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经句:
五欲无常喻如梦,命喻草木如霜露,王及国邑如幻化,是故智者不足贪。
——《大方等大集经》
开示:
学佛从哪里下手?经上给我们讲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的,我们有了入手之处,要断烦恼,烦恼断了之后再学法门。烦恼不断,学一切法门,清凉大师讲得好,统统是邪知邪见;烦恼不断,不学法门,是增长无明。所以,学,错了;不学,还是错了。由此可知,断烦恼是多么的重要,修行人决定不能疏忽。
我们这一代的人,修行人不能成就,就是这一个问题上疏忽了,大家拼命在研究经教,在盲修瞎练,根本忘掉,根本疏忽掉了,这怎么能成就?所以我们把这个原因找出来,找到之后,把这个原因消除,我们菩提道上没有障碍了,一帆风顺,这样才能成就。
无量寿经(二次宣讲)(第29集) 1990/4
佛在《华严经》上说得好,「妄想执着」,他老人家说是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,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」。所以诸位一定要明了,人生确确实实是一场梦,不是真的。佛在经上常常讲「梦幻泡影」,不要以为是事实,不要去当真,这个里面没有得失,万法无常。真正觉悟了,你才能把一切都舍掉,财色名食睡、五欲六尘都能放下,为什么?梦幻泡影,没有一样真的,一切法都不真;只有一个是真的,念佛求生净土这是真的。
无量寿经(二次宣讲)(第29集) 1990/4
念念贪瞋痴这是三途之家,这要有很高很高的警觉心,不允许自己念念有贪瞋痴。外头境界诱惑你,你要有观照的功夫,善的境界在诱惑你,让你起贪心;不善的境界来诱惑你,让你起瞋恚心。这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切时、一切处都在围绕你。所以这个世界,经上讲得好,娑婆世界修行一天,等于在极乐世界修行一百年。换句话说,这个世界不错,在这个世界修行比极乐世界进展太快了。没错,这个世界是大起大落,起得快,落得也快,一个不小心就跌到阿鼻地狱去了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300集) 2011/2/24
真正有观照功夫的人,在这个世界好;西方极乐世界善恶都没有,所以你的心永远是保持定的境界,因此那个进步就很慢,没那么快。这个地方是考试非常严格,通过马上就提升,不通过马上就下去,两个世界不一样。会修的人两个世界都好,没什么差别,不会修的话,想到极乐世界去不了,不想到三途偏偏要下去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300集) 2011/2/24
知道这个世间财色名食睡、五欲六尘全是假的,梦一场!不知道在作梦,把梦当真,那个日子过得很苦。知道自己在作梦,那就跟佛菩萨一样游戏神通,哪一样不自在?顺境很自在,逆境也很自在,没有一样不自在。真正能够随缘,真正能够恒顺众生,成就自己的道业。什么是道业?清净心是道业,万缘放下是道业。这个时候,心跟虚空法界合而为一。超出尘外,尘是五欲六尘,五欲六尘不染就超了。为什么会有这种境界现前?性体本来如是。可见得这个境界不是你修得的,本来就是这样的。
金刚般若研习报告(第56集) 1995/5
现在这个境界不能现前,是因为有障碍,有分别、有妄想、有执着障住了,所以心量变得很小。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着,这心量恢复了,恢复就是这个样子。常作此观,这是劝我们常常这样看,常常想着这些事情,我们这个心对于一切境缘就淡了、冷了,不会有那么热情。那个热情是迷惑颠倒,不是好事情,心就淡了。令此心空空洞洞,这个时候念佛就很容易得力。这个得力,就是前面所讲的心佛融成一体、融成一片,很容易得力。
金刚般若研习报告(第56集) 1995/5
「烦恼浊」里面五条,第一个是「贪」,悭贪。 「不能看破,不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」。贪是九法界六道众生的病根!六道众生所贪的是名闻利养,是财色名食睡,五欲六尘,他贪的是这些东西。四圣法界也有贪,他贪什么?他贪佛法。所谓是我执已经破了,法执犹存,法执就是他执着法。这些是不了解宇宙的万有的真相,如果对宇宙万法真相通达明了,悭贪就断掉了,就不会再有。我们底下两句是引用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。
中峰三时系念法事全集(第37集) 2003/6/25
什么叫有为法?最简单的讲法就是有生有灭,有生有灭就叫做有为法,不生不灭就叫做无为法。在我们感官的世界里面,诸位想想哪一样东西没有生灭?动物有生老病死,植物有生住异灭,矿物(我们讲星球)有成住坏空。总而言之你六根所接触的境界,没有一样不是生灭法。我们感官世界里头大概只有一样东西,我们很明显的看不出它的生灭,就是虚空,千万年前的虚空是这样的,千万年后大概还是这样的。恐怕只有虚空不变,除虚空之外没有一样不变。虚空当中的现象也千变万化,它也是生灭法!
中峰三时系念法事全集(第37集) 2003/6/25
所以修行修什么?把贫穷修正为富贵,把愚痴修正为聪明智慧,把病苦修正为健康长寿!真的,确实是这么回事情。你要真的搞明了,这个学问你要不要学,这个方法你想不想得到?你要得到了,你有大利益!我们想拥有财富,拥有无量无边的财富,像诸佛菩萨一样,可不可能?佛菩萨给我们肯定答覆:你本来就有!你的财富无量无边,遍法界虚空界。为什么现在变的这么贫穷?那是你迷失了能变能现的自性,才变得这么可怜。诸佛与法身菩萨看你,你很富足,家财亿万!
中峰三时系念法事全集(第37集) 2003/6/25
大乘经上佛常讲的,自性有无量智慧,究竟圆满的智慧,究竟圆满的德能,究竟圆满的相好,你跟诸佛菩萨没有两样!我们的生活环境,我们的家在哪里?在华藏、在极乐。我们现在也没有离开家,只是迷了,不知道那是我们的家,不知道那是我们自己的财富,所以才起贪瞋痴慢疑。在迷失之中,我们要想过富裕一点的生活,幸福一点的生活,就是我们现在还没有办法明心见性,还觉悟不过来,这个时候怎么办?
中峰三时系念法事全集(第37集) 2003/6/25
佛教给我们「行」!你好好的修,你的修德跟性德相应,你所求的就现前了。我要求财富,财富的因是舍财。诸位要记住总的原则,「舍得」,舍得这个名词是佛教的,现在世间一般人也都说:你舍得吗?其实舍是因,得是果。舍财得财,舍福得福,舍就是布施!我们要想得财富,修财布施;你要想得聪明智慧,修法布施;你要得健康长寿,修无畏布施。无畏布施是救苦救难,看到一切众生有苦难,我们全心全力去帮助他,这种做法果报就是健康长寿。佛在经典教导我们的,我们要能体会,要能明了,要落实在我们的生活行为之中。
中峰三时系念法事全集(第37集) 2003/6/25
布施嘛!放下烦恼习气,放下自私自利,放下贪瞋痴慢,放下名闻利养,放下五欲六尘的享受,你才能学佛。为什么?佛是究竟圆满的智慧、德能、相好。为什么先决条件要把这些东西放下?这个东西不放下,障碍! 「自私自利、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、贪瞋痴慢」,这十六个字是性德之贼,你要不离开,它障碍你,我们怎么会明心见性?怎么能恢复性德?性德里头有无量的智慧、无量的德能、无量的相好,先要把障碍去掉!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528集) 2001/12/15
你能把一切假的舍掉,真的抓到,就恭喜你,你这一生决定成佛,你这一生没有白过。无始劫以来,我们在六道里头生生死死、死死生生,所以生死疲劳,可怜、可悯,没法子出头。这一生我们遇到了真实法,可是你遇到佛法,你要不遇到这个法门,还是没用,只能在佛法里种一点善根而已,不能解决问题;遇到这个法门,你要真正理解,真正信受奉行,那是古德所讲的「无量劫来稀有难逢之一日」,你遇到了,好像那个奖券中了头奖,好不容易!你真正能把握,这一生这个身是最后身了,以后永远不再搞生死轮回了。
无量寿经(二次宣讲)(第29集) 1990/4
五欲如梦,智者不贪-全1集
https://new.jingzong.org/web/video/
player/cid/923/cnum/DT-000/num/
DT-000-0345/pid/9.html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