菁华节录

真正要放下的是什么-第2087集



净土大经科注(第四回)精华节录

为什么通途法门我们行不通-第455集

    佛为什么说阿含、说四谛、十二因缘?统统都是把他带进佛门,带进真实的第一步,没见真实,提升了,接近了。所以我们看世尊当年在世教学,大分,阿含十二年,小学,劝他远离轮回,接近无上菩提;

 十二年之后方等,方等离真实近了一步,方等八年;八年之后般若,般若入门了,二十二年;最后法华、涅槃,那就是回归一乘。你看,从三乘,小乘、中乘、大乘,最后一乘。

 一乘法是佛的圆满法,佛希望你成佛,不希望你作菩萨、作罗汉。罗汉好比小学毕业,缘觉好比中学毕业,般若好比大学毕业,还不是佛的愿望,佛一定要教你一乘,研究所拿到博士学位,佛的教学就圆满了。我们明白这种事理,对佛感恩的心自然就生出来,我们要报佛恩,不辜负佛对我们的期望。

 这个通途的门我们行不通,为什么?时间太长,要真断烦恼,我们没有能力断烦恼,也没有那么长的寿命,这开特别法门。这个特别法门,阿弥陀佛开的,十方一切诸佛响应,没有一尊佛不赞叹阿弥陀佛,没有一尊佛不弘扬净土法门。

 什么经是一切诸佛示现成佛一定会讲的?就是《无量寿经》、《观无量寿佛经》、《阿弥陀经》,这三部经是必定要讲的,而且讲很多次的,不是讲一次。为什么?这部经普度一切有情众生,不论你什么样的根器,统统得度,平等得度,圆满得度,这还得了吗?

 这一句名号里头具足一切法,是佛法里头的大总持法门,总一切法,持一切义。我们有幸遇到,遇到决定不能辜负,一定在这一生当中早一天成就。

真正要放下的是什么-第2087集

 喜欢极乐世界,厌恶娑婆世界,这不是分别吗? 《妙宗钞》,智者大师的著作,说得好,「取舍若极,与不取不舍,亦非异辙。盖舍之若极,则万缘放下,六根寂静。取之若极,则六字洪名,一念单提。如是念佛,何异于不取不舍,故云亦非异辙」。这一段讲得好,这是教给我们念佛的方法。

 又《弥陀要解》里头说,《要解》是蕅益大师的,「答曰:设不从事取舍,但尚不取不舍,即执理废事。既废于事,理亦不圆」。如果通达全事即理,「则取亦即理,舍亦即理。一取一舍,无非法界。如是妙谛,实非情见所能及」。情见的对面是智见,情见,六道凡夫,里面带着有情有欲;菩萨般若智慧现前,情欲没有了。凡夫见的,幻相;菩萨见的,真相,妙谛是真相。妙在哪里?有无一体,生灭一体,生灭同时,有无不异。放下七情五欲,七情五欲根本就不可得,是放下什么?实在讲是放下对于情见的执着。情见的是事相,只要不执着,不分别不执着就对了。那不起心不动念你就圆满了。

《净土大经科注(第四回)》(第474集)2017/7/5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