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「瞋」是瞋恚,『不能忍辱』,不知道『一念瞋心起,火烧功德林』。 「功德林」是比喻,功德是什么?功德是戒、定、慧三学。平常修积功德,无论你是用读诵,或者是用参禅,或者是用持咒,或者是用种种其他的行门,无非都是修戒、定、慧三学。
阿弥陀经要解大意(第21集) 1991
好不容易天天在积功累德,一旦一桩事情不称心、不如意,发了一顿脾气大作,你的戒、定、慧三学完全没有了,所以无明瞋恚之火把你所修学的功德一下就烧光了。所以我们要克实而论,我所修的功德有多少?那你就想想从什么时候起到现在没发过脾气,功德就是这么多。昨天发了一场脾气,那么从昨天到今天,你的功德累积只有一天,如果前面一、两个小时又发了一次脾气,你的功德就完全没有了,这是诸位一定要知道的。
阿弥陀经要解大意(第21集) 1991
瞋恚心要不得。一定自己要警觉,要提醒自己,在最不如意的时候也不要发脾气,不管受什么样的委屈,不发脾气。不发脾气是功德,你受的那些委屈是消灾,都消掉了。一发脾气,不但灾没有消掉,又增长了恶业,这不是很糟糕吗?譬如说人家侮辱你,人家欺负你,他是来替你消灾的,我们应当感谢他,把灾消掉了。
无量寿经(第19集) 1989/4
他替我消灾,我不但不感谢、不接受,还要去报复他,那自己罪上再加罪,这就大错特错。一发脾气,清净心没有了,我们念佛第一步的功夫就要求得功夫成片,一发脾气,成片没有了,功夫马上丢掉,这就是所谓「火烧功德林」。
无量寿经(第19集) 1989/4
我们的功德为什么老修不成,一面修是一面烧,修的还不够烧的多,这怎么能成就?所以,诸位要提高警觉心,我们今天念佛不能得一心不乱,不能到功夫成片,原因在哪里?常常动瞋恚,所以你不能成功。凡是引起你瞋恚心的,不管是人与事,一引起瞋恚你马上提高警觉:这是来破坏我道心的,我决定不上当,决定不动心。你的功德就保全了。
阿弥陀经要解研习报告(第12集) 1991
所以外面的境界,诸位要晓得,逆境、逆缘现前的时候,那就是魔。魔看到你有了定,这几天修得都不错,功夫再加深你要超越三界了,他在那里嫉妒、不高兴,想方法来破坏你、来诱惑你。诱惑你实际就是劝你,叫你赶快烧,快烧、快烧,把你功德都烧掉,你一发脾气都烧掉了。你也真听话,马上就发脾气,就把它烧掉。魔一看到心里很欢喜,你看我叫他烧他就烧,这上当了!所以修行人要觉悟,见到这种境界就要晓得,他来诱惑我,我才不上他的当。
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(第7集) 1983/12
功德是戒定,因戒得定,因定开慧,戒定慧是功德。一发脾气戒定慧都没有了,全完了。修行人最怕的就是瞋恚,功夫也就在这个地方锻炼。顺境不起贪恋,逆境不起瞋恚,顺境逆境,善缘恶缘能保持平常心,这人功德成就了。
中峰三时系念法事全集(第37集) 2003/6/25
佛在一切经论里面告诉我们,「一念瞋心起,百万障门开」,心里小小有一点不高兴,你的功德全部都毁掉了,「火烧功德林」,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,不能不警觉的。谁把你的功德毁掉?是你自己毁掉自己的功德,决定不可以怨天尤人,外面任何力量不能毁你的功德。外面恶缘逆境现前你要接受,那有什么法子?你的心被境界转,过失在自己。佛教给我们修行就在这里练功夫,练到心不为外境所转,自己在境界里面做得了主宰,你的功德就成就了,你的功德就保住了,所以忍辱波罗蜜能成就。
地藏菩萨本愿经(第33集) 1998/5
诸位要明了,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」,你要不能忍,吃亏的是自己,不是别人;得利益的是自己,也不是别人。成就功德是布施、持戒,保持功德是忍辱,所以要是不能忍辱,功德虽然修,不能保持,经上常讲「火烧功德林」,火是什么?瞋恚之火。这是要不得的,所以一定要修忍辱波罗蜜。你看《金刚经》上佛讲的,「一切法得成于忍」,可见得忍是成功最重要的一个因素,一定要忍,没有不能忍的。忍里面才有吉祥,忍里面有定慧,这是一定要学。
四十华严寂静夜神章(第18集) 1983
诸位要想在这一生当中了生死、出三界,往生不退成佛,我劝诸位同修一定要修忍辱波罗蜜,不能忍也得要忍,你不忍就不能往生。所以在不如意的事情发生的时候,自己要很冷静去想一想,我要不要求生净土?如果要求生净土那就算了,不要再起心动念了,保全你的功德。
阿弥陀经要解大意(第21集) 1991
遇到境界现前,瞋恚心动的时候,马上就能觉悟到,我不可以发脾气,要警觉到。念佛人的方法,就是赶紧念阿弥陀佛,用佛号把瞋恚的念头打掉,这是个很好的方法,用念佛,佛号把它压下去。
学佛答问2006/6/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