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法语:
回向有三处:回向菩提,所修一切功德,不求人天福报,只求真实智慧、真实觉悟;回向众生,我有智慧、有福报,都给众生去享受,自己绝对不留恋;回向实际,实际就是真如本性。我们学佛不求别的,求明心见性。绝对没有一丝毫自私自利、名闻利养,没有一丝毫人天福报的受用。所以回向就是布施、就是舍。
节录:
我们不应当再去攀缘这世间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。你要把这些东西放在心上,这就坏了。这些东西,古大德跟我们说了很多,这个东西叫轮回心,这些东西放在心上就是轮回业,轮回心造轮回业,你怎么能出得了六道轮回?所以必须要舍,舍得干干净净。
大乘无量寿经(第170集) 2004/6/14
决定深信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,无量劫来在六道里面轮回流转,出不去。这是头一个要信,深信,信自己确确实实没有能力超越六道;不但没有能力超越六道,六道里头分三界,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,说老老实实的话,我们超越不了欲界,你要有这个信心。第二你要决定深信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,无疑无虑,我们依教奉行,决定往生。这两条重要,非常非常重要。第三回向发愿心,从真实深信心中,将自己所修一切善根福德统统回向。
大乘无量寿经(第170集) 2004/6/14
回向有三处:回向菩提,我们所修一切功德,我们求的是求菩提,菩提就是智慧、就是觉悟,我不求别的。不求人天福报,我只求真实智慧、真实的觉悟。回向众生,我有智慧,我有福报,都给众生去享受,自己绝对不留恋这些享受。天上人间的福报,我们都能放下、都能够舍弃。第三个回向实际,实际就是真如本性,禅宗里面所讲的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。我们学佛不求别的,求明心见性。所以这里头绝对没有一丝毫自私自利,没有一丝毫名闻利养,没有一丝毫人天福报的受用,这样才干净。
大乘无量寿经(第170集) 2004/6/14
所以回向就是布施、就是舍。功德要修积,断恶修善,积功累德。但是你修因,当然有果报,果报现前不能享受,一享受就迷惑,非常可怕。人在这个境界里头,他为什么会迷?他会迷的真正原因就是没有智慧,不知道宇宙人生真相,佛经里面常讲的诸法实相,他不知道一切法的真相,迷恋在这个法相上。真正觉悟的人,为什么对于这一切法相他不放在心上?他知道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你还有什么留恋的?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佛只要这两句提示就行了。
大乘无量寿经(第170集) 2004/6/14
有很多同修常讲:我们的业障很重,天天在求消业障,业障能消得了吗?相当不容易!业障的根源是什么?你把这个找到,然后从这个地方把它消除,业障就从根本拔掉了,不要从枝枝叶叶上来消,那太苦、太难了,消不尽的!业障的根源就是自私自利。一个人自私自利,什么样的业障都有;能够把自私自利的心改掉,起心动念利益一切众生,你的业障就从根拔掉了,没有业障了。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40集) 1984/12
怎么说没有业障呢?没有我了!没有我,哪有业障?这叫从根拔除。什么事情先想到自己有没有利益?你这业障怎么也消不掉,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也是枉然!天天拜梁皇忏,头都磕破了,业障还是消不了。果然能把这个心扩大,起心动念都为一切众生的利益着想,根本不想到自己,业障全没有了。这是实实在在的话,要改过自新。过失根源就是自私,什么都想到我,这是病根。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40集) 1984/12
所以佛法自始至终就是破我执。为什么在修学过程当中教你发愿回向?回向就是把你所修所学的一切功德、福德都送给别人,自己不要了,都是为别人修的,不是为自己修的。换句话说,把自己给忘掉,这是大乘破我执绝妙的方法,就是把这个我扩大,大而化之,这小我就没有了。什么是我?尽虚空遍法界就是我。为一切众生着想,就是为我着想;为我着想,就要为一切众生着想,这是消业障。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40集) 1984/12
业很复杂,佛将它归纳为三类:善业、恶业、无记业。无记就是非善非恶,善业就有善果,恶业有恶报,无记是堕在无明之中,这是造业。佛菩萨的造作,我们随顺世间人的讲法,佛菩萨也造作,造作也有结果,怎么说法?叫它做净业,净是清净。净业的果报,在六道里面就没有了,六道有三善道、三恶道,没有净业的果报,所以净业果报在西方极乐世界,不在六道轮回。
大乘无量寿经(第29集) 1998/10/10
我们要造作一定要造作净业,把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,所有一切善业、恶业、无记业,统统转变成净业。你要有智慧,你要有善巧方便会转,菩萨的本事,《楞严经》上说,「若能转境,则同如来」;也可以说菩萨跟凡夫不相同的,菩萨会转,众生不会转。有智慧、有方便的人他会转,统统都转成净业。
大乘无量寿经(第29集) 1998/10/10
回向就是转变。在日常生活当中,再小的事情,起心动念,真的是一毛一尘一沙一渧,这微不足道之事,都可以把它转,统统转成净业,这就是你真正懂得回向,你会回向了。全都转成净业,把烦恼转成菩提,把生死转成涅盘,转染成净,转邪成正,转妄成真,就在你会转。人家来找你,你欢欢喜喜恭敬的看他,他就是阿弥陀佛,我就把他转变成阿弥陀佛,这叫回向。
大乘无量寿经(第29集) 1998/10/10
你还把他看作众生,还把他看成冤家,一看就生气,你多划不来?一看烦恼起现行,业障现前,马上就堕落了;你一转,一转就成佛了,一念之间。蕅益大师讲得好,「境缘无好丑」,「境」是物质环境,「缘」是人事环境,平等的,决定没有好丑,为什么?唯心所现。
大乘无量寿经(第29集) 1998/10/10
唯心所现,心就是法界,心就是如来。所以我常说,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都是诸佛如来的示现。山河大地、一切人事物,全是诸佛菩萨示现的,全是诸佛菩萨的化身,全是诸佛菩萨的报身,全是诸佛菩萨的法身。
大乘无量寿经(第29集) 1998/10/10
你要能相信,你把境界转过来,恭喜你,你入了一真法界。成佛有什么难处?一念之间,万法一如,万法平等,所有一切妄想、分别、执着烟消云散,了不可得。问题就是你认不认识?你有没有看清楚?你能不能转得过来?这是我们讲平常造业,一转过来就自在。
大乘无量寿经(第29集) 1998/10/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