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念佛成佛系列
要是再不相信,那就没法子了-第383集
你这一生发愿求生西方,修学念佛法门,你一生依一部经、一句名号,你是上上根人,没有比你更殊胜,你决定得生。
你嫌一部经太枯燥、太少,好,你念净土五经一论,你是中根之人;说五经一论还少,再加一点,净土东西多念一点,《净土十要》、《印光大师文钞》,现在台湾编的《净土丛书》有二十多册,你发心去念这个东西,你是下根人,也许还能往生,不一定。
如果说这个还不够,还想念天台、唯识、华严,再去念其他这些经论,只可以说你在佛门种一点善根,决定轮回,不能往生。
古人常讲: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。尤其是这个法门,这一生错过,实在太可惜了。我们有没有善根?有没有福德?就从这里看。一门深入的,那是善根福德无比的深厚;还要涉猎许许多多法门,他信心不能建立,不能圆解,对净土认识不清楚,这是善根薄,福德也薄。
《华严》推荐的也是这个法门,德云比丘是善财外出参访第一个善知识,第一个很重要,俗话常讲先入为主,第一个善知识的教诲往往影响他一生,德云教的是念佛法门,最后结尾的一位是普贤菩萨,就讲得更明白,十大愿王导归极乐。
前清彭际清居士综合《华严》修行的方法,写了一篇《华严念佛三昧论》,说明《华严经》修行的总纲领、总方向,就是念佛求生净土。这个要是再不相信,那就没法子,那就慢慢去轮回,多生多劫以后善根慢慢成熟,再遇到。
这一个轮转,诸位要晓得,我们今天在坐同修当中有很多都成佛了,早都成佛了,他对这个法门还在半信半疑,你说这个差距多大!太大太大了。这些都是老实话。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239集)1984/12
阿弥陀佛是宝中之宝-第1750集
第十九愿「发菩提心」,第十八愿「临命终时十念必生」,这个两愿很重要,十九跟十八不能分。因为《无量寿经》上经文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告诉我们,你看在这个经上「三辈往生」、「往生正因」,你看明白了,无论是上辈、中辈、下辈,或者是修学其他法门,临命终时把自己修学的功德回向求生净土统统行。这个法门不一定说是你一定要修净土,你修其他法门可以一样往生,只要「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」。这一向专念,临终十句也是一向专念,这是过去祖师大德为我们说的。
那我们明白了,遍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修行,就这一句阿弥陀佛,这一句阿弥陀佛展开就是四十八愿,四十八愿扩展就是全部《无量寿经》,全部《无量寿经》再扩大就是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,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是《无量寿经》的细说。
所以彭际清居士讲,《无量寿经》就是中本《华严》,《阿弥陀经》就是小本《华严》,这说得有道理。 《华严经》一扩展就是现在讲的《大藏经》,世尊四十九年再往下扩展,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的一切经,一句阿弥陀佛是总纲领。祖师大德不是这样分析的时候,我们不知道。这么一分析才发现到,阿弥陀佛是宝中之宝,无上的法宝,是什么?就是自己的自性阿弥陀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77集)2010/7/12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