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佛以讲经,每天跟大家说明,宇宙人生的大道理,宇宙人生的真相,希望每一个人逐渐逐渐能够了解,逐渐逐渐能体会,这样才把烦恼习气降伏住。降伏,必须要将世尊教诲落实,落实才能降伏,不能落实那你是解悟,你没有契入。解悟可以暂时伏住,忍耐一下,暂时伏住,一般人常讲「忍耐是有限度」,到忍无可忍的时候就爆发了,所以必须要落实。深解义趣之后,你烦恼习气能化解,落实在生活当中,那是修行、是证果。
早餐开示1999/1/16
教给你的,你不能落实在生活行为上,这是不好学,你学的是些言语,你的起心动念、生活行为没有产生变化,那有什么用处?佛家常讲「教化」,教是教你,教你你就要产生变化,化迷为悟,化恶为善,你要变化才行。老师只能教你,那个化是你自己,我们今天讲消化,是你自己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315集) 2000/6/13
消化一定落实在生活,你是真的消化了。你说我懂得,我也会说,这个没有用处,你做不到;做不到,你并没有真的消化。真的消化一定做到,你吸收变成养分,养你的智慧,养你的德性,你真得受用。食而不化,没有用处,听得再多、记得再多,记问之学,这是假的不是真的,你自己得不到真实受用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315集) 2000/6/13
古人常说「说得一丈,不如行得一尺」。 「说」是慧,「行」是功夫,这个重要!你不断烦恼,所有的智慧都叫邪智慧。清凉大师在《华严经》注解里面说,「有解无行」,行就是断烦恼的功夫,烦恼不断;解是什么?经典通达了,说得天花乱坠,烦恼没有断。那是什么?清凉说得很好,「增长邪见」。那个知见是邪知见,不叫正知见。正知见是与行相应的,解行相应的知见叫正知见,解行不相应的知见就是邪知见。
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研习报告(第5集) 1992/10
真正明白了,要落实到生活上,解行相应,这是真干。解行不相应;换句话说,不能把佛菩萨的教诲落实在生活上、落实在工作上、落实在应酬上,生活还是随顺烦恼,佛法是佛法,生活是生活,两桩事,这是一生都不能成就。必须落实在生活,佛法跟生活是一不是二,佛家常讲「入不二法门」。佛法跟生活是两桩事是二,你就不得其门而入,你学得再好,讲得天花乱坠,你还是搞六道轮回,还是出不了三界。所以一定要行,要起正行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228集)
所以我们知道多少,一定要做多少,你能够做到,你的解又会深一层,又会扩展一层,你的行为就愈能够深化一层,这样的解帮助行、行帮助解,从初发心到如来地。这是章嘉大师从前教我看破、放下,看破是解门,放下是行门,解行相资,就是互相帮助,能到如来地。解一分行一分,解两分行两分,一定要把所学到的、所理解的统统落实、统统做到,这是做学生的态度。
华严经讲述菁华(第172集) 1999
要深解义趣必须认真去做,解行相应,解能帮助你行,行能帮助你更深入的理解,那才真正有味道,才真正得到法喜充满。学佛人如果学得有烦恼,没有欢喜心,要觉悟、要反省、要检点,出差错了。学佛,无论你是什么样的生活环境,无论你处在什么样境界,顺境也好,逆境也好,总而言之一句话,法喜充满,这是正常的。如果学得有烦恼,没有欢喜心,不是在理论上错误,就是在方法上错误,一定出了错误,你要去找这个原因,原因找出来,把原因消除,才能走上正常的道路。
生活的艺术1995/8
观念修正过来了;行是行为,生活行为改变了,你真正用功。佛法的修学,诸位同修必须要记住,如果不能落实在生活上,这个佛法是假的,没用处。要晓得,佛法就是我们现实的生活,学了马上就管用,就转境界,确实是烦恼轻、智慧长,我们功夫才能得力,佛法的利益立刻就得到,这是不能不知道的。
大乘无量寿经指归(第3集) 1996/4
所以信解行,后面是证,没有通过行,不能证果,净土法门也不例外。净土讲信、愿、行,信愿里头有解,没有解,信愿怎么生?凭什么生起信愿?一定是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我相信它,我不怀疑它。能行,从行当中证实,净宗的证就是往生。必须把阿弥陀佛教导我们,在经典上所看到的修行的理论跟方法,我们统统用上了,活学活用。
净土大经科注(第359集) 2012/6/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