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师父说

放下得失之心,就成功了一半-第530集



 在讲席里面常常有同修来问,我们应该怎样的修学才能够早一天成就?我们应该从哪个地方下手,才能够得真实受用?像这些问题我常常遇到,我告诉同修们,下手之处首先将在一切法中得失的念头要把它打掉,果然能够把得失的念头打掉,无论做什么事情必定是轻松愉快,必定是烦恼少、智慧增长。

金刚般若波罗蜜经(第18集) 1983

 由此可知,得失的念头重必定增长烦恼,烦恼增长了,智慧一定减少,烦恼跟智慧是互相消长的,烦恼长了智慧就少,智慧增长烦恼就消除,这是一定的道理,犹如明暗互相消长的道理是一样的。这是我们真正发心想学佛的人,或者是真正希望自己能够获得圆满快乐充实的生活,那就不能不明白这个道理,不能不依照这个理论来修学,那就是放下得失的念头。

金刚般若波罗蜜经(第18集) 1983

 佛教我们,佛教大众,我们要想求觉悟,你从哪里学起?从布施下手,从布施学起。为什么?佛知道你为什么不觉悟?你为什么迷惑颠倒?是因为你有贪心,你有悭吝心,吝啬,自己有的不肯给别人,没有的就喜欢,贪而无厌,这是迷,这是不觉。你真正要想觉悟,你要把贪放弃,把悭吝放弃,于世间法、出世间法都没有贪心,自己有的可以与一切众生共享,这是觉悟的人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27集) 1998/9/26

 贪心、悭吝心要是舍掉了,你真的得福。得多大的福,得什么福?你现在不晓得,为什么?你现在没舍,舍了之后你才会真正知道那个福之大。得失的心没有了,患得患失的心没有了,换句话说,你的烦恼、忧虑、妄想大概可以能去掉七、八成,那个人多自在、多快乐,心境海阔天空,那真正叫福。

金刚经讲义节要(第1集) 1995/2

 你可以受用,受用得很自在,你决定不能占有,你有是有,你要得到它就错了,这得不到。连这个身体都得不到,身体是刹那生灭,万法也是刹那生灭,你怎么能得到?你可以受用,决定不能有得的观念,那是一个妄想,那是分别执着。

地藏经科注菁华(第1集) 1998/10/25

 诸佛菩萨在一切境缘当中得大自在,诸佛菩萨要的是使用权,他不要所有权。为什么不要所有权? 「无所有,不可得」,所以他用得自在,他生活得快乐。他没有得失,得来没有一点欢喜,失掉也无有忧虑,因为本来就没有得失。世间人迷惑颠倒,患得患失,在得失里面苦死了。在得失里面打妄想、生是非,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,到最后还是一无所得,所以佛说众生是「可怜悯者」。为什么可怜悯?不可得他偏偏要得,无所有他偏偏要有,你说糟不糟?

地藏经科注菁华(第1集) 1998/10/25

 我们现在所谓学佛的人多,修行的人很少。大家学佛学什么?学一些文字,谈玄说妙,学这些东西,与自己日常生活不相干,这怎么能得受用?所以学了佛不得其受用,也就是说学了佛没有改变我们的生活,再说得深一点,学了佛没有改变我们的命运,这叫白学了。如果真的学佛,你的命运没有不改的。

金刚经讲义节要(第16集) 1995/2

 佛氏门中,有求必应,求富贵得富贵,求长寿得长寿,求什么得什么,一点都不假。要怎么求?受持,你真去做,你要没有去做,天天念经,念给泥塑木雕的佛菩萨听,没有用处。你念得再辛苦,念得再勤奋,念一辈子也没用处。到那个时候你就起了怀疑,毁谤了,佛菩萨不灵,骗我,浪费我这么多时间,我一样也没求到。你产生了大的误会,你完全不了解佛的意思,这是错学了,我们佛家讲的盲修瞎练。

金刚经讲义节要(第16集) 1995/2

 烦恼从哪来的?可以说百分之九十都是从得失这个妄念上来的,心量一大之后,我没有了,得失也没有。我们为一切众生服务,布施、供养,我们的心是清净的、是圆满的。但是在事上要有缘,缘不一定具足,缘具足,我们这个事情做得很圆满,一切众生都得到好处,我们看到很欢喜;缘要不具足,这个事情做不成功,不能做,或者做失败了,众生得不到利益,我们也不会忧愁。

金刚经讲义节要(第16集) 1995/2

 为什么?得好处是他得,不得是他不得,与我都不相干。我尽心尽力在做,他能不能得是他的福报,我本身没有得失,没有得失哪来的烦恼?有得有失就有烦恼,无得无失就没烦恼。所以你的心永远保持清净,永远保持高度的智慧,烦恼就没有了,都从把心量拓开,大而化之,才能够做到。

金刚经讲义节要(第16集) 1995/2

 佛菩萨在经论里头常常教导我们,劝告我们,能带得去的放在心上,带不去的可别放在心上。这个世间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,一样都带不去。带不去随缘就好,就得大自在。有,很好,没有也很好,不放在心上。得失的念头没有了,你的烦恼就去一半。什么事情,就连弘法利生都随缘,有缘就做,没有缘念头都不生,你的心清净平等觉,你才自在;佛经里面讲的解脱的味道,你才能够得到几分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158集) 2003/11/22

 什么东西应该放在心上?现在我们明白了,第一是阿弥陀佛,第二还是阿弥陀佛,第三依旧是阿弥陀佛。你能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,「忆佛念佛,现前当来,必定见佛」,这是你带得去的。这个意思是说,叫我们常常念阿弥陀佛,常常想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,统统放下,这就对了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158集) 2003/11/22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