/11



要从心理、行为上做个改变-第78集

  不从心理上做一个改变,行为上做一个改变,念佛也不能往生。经上讲得很清楚,西方极乐世界是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」,往生到极乐世界个个都是上善之人,我们的心行不善,怎么能参与他们的法会?祖师大德们讲得好,「心净则佛土净」,清净心是最善的。

早餐开示 1999/4/23  

  《金刚经》上佛有一句话,那也是清净心的标准,「不取于相,如如不动」。「不取于相」这一句话的意思,就是说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境界,不受外境的诱惑,我们佛法叫不着相。不着相,现在人听不懂,说不受外面一切境界的诱惑,大家能听得懂,那就是不着相。外不着相,内不动心;当我们接触外境的时候,内心不会起贪瞋痴慢,不会起妄想分别执着,那叫不动心,这是清净心的标准。千经万论,无量法门,都是为这桩事情,都是希望我们达到这个水平。

早餐开示 1999/4/23  

  最低限度要把三福完全做到,三福里面包括十善业道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,那才叫上善,这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争取移民的对象;换句话说,十方诸佛剎土里面的善人,阿弥陀佛都欢迎,请他们到极乐世界去。心行不善,虽念佛也不能往生,只是跟阿弥陀佛结一个善缘,阿赖耶识里头下一个阿弥陀佛的种子而已,这一生当中不能往生,这是我们必须要记住的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119集) 2001/5/12  

  如果我们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与《感应篇》、与十善业道相违背,我们就不是善男子、善女人,佛在经上所讲的没有我们在里头,我们怎样能得到佛法殊胜的利益?怎么能够念佛往生?佛在经上跟我们说得那么清楚、那么明白,西方极乐世界是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」,所以我们要到极乐世界去,先要做善人,先要做好人,然后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,才能得生净土。如果我们的心行不善,达不到这个标准,你佛号念得再多、念得再好,还是「业惑漂转无人救」,这个事实我们要真清楚。

华严经讲述菁华(第294集) 2000/4/4  

  「一向专念阿弥陀佛」说起来容易,可是彻底要明了其中的义趣也不是容易事情。但是不明了义趣也能成功,那就是没有怀疑、没有夹杂、没有间断就行。没有夹杂,你的心善、念头善、行为善,没有丝毫不善夹杂,你念佛肯定往生。因为西方极乐世界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」,你是善人,善人将来到哪里去?当然到极乐世界去,所以念佛能往生。我还嫌这个不好,嫌那个造恶,这是你心里头夹杂不善。夹杂不善,念佛往生就有障碍,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97集) 2000/8/26  

  阿弥陀佛虽然慈悲来接引,接引还是有条件的。你本身心行不善,你念佛念得再勤,你的愿心再恳切,跟西方极乐世界的大环境不相应,阿弥陀佛把你接引去,你天天跟别人吵架,天天跟别人生是非,你不把极乐世界给闹翻了。你对于阿弥陀佛的情再深厚,阿弥陀佛也不会因为你把极乐世界毁掉。所以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本身的条件是善心、善行。

太上感应篇(第68集) 1999/8/1  

  孔夫子教我们「止于至善」,这才有条件跟西方极乐世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。我常讲一丝毫的恶意都不可以有,有一丝毫的恶意、恶念就不能往生。不要以为这个法门不灵,我修一辈子,念一辈子佛,天天拜佛,天天念佛,到临命终时还是不能往生,释迦牟尼佛是骗人的。其实佛没有欺骗你,你自己错会了意思。真正希求西方极乐世界,丝毫恶意都不可以有。这两句话就重要了,绝不可以说别人的短处,最好听都不要听。

太上感应篇(第68集) 1999/8/1  

  纵然在暗室,起心动念都不可以有邪思。没有邪念,这个人自然就不会作恶了,这一定的道理。所以这个改过要从心上改起,心善了,言语、行为自然统统都善;心不善,那个言语、行为装得再善,也是假的,也不是真的。所以一定要晓得从心地上去改。

了凡四训(第8集) 1990/1  

  我们今天要想参加上善俱乐部,我们自己要具备上善的条件。所以大家如果要决心求生净土,一定要记住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决定不能有损害一切众生,不可以;不但不可以有损害一切众生的事相,连念头都不能生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36集) 1998/12/19 

  我们妄念太多怎么办?佛教给我们「念佛」,念头才生,如果念头是恶念,立刻用「阿弥陀佛」把它换过来,所谓「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」,觉悟不能迟缓,立刻用「阿弥陀佛」换过来。如果是善念,利益众生的念头,行!可以。利益社会、利益众生,决定不可以有自私自利这个念头,有这个念头赶紧一句阿弥陀佛换过来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36集) 1998/12/19
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