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法语:
怎样来挽救灾难、避免灾难?一定从心地里面做个转变,恢复我们的清净心、平等心。一定要放下,从根本上下手,把爱欲放下,把嗜欲放下,远离名闻利养、财色名食睡五欲。如果爱欲、嗜欲不能放下,这个世间无论你躲避到什么地方,都逃不过劫难。
节录:
趋吉避凶这个观念,古今中外一切众生人人皆有,人人皆知,但是怎么趋吉避凶不知道。这个地方有灾难不好,我们另外找个地方去移民行不行?不见得。谚语所谓「在劫难逃」,你在这劫数之中,你逃到哪个地方都没有用,你还是要受这个劫难,这是一定的道理,这是真理。
太上感应篇(第20集) 1999/6/7
那要怎样才能够避免过?一定从心地里面做个转变,这是正确的。这个地区遭难,你还能够避免,这是佛家讲的共业当中有别业,别业是不共业。所以我们如何恢复我们的清净心、平等心?一定要断,要放下,从根本上下手,把爱欲放下,把嗜欲放下,嗜欲是嗜好,心里面所喜欢的,远离名闻利养,远离财色名食睡五欲,这个样子才能消灾免难。如果你的爱欲、嗜欲不能放下,这个世间无论你躲避到什么地方,你都逃不过劫难。我们要懂这个道理。
太上感应篇(第20集) 1999/6/7
我们今天学佛这么久了,为什么得不到效果?实在说薰习的时间不够,我们的烦恼习气太重,我们的意念太恶,纵然我们的口善、行善,意不善。意不善,那个行善、口善都不踏实,所以功夫不得力,劫难不能避免,道理在此地。
太上感应篇(第20集) 1999/6/7
善念,善境界现前;恶念,灾难现前。我们要消灾免难怎么做法?端正心念就做到了。心要好,不要想自私自利,起心动念想别人,这就是好的念头。想自己错了,为什么?自己身是假的,你照顾它,冤枉。念佛养心,养你的真心,养你的自性,好,无量无边功德。这虚空法界,十方三世,最好的念头,排名第一的,就是阿弥陀佛,这佛号,所以名号无上。为什么不起这个念头?没有一个念头能胜过这个念头,你对它要有信心。
二〇一四净土大经科注(第160集) 2015/1/9
你不起念则已,起念就是阿弥陀佛,你虽然现在没成佛,极乐世界已注册了,你决定往生极乐世界,你决定见阿弥陀佛,没有比这个更殊胜。生到极乐世界,庄严无上,受乐无上,光寿无上,样样都无上,你证得无上,成就无上。
二〇一四净土大经科注(第160集) 2015/1/9
阿弥陀佛的实报土、毗卢遮那佛的实报土在哪里?当下就是。你会用真心,你会用清净心,你就住法性土。所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诸位要记住。怎么往生的?是不是念阿弥陀佛往生的?给诸位说,不是。念阿弥陀佛怎么会往生?真正往生的原因,心净则土净,是这么个原因。我念阿弥陀佛的目的是什么?是要念到清净心。用念阿弥陀佛的方法,把我的清净心念出来,这样生净土的,你要明白道理!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837集) 2002/9/1
你念阿弥陀佛不得清净心,那就是古人讲的「喊破喉咙也枉然」。念阿弥陀这个方法、这个秘诀是把万缘统统放下,心里头只有一句阿弥陀佛,心清净了。因为平常要想把这些杂念统统断掉,不去想,非常非常困难,做不到!所以佛教给我们的方法,用阿弥陀佛这一念,把所有一切妄念全部换过来,让自己的心得清净,这样往生的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837集) 2002/9/1
由此可知,在平常用功的时候,怎么个用法?念头起来了,不管念头是善是恶不要理会,阿弥陀佛,把这个念头马上打下去,用这阿弥陀佛代替,这叫真会念佛,这叫真实功夫,古人所讲的「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」。妄念起来很正常,是自然的,你是凡夫,无量劫的妄想习气,它怎么会不现行?现行的时候要觉悟,什么觉悟?阿弥陀佛就是觉悟,马上换过来,这是修净土,修净土就是修清净心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837集) 2002/9/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