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音宣流

众生大慈父 众生所归趣-全1集(父亲节)



   经句:

   佛是众生大慈父,一切众生所归趣。

   ——《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》 

   开示:

   李炳南老师有说,你已经知道念佛法门,你不劝人念佛就不慈悲了。李老这段话很有意境,因为这个时代,黄念祖老居士说了,不念佛求生净土,要靠自力出去不可能。不出去就又要长劫轮回,我们已经知道轮回的真相,又知道这个是可以当生成就的法门,而且是十念必生,不是开玩笑的。四十九年一切经浓缩,一部《华严经》;一部《华严经》浓缩,那是《无量寿经》;《无量寿经》浓缩,第六品;第六品再浓缩了,十念必生,所以这个大法船我们得坐上来。

弘护人才扎根班(第21集) 2020/11/8 

   印光祖师比喻,我们要过这个生死海,可是我们的业很重,业重就容易沉沦、沉下去,沉到海里去了。可是印祖讲的,我们是块石头,很重,你把它摆到阿弥陀佛的大法船上,再重都没关系,它把你撑起来了,带业往生,你还是可以过生死海,可是你得坐上船。所以善导大师说的,「一心信乐」,相信;乐,很快乐、很想去,归心似箭。

 弘护人才扎根班(第21集) 2020/11/8 

    我就马上想到好像是彻悟大师的一首偈,也供养给大家:「故乡一别久经秋」,秋就是指年,一日不见如隔三秋,就好像三年。故乡一别久经秋,就是我们忘了自性,离开我们的老家很久很久了,想回家了。所以「切切归心不暂留」,时时刻刻想着要回家了,不能再沉沦、再轮转了,切切归心不暂留。 「我念弥陀佛念我,天真父子两相投」,天真父子,父亲就是大慈父阿弥陀佛,孩子就是我们自己,两相投,我们求回家,阿弥陀佛说,不要再受苦了,赶快回来。

弘护人才扎根班(第21集) 2020/11/8 

    所以你看祖师这些开示,都是他们的心境,他们也把真相讲出来。 「便就今朝成佛去,乐邦化主已嫌迟」,我们今天就往生,阿弥陀佛都觉得,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?所以要一心信乐,求愿往生。 「上尽一形」,就是尽形寿修念佛法门,叫上尽一形,「下收十念」,就是最低十念都可以往生。所以上尽一形,下收十念,所谓「三根普被,利钝全收」。上尽一形,下收十念,「乘佛愿力,莫不皆往」,莫不皆往就是万修万人去,一个都不会漏掉。

弘护人才扎根班(第21集) 2020/11/8 

    所以李炳南老师这句话我们要放在心上,真的就只有靠这个才能出轮回了,我还不尽力去介绍给每个人,那是我慈悲心不够,大乘佛法是慈悲为本,一定要从这里下手。但是大家听我这段话不要执着,见到人就「你要赶快念佛了」。你是要护持他念佛,但你得看因缘,不要让他产生误会了。他现在能接受的,常常提醒他;他还不了解的,那得要先建立信任,他信任我们,我们就好慢慢引导他。

弘护人才扎根班(第21集) 2020/11/8 

    可是引导人要注意到,先以欲勾牵,后令入佛智。这个欲是什么?他现在最需要的。现在家家有本难念的经,他眼前的问题不能解决,他心烦意乱,你讲其他的东西,甚至是讲让他觉得离他很远的事情,虽然确实离他不远,为什么?无常迅速,我们随时会遇到无常,但一般的人他没有这个警觉性。所以你现在跟他一讲阿弥陀佛,有些人可能会误会,「我又还没有要死」,他不了解。所以这个先以欲勾牵还是很重要,建立信任就后令入佛智。而且这个念佛对他的身心帮助很大的,都让他明白,他就肯念了。

弘护人才扎根班(第21集) 2020/11/8 

   善导大师的话,「弘誓多门四十八,遍标念佛最为亲。人能念佛佛还念,专心想佛佛知人」。这些话都是真话,千真万确,没有一个字是假话,我们要真正相信。四十八愿全落实在一句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这句名号是四十八愿的总纲:换句话说,念这一句阿弥陀佛,四十八愿全在其中,这个意思要知道。所以专心想佛,这就是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》上所说的,「忆佛念佛,现前当来,必定见佛」,就这个意思。

二〇一四净土大经科注(第185集) 2015/3/1 

    我们念佛佛知道,我们想佛佛知道,跟阿弥陀佛愈走愈近。你不想佛,你不念佛,一天到晚搞名闻利养,搞这个世间东西,那跟什么结缘?跟六道轮回结缘。念佛求生净土不是嘴皮上说的,说的不算数,要看你行的,你是不是真干。真干要抓住一、要抓住专,我们这个经底下会念到,「三辈往生」的时候就念到了,「一向专念」,只要有一、只要有专,专就是一,一就是专,跟阿弥陀佛这个缘就结上了。

二〇一四净土大经科注(第185集) 2015/3/1 

   善导大师确实跟我们太亲切了,教诲我们,他又说,「唯有念佛蒙光摄,当知本愿最为强」。弥陀的本愿是接引众生、成就众生,众生的本愿是深信切愿求生净土,都要能达到最为强,就必定得生。我们现在有,有本愿,佛的本愿我们知道,四十八愿,真的不是假的,我们求生的本愿还没有这个强度,我们对于这个世间还有贪恋。百分之九十九的信愿,还有一分贪心,能不能去得了?去不了,这一分贪心就能阻碍你九十九分的本愿。

二〇一四净土大经科注(第185集) 2015/3/1 

    一定要知道,世间一切万法生不带来,死不带去。不要说等死再放下,现在就放下。放下,我们的愿力就加强了,跟西方极乐世界就有感应道交,我们有感,佛有应。佛的应我们不知道,是因为我们的感有障碍,没放下的,这是障碍,如果真正放下了,我们念佛,佛就现前;我们想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现前。像海贤这个样子,海贤念到一心不乱,一心不乱,想佛,佛就现前;想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现前,真的不是假的。

二〇一四净土大经科注(第185集) 2015/3/1 

   于是我们就知道了,我们如果把阿弥陀佛六字洪名放在心中,一切时、一切处、一切境缘当中我们都能够守住,心里只有一句佛号,不受外面干扰,是不是华严三昧?是不是法华三昧?是!一点没错,跟念佛三昧是一不是二。为什么?自性本定,他就一切放下了。净宗有个方便处是什么?你就抓住阿弥陀佛,其他放下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95集) 2011/12/22 

   我们抓住阿弥陀佛,这叫方便法门,这个就比华严、法华方便太多了。华严、法华我们入不进去,但是念佛三昧行。为什么?它有个把柄,我们可以抓住,华严、法华没把柄,抓不住,这个太难了。净宗就是有这句佛号,阿弥陀佛这种善巧方便真的是太伟大了,用这一句佛号接引一切众生往生极乐世界,在极乐世界里面断烦恼、消业障、成佛道。无比殊胜,这个机会决定不能错过。所以舍,舍得干净,就抓住这个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95集) 2011/12/22

   这个法门是指方立相,确确实实给我们指定一方,西方极乐世界,有阿弥陀佛,教我们执持名号。你看,佛法破执着,这个法门就教你用执着。你不是喜欢执着,执着放不下吗?把执着换掉,世出世间的执着放下,就执着阿弥陀佛。这是阿弥陀佛度众生的善巧方便,巧妙到极处,你念这个名号就跟他相应。其实名号的意思,全是自性。
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158集) 2013/2/3

    阿弥陀佛四个字,梵语音译过来的,要翻成中国的意思,阿翻作无,弥陀翻作量,佛翻作觉,无量觉。无量觉是什么?自性。人人都有无量觉,人人本来是无量觉,所以《华严经》上佛说「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」,一点都不错。阿弥陀佛就用无量觉做他的德号,劝导大家念这一句佛号,跟他就相应,跟他相应,跟自性相应。名号功德不可思议,名号功德无量无边,真难信!如果真正相信,真正搞清楚、搞明白,他在现实这一生当中,就一桩事情,念阿弥陀佛。
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158集) 2013/2/3


https://new.jingzong.org/web/video/

player/cid/923/cnum/DT-000/num/

DT-000-0336/pid/9.html#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