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语:
「富贵学道难」,没有感受到苦的人,觉得人生很乐,用不着修行。尝受到苦果的人才知道这个世间真苦,知道离苦得乐的法门是无比的可贵,遇到了,如贫得宝,无量的欢喜,认真学习。
节录:
世尊在《金刚经》上教导我们的「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」,法是佛法。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,我只取《无量寿经》,我只取念佛法门,其他的不涉及。为什么?怕我自己的时间不够,怕我的智慧德能不够。我们必须把全心全力集中,专修这个法门,那你就决定得生,生到极乐世界,你就等于证得了究竟圆满。
净土大经科注(第431集) 2012/7/16
我们自己要承认,这一点很重要,承认我确确实实是愚昧凡夫,不是上根利智。仔细思惟观察,这个法门我能受,能承受,我能修,我有把握这一生能成就;其他的法门要断烦恼、要消业障,只有这个法门可以带业往生。这些统统要想到,否则造成障碍连自己都不晓得。
净土大经科注(第431集) 2012/7/16
自古以来,弘宗演教的大德、大师,多少都不能够超越轮回,没有往生,多半生天上。天的寿命长,福报大,生天就是耽误时间,为什么?不能再往上提升。这是我们在人间所谓的「富贵学道难」,他没有感受到有苦,他觉得人生很乐,用不着修行。说离苦得乐,我已经离苦,我没有苦,只有乐,所以他听了不在意。尝受到苦果的人才知道这个世间真苦,知道离苦得乐的法门是无比的可贵,遇到了,如贫得宝,无量的欢喜,认真学习。
净土大经科注(第431集) 2012/7/16
所以佛在经上常常感叹的说:「人身难得而易失。」菩萨示现成佛都在人道,为什么?人道容易觉悟。天人乐多苦少,贪图享受,不愿意闻法,所以说「富贵学道难」。三恶道太苦,佛说法讲经有一定的难度,所谓是「贫贱学道难」。人道恰好是在当中,有苦有乐,苦多乐少,容易觉悟。所以在六道众生里面,佛特别赞叹人道,人容易觉悟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317集) 2000/6/15
我们得人身,自己一定要晓得非常非常不容易,彭际清居士讲「无量劫来希有难逢之一日」,这是真的。得人身要珍惜,这一生不能空过,怎样才不空过?这一生一定要修行证果,超越六道轮回,你就没有空过了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317集) 2000/6/15
佛在经上常讲的,六道众生生死疲劳。我们这一生死了,死了再过四十九天又去投生去了。你看《地藏经》上讲,绝大多数不会超过四十九天又投胎了,投胎就生了,生了过几年又死了,死了再生,就在六道里头无量劫以来生生死死、死死生生,搞这个事情,这个太苦了。
无量寿经玄义(第12集) 1990/3
你要不能脱离六道,说老实话,你在六道里面可以说是一世不如一世、一生不如一生,这个生活环境不可能改善的,每况愈下。怎么晓得愈下?我们自己只要很冷静的反省一下,我们一天到晚起心动念,有几个是善念、几个是恶念?善念就生三善道,恶念就堕三恶道。如果我们从早到晚,从初一到腊月三十,我们要是恶念多过善念,那你不就是往下降了吗?这一定的道理。
无量寿经玄义(第12集) 1990/3
把这个事实真相搞清楚了,才晓得这个可怕。我们不往生,弥勒菩萨在经上讲的,「不求佛剎,何免轮回」,我们就免不了轮回。免不了轮回,来生不如今生,这个不是糟糕吗?这一生已经吃苦够了,来生还不如今生,恐怖。在这个地方警觉,厌畏生死,求正定,求怎么样脱离轮回,怎么样了生死出三界。
无量寿经玄义(第12集) 1990/3
蕅益大师在《要解》讲信愿行,愿就是讲厌离娑婆。厌是什么?不再有欢喜心,对我们这个世界,天上人间都不能生喜爱之心。为什么?生喜爱之心就有留恋,这一生你就去不了,你这个地方还放不下;要往生的,真正往生的人,彻底放下。我们看到《往生传》里面所记载的,《净土圣贤录》里面所记载的,那些往生的人,大多数都是在这个世间生活很清苦。这也是谚语所说的「富贵学道难」,富贵,他生活过得很舒服,留恋这个地方,不想走。那种一天三餐饭都吃不饱的,每天在飢饿、在苦难边缘上生活,他对这个世间没有留恋。
净土大经科注(第449集) 2012/7/27
真能持戒、真能吃苦,我愿意我这一辈子吃苦,我到极乐世界就不吃苦了;我这一辈子要是忍不过,我还想享受,六道轮回的苦就有得受。这个事实摆在面前,你得看清楚,你不看清楚吃亏是你自己,不是别人,你在恶道受苦,谁都不能代替你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416集) 2011/5/17
唯一的一个办法,天天不离开阿弥陀佛,天天不离开经教。我们在这个地方,别的执着都放下,对于经教、对于阿弥陀佛决定要执持,要执着、要保持,我们这一生就得度。现前生活随它去吧,有得吃就吃,有得穿就穿,没得吃、没得穿,就到极乐世界去了,决定不分别执着,决定不起心动念,心是定的。大乘教里佛常说「佛度有缘人」,有缘人是什么?他真信、他真发愿、真干,这是有缘人,一般讲老实、听话、真干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416集) 2011/5/17
保持自己的清静心-第179集
净土,只有悟没有迷,只有净没有染,这是我们往生西方净土必须具备的条件。心净则土净!要想到西方极乐世界,就时时刻刻保持自己的清净心,不要被境界所染污。所谓染污就是动心,起贪瞋痴慢就被染污了。顺自己心的起了贪爱,你染污了,不顺自己心的起了瞋恚,你被瞋恚染污了。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42集) 1984/12
诸位要晓得,七情五欲就是染污之相,染污的样子。如果我们对一切境界不起七情五欲,保持心的清净平等,对境界一切了了分明,该做的,我们尽心尽力去做,做得圆圆满满,这个心就是清净心。这样的心才能够生净土,与净土就相应。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42集) 1984/12
清净就决定不染污,时时刻刻保持自己的清净心,不要被染污了。什么叫染污?你对于一切事物分别执着就是染污,起心动念也是染污,起心动念染得轻,分别执着染得重。分别执着里面,如果起了贪瞋痴慢,那就叫严重染污。你要是懂得这些道理,了解这里面的业因果报,你自然就会修了。
大乘无量寿经(第170集) 2004/6/14
所以我们修行在哪里修?不能离开环境,离开环境你怎么能修成功?人事环境里面修平等,物质环境里面修清净,这叫真功夫。天天读诵经教、研习经教,那是什么?提醒你,怕你境界现前又糊涂、又迷惑,那就错了。每天订的课程,那是天天在测验自己,有没有被境界风动?物质环境里面有没有起心动念?起心动念那是染污,人事环境里面起心动念,平等就失掉,像池塘水它起了风浪,错了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37集) 2010/5/12
什么时候念佛?心里头有念头的时候就要念佛,有念都是妄念,不是妄想,就是分别、就是执着,这种念头一起来,赶快一句阿弥陀佛,把念头打掉,这叫念佛。所以念佛是恢复自己的清净心,恢复自己的善心,不在乎多少,心地果然纯净纯善,一句佛号不念,他真的在念佛。什么是佛?清净平等觉是佛,十善业道是佛,他在行佛之道,那叫念佛。
大乘无量寿经(第126集) 2001/7/7
所以诸位一定要会念,我们在顺境里面、善缘里面起一念贪爱的心,马上「阿弥陀佛」,把这个念头打掉,恢复清净平等觉,永远保持清净平等觉;如果在逆境、恶缘起了一念瞋恚心,赶快「阿弥陀佛」,把这个念头打掉,这叫会念,这个念佛功夫真正得力了。
大乘无量寿经(第126集) 2001/7/7
要把你的清净心念出来。净宗法门,古德、经典上都讲,「心净则佛土净」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就是心净,你就感应得佛土净,这是净土的原理。所以,净宗修学的法门很多,无论哪个法门,你都要记住,要把清净心修成。一切时一切处,日常生活、处事待人接物,不夹杂妄想,你就得三昧,三昧也叫正念。你要是明了,你就会用功,你会用功你一定得到很好的成就,你要不会用功,必然夹杂妄想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177集) 2003/12/6
我们学佛到底修得怎么样,看什么?清净心,我们的心是不是比以前真的清净?清净心是没染污。顺境里面不受境界染污,就是什么?没有贪恋,在顺境里头,一丝毫贪恋的念头都没有;在逆境里面,一丝毫瞋恚的念头都没有。你的心像池塘的水一样,永远保持着风平浪静,没有染污。要晓得外面境界,顺境、逆境、恶缘、善缘统统是外面境界,顺境、逆境来测验你的心清不清净?善缘、恶缘看你的心平不平等?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37集) 2010/5/12
总而言之一句话,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之中,境是讲物质环境,缘是人事环境,无论是什么物质环境、人事环境里面,始终保持自己的清净心,什么叫清净心?阿弥陀佛,你心里头有阿弥陀佛就是清净心。这叫做专修!这种修法就是古大德所说的「万修万人去」。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117集) 1984/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