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我们在《观无量寿佛经》里面看到,韦提希夫人知道弥陀净土的殊胜,向释迦牟尼佛请教怎样才能往生。佛没有给她讲往生的方法,先给她讲「净业三福」,你就晓得净业三福重要!这个三条十一句,佛在结论上说这是「三世诸佛,净业正因」。三世是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一切菩萨修行证果、成佛都以这个为基础,正因!就好像盖房子,不管你盖多大,不管你盖多高,这是打地基,地基都一样!
释迦牟尼佛如何教化众生(第2集) 2003/10/23
三福就是三层地基,你怎么个打法?我们才晓得所有一切佛法,菩萨修行证果都是从这个地方奠定的,你能疏忽吗?你信不信?你有没有愿把它做到?你能不能彻底去落实?这里头第一句「孝养父母」,第二句「奉事师长」,「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。要知道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成佛,都从这基础上建立的;换句话说,一开头是孝道、师道。佛法是师道,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,没有孝道就没有师道,没有师道就不能成就了,世出世间法都不能成就。
释迦牟尼佛如何教化众生(第2集) 2003/10/23
佛法是以慈悲为本,你看看「慈心不杀」,统统落实在十善业。你怎样尽孝、怎样尊师、怎样培养慈悲心?就是十善业。你能够断十恶修十善,这就是孝养父母,这就是奉事师长,这就是修慈悲心,诸位想想是不是。这个你才真正算得上是经上讲的「善男子、善女人」,你有这个基础,这四句真的都落实了,你信西方极乐世界,信阿弥陀佛,发愿求生净土,真的世缘统统放下了,一心一意只求净土,你能往生。
释迦牟尼佛如何教化众生(第2集) 2003/10/23
佛教人的基本法,不要谈什么经,基本法是「净业三福」。如果这四句没做到,你的一生修学都变成了阿赖耶识里面的佛种子,这一生得不到受用,就是古人讲的:「你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,该怎么轮回还是怎么轮回」,你只能得一点小福德,没有功德,所以要认真做。我常勉励念佛同修,这四句确实做到了,念佛求生净土,是生凡圣同居土。
学佛答问(第80集) 2001/5/15
所以唐朝时候善导大师说,善导大师传说是阿弥陀佛再来的,善导大师的话就是阿弥陀自己说的。这个法门「万修万人去」,一个都不会漏掉,可是你要如理如法的修行。你不如理、不如法,单单念这句六字洪名,那就像寒山、拾得讽刺你的话一样,「口念弥陀心散乱,喊破喉咙也枉然」。你真正要往生,十善业道决定不能够疏忽,一定要修学。
学佛答问2006/6/24
佛在《无量寿经》为我们所说的内容,几乎将我们一生行业、果报都说尽了,文字虽然不多,义理确实是无有穷尽。本经它的宗旨,是极力的赞叹西方世界的依正庄严,劝勉我们求生净土。我们也清楚,自古以来,尤其是在近代念佛的人很多,但是,往生的并不多。这个原因在什么地方?实在讲就是这个六品经里面所说的,特别是前一章所讲的恶、痛、烧。我们细心的去检点,这些过失确实存在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,或是有意、或是无意都会毁犯,原因在哪里?
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(第13集) 1994/8
实在讲这是我们每个人无始劫以来深厚的习气。所谓习气已经变成自然,自然这些毛病、习气它就会起作用,这个作用就是障道。我们常讲的业障,障碍我们的修行,障碍我们这一生不能往生。所以佛在此地,特别用的痛烧,用这个字样来警惕我们。实在讲学佛,特别是修净土而这一生不能得生,真是最大的痛苦,没有比这个更痛的了。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这个原因找出来,这个原因就是五恶十恶,此地这个五恶里面包括十恶。
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(第13集) 1994/8
由此我们也能够联想到,佛在净业三福里面,第一条就教我们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。果然能把这四条做到,这如是五恶就消除。纵然不能消除得很干净,也消除一大半,对于我们修学往生的障碍也就化除了,所以这是的确是非常重要。
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(第13集) 1994/8
我们要真做,如果没有这个基础,念佛不能往生。念佛不能往生这是事实,经上讲,我们每一位同修,无量劫来生生世世都念佛,为什么没往生?没有在基础上做功夫。所以,虽然念佛,也不能往生,只是种善根而已。这一生不能往生,也是种善根,经上讲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,得生彼国」,我们所种的善根,无量劫至今天,善根很深厚,能不能往生就看我们这一生肯不肯做,肯做,决定有分。
大乘无量寿经指归(第74集) 1996/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