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经句:
只此研经候。倏然几度秋,光阴轻掷弃。岁月不吾留。
——《小学诗》
开示:
光阴似箭,岁月如梭。其实人纵使活到一百岁,也只有三万六千天左右,所以古圣先贤,所谓圣人惜寸阴、惜分阴,对时间都非常的珍惜。其实自己不爱惜光阴,也是对自己不真诚,不诚实面对自己,要对他人诚实,首先要对自己诚实,自己能不自欺。所以自己没有把光阴珍惜好,糟蹋了自己的生命,也糟蹋了自己的道业。 「人身难得,中华文化难遇,东土难生,大道难闻」。刚好自己都遇上的时候,更应该要珍惜此生的光阴。
《群书治要360》学习分享(第52集) 2012/3/3
孔老夫子说「朝闻道,夕死可矣」,闻到念佛往生的机缘,我们只要抓住了,这一生将可以无量光,无量寿。所以这个无量劫来希有难逢遇到的时候,我们一定要勇猛精进,相信道业不会蹉跎。古代这么多的提醒,我们一定要领受他们的用心,不可浪费时光。
《弟子规》与佛法修学(第17集) 2005/3/9
所谓「学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」。人这一生什么都带不走,最可贵的就是灵性不断提升,这是真实的东西。我们的真诚、恭敬、慈悲、觉悟的心有没有不断提升上去?去年的岁月当中,我们的道德学问有没有提升?恭敬有没有提升?孝心有没有提升?这样我们才没有虚度了那一年的光阴。
文言文—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(第55集) 2011/2/26
修行能得力,要安住当下。人大部分的精力都在胡思乱想过去的事跟未来的事,这叫愚痴。浪费时光就愚痴了,尽想、尽做一些对自己人生,还有对别人没有帮助的事情。什么人有智慧?勿使一秒钟空过,勿使一句话空说。
如何承传中华文化(第7集) 2011/11/29
所以把这一生每一天当最后一天,用这样的一种态度警觉性来过日子,就不会混日子了,就会「勿使一秒钟空过,勿使一句话空说」,会珍惜光阴。所以师长老人家曾经就是这么教导我们,把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,不然我们一个非常严重的习气对治不了,什么习气?因循苟且。 《了凡四训》里面讲到,「天下聪明俊秀不少」,这句话就是说,有很多本来善根素质都不错的人,这样的人不少,「所以德不加修,业不加广者」,怎么他这一生没什么提升,没什么成就?
德行基础《三字经》心得分享(第4集) 2017/7/31
「只为因循二字,耽搁一生」,就因为因循,把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,无量劫来稀有难逢之一日,他给它糟蹋掉了。因循就是不懂得珍惜当下,不懂得珍惜今天,什么事情得过且过,明天再说,明天再改。真正德行要提升,发现自己的习气是要痛改,要下定决心,死都不怕,就怕念头不对,就怕这个习气改不了。
德行基础《三字经》心得分享(第4集) 2017/7/31
我在年轻的时候,是在政府机构上班,小公务员,工作不忙的时候,喜欢看看报,我看什么?专门看讣闻,今天多少人走了,我看这个。所以我那些长官同事都很讶异,你怎么看这个?我说我看看慢慢就轮到我了。于是我们就想到印光老法师为什么把死字贴在额头,他的佛堂当中就一个字,「死」字,警惕自己,死了怎么办?怎样把这个问题解决?解决的方法只有佛法。佛法里面方法很多,最可靠的方法,真能帮助你解脱的方法,只有净土,信愿持名,求生净土,问题就解决了。不能说不重要。
净土大经科注(第四回)(第401集) 2016/11/13
每天看到,你看走的,老人有,年轻人也有,二、三十岁的都有,黄泉路上无老少,真的不是假的,人命在呼吸间,一口气不来这一世就完了。 「人命在呼吸间,故云年寿旋尽」,旋是快,「旋尽者,谓转瞬即尽也」。转眼就走,就没有了。所以光阴这么快,岁月不饶人,你一天比一天老化,不是十年、二十年、三十年老,一天比一天老,不能不知道。
净土大经科注(第四回)(第401集) 2016/11/13
要知道时光迅速,岁月不饶人,这一转眼就老了。我刚到台湾,那时年轻小伙子,二十三岁,一转眼就像昨天一样。老了之后马上就能想到,老了之后就要死,你没有办法长住这个世间。我在年轻的时候常常讲,一个人一生从出生到二十岁,那是人生的春天,春夏秋冬,到二十岁是春天;二十到四十是人生的夏天,春生夏长;四十岁到六十岁是人生的秋天,秋就要收敛;六十到八十是人生的冬天,就没有了。人生七十古来稀,八十就不多了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2062集) 2009/11/14
古来所说的「人生七十古来稀」,七十岁称古稀之年,很有道理。在我这一生当中,许多同学、同事、朋友,四、五十岁走的不少,这些知交、老朋友们到现在还留在这个世间不到四分之一了,这真正显示出人命无常,我们应当提高警觉,无论寿命长短都要有成就。
在古代高僧大德当中有成就的人,六十岁以前走的为数也不少,能够活到八十、九十非常希有,体会得这一些事实的真相,我们就会珍惜光阴,珍惜机缘,好好的把握住,认真努力能做一番好事业,对自己、对众生都有利益的。
培育人才1997/9/8
「世人醒悟者少,迷惑正道」。这话是佛说的,常常警觉到自己,迷惑正道的人,能回头,我们要帮助他回头;不能回头,自己要回头,自己不回头就大错特错了。人命在呼吸间,清醒的少,迷惑的多。我们生在这个时代遇到佛法非常幸运,一生可以获得解脱,永远脱离六道、脱离十法界,能不能做到?决定能做到,三宝加持我们,众神加持我们。
净土大经科注(第四回)(第401集) 2016/11/13
人要珍惜光阴,一寸光阴一寸金,我们这一寸光阴要是用来念佛,那功德就不可思议。劝大家常常念佛,养成这个习惯。经上这一句话,我们一定要非常重视它,「一切世间难信之法」。难信能信,多么的难能可贵! 「末法众生情执深重。于此最极圆顿、一乘了义、究竟方便之妙法,不能信及,反生疑谤」。这个现象非常普遍。所以这个经,我们学多少,统统要把它做出来,为什么?人家才会相信。要把它讲透彻,把它讲清楚,自己不入境界,讲不出来。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585集) 2014/1/16
自己真正做到了,能讲出几分。能令一个人真正相信,念佛往生净土,大慈菩萨说,你劝两个人往生,功德就超过自己;你能劝到十几个人往生,你就是菩萨再来;你能劝到一百个人往生,你就是阿弥陀佛化身来的。这个我们要记住。积功累德,念佛求生,帮助别人生信、发愿、老实念佛,这无量无边的功德。干什么功德、做什么好事,都比不上这个,这是我学佛六十三年的经验。我所得到的心得,无与伦比,什么法都没办法跟它相比。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585集) 2014/1/16
任何灾难,乾隆时代慈云灌顶,我是看他的《观经直指》,那里面说的,所有一切经、一切忏法、一切咒语,统统都做不到,最后还有个办法,一句阿弥陀佛,真诚心去念,统统能消。我们相不相信?相信。怎么相信的?四十八愿第十八愿里头有,五逆十恶,毁谤大乘,到最后能够一念悔改、认错,后不再干,发心念佛求生净土,阿弥陀佛还是来接引你。这就说明它超越一切法,一切法达不到的,它可以达到。我们一定要珍惜,决定不能疏忽,决定不可以空过。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585集) 2014/1/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