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师父说

别曲解了「放下」-第1136集


  法语:

  放下是什么?放下一切妄想分别执着,不是放下别的。很多人误会了,把工作辞掉,家眷也不顾,什么都不干了,结果没有办法维持生活。放下不是把工作放下,不是把责任放下,这是曲解佛的意思。

  节录:

  我常常跟同学们说起,六百卷《大般若》,总归结到最后九个字,世出世间一切法,「无所有、毕竟空、不可得」。这是我学般若的心得报告。果然明白了,心开意解,你看破了。看破就是真相大白,自自然然放下了。放下什么?放下一切妄想分别执着,不是放下别的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671集) 2002/4

  很多人误会了,听说我常常讲放下,结果他工作也辞掉,什么都不干了,他也没有收入,过了一两个月,那一点积蓄花光,没有饭吃了,写信给我:「法师,你教我放下,我统统都放下,现在我没有办法活下去了,怎么办?」你把这个话听错了。放下是放下妄想分别执着,不是放下工作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671集) 2002/4

  如果连工作都放下了,释迦牟尼佛何必要四十九年讲经说法?他为什么不放下?他还要做得那么积极、那么认真,帮助这些苦难众生。所以你要懂得,不能搞错。如果我要放下了,我何必在这里每天四个小时,大家看到也很辛苦、也很累,那我应当放下。我没有求名闻利养的心,诸佛菩萨积极的工作为一切众生服务,全部是付出;工作要认真、要努力,要把它做得尽善尽美,没有丝毫希求自己要得什么好处的念头,这个放下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671集) 2002/4

  世间人这个放不下,「我干的事情一定要有回报,没有回报的事情不做」。佛菩萨不要回报,把回报放下。你得搞清楚搞明白,千万不能搞错了,那就闹笑话了。所以经要多听,你才真的会搞清楚搞明白,不致于产生误会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671集) 2002/4

  只有真正放下,然后才能够为一切众生全心全力去服务,那个服务就叫度众生。服务的项目,项目再多,总的目标就是这两句话,帮助众生「破迷开悟,离苦得乐」。你看菩萨还「分身住彼亦无量」,这个他没有放下,他要放下,《华严经》就没有了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671集) 2002/4

  你看看《华严经》上,这么多人他们作天王,没有说把天王也放下,他还当天王。那些大臣还是作大臣,没有把工作辞掉。每天很认真、很努力的工作,这个工作是为一切众生工作,不是为自己,把为自己这个念头放下,是叫你放下这个。一切众生每天工作很勤奋、很努力,虽然为社会服务,但是真正是为自己的名利,佛教我们放下是放下为自己名利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33集) 1999/4

  你认真努力工作为一切众生,这就对了,不是叫你工作辞掉。你是个家庭主妇,你把你的家事都放下,一家人怎么生活?你也不烧饭,也不洗衣,一家人都不照顾,这是迷惑颠倒!这样学佛,佛变成邪教了,那哪里是正法?这是曲解如来真实义,产生很大的误会,绝大的错误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33集) 1999/4

  你看看大乘经里面,这些菩萨们无论是什么身分,无论是过什么样生活方式,他都非常认真、非常努力,都会把这些工作做得尽善尽美,给社会大众做好样子。所以叫你放下,是放下自私自利,放下妄想分别执着,工作做得更认真、更努力、更圆满,为一切众生服务,那叫普度众生,你在工作上得大自在,这叫自在法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33集) 1999/4

  为自己工作会累、会辛苦,为社会大众工作,这里头没有我,《金刚经》上说「无我相,无人相,无众生相,无寿者相」,佛是教你放下这些。你真正到无我相、无人相,你的工作就不会累,你做得很快乐,你做得很自在。谚语讲「人逢喜事精神爽」,愈做愈有精神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33集) 1999/4

  普贤十大愿王,每一愿末后一句「无有疲厌」,他不会疲倦,他不会厌倦,什么道理?他做得快乐,无论从事哪一个工作、哪一种工作,他把他的工作都做得非常圆满,乐在其中。那个乐是乐在为众生服务,不是为自己名闻利养,为自己名闻利养有的时候还有疲厌,为一切众生服务没有疲厌,诸位细细去参究这些道理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33集) 1999/4

  所以「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」,这句话重要,离了世间你就不觉,你不离世间你才能觉,你怎么能说是把工作辞掉,家庭放下,这是不负责任的,这是学佛一知半解,道听涂说,不可以这样做法的。

答北京同学问2012/2

  出家可以成佛,是的,释迦牟尼佛表演给我们看的;在家也可以成佛。释迦在世的时候,两尊佛同时出世,还有一个在家佛,维摩诘居士,不学佛的人不知道。维摩居士说法,释迦佛派目犍连、舍利弗这些大弟子去听讲经,去向维摩居士去学习。见到维摩居士,顶礼三拜,右绕三匝,跟见佛的礼节完全相同,这个诸位去看《维摩诘经》就知道了。

答北京同学问2012/2

  在家学佛,你就要用在家的方式;你真正是出家,你把你的家庭安置好了。出家,最重要的,父母同意,如果你还有妻子、儿女,你妻子、儿女都要同意,不同意你不能出家,这戒律上都有规定的,所以不能不负责任。

答北京同学问2012/2

  学佛就是学做一个好榜样,你个人在社会里头是个人的好榜样,人中的好样子;你在家庭,你的家庭是所有一切世界家庭的好榜样;你从事于行业,无论在哪一行,你在这一行都是最好的榜样、模范。释迦牟尼佛他这个行业是教育、是教学,在教育里面他确实做到最好的好老师,老师的好榜样,教学从来没有缺课,四十九年如一日。

答北京同学问2012/2

  佛在经论上常常告诉我们回向三处,不为自己。回向菩提,菩提是智慧,我学佛求智慧。我为一切苦难众生,不为自己,这回向众生。回向众生的心,里头一定要帮助众生离苦得乐、破迷开悟。用自己的真诚、恭敬,还要求佛菩萨加持。回向实际,这是最终极的目标,就是明心见性,回归自性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334集) 2012/5

  无上无等、最极深妙的法门,我们今天遇到了。你真搞清楚、真搞明白了,从现在起我就是真实心,生活、工作、待人接物我就用真实心、用深心、用回向发愿心。怎么个用法?就依照蕅益大师的教诲,我真信,我真愿,我真念佛。我活在这个世间,活一天我是为往生极乐世界而活的,我的工作是为往生极乐世界,我对一切人事物都是为了到极乐世界,不为别的,哪有不能去的道理!

净土大经科注(第334集) 2012/5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