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音宣流

无信众生不见佛,而佛亦为兴义利-全1集(中秋节)



 无信众生不见佛,而佛亦为兴义利,闻名及以触光明,因此乃至得菩提。譬如净月在虚空,能蔽众星示盈缺,一切水中皆现影,诸有观瞻悉对前。

 ——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

 开示:

  「无信众生不见佛,而佛亦为兴义利。」显示佛法是真正的大慈大悲,无论你信不信佛,你是赞叹佛、恭敬佛,或者是毁谤佛、侮辱佛、伤害佛,佛对你都是帮助你得利益,佛绝对不计较。所以佛的心清净平等,只知道利益一切众生,其他的一概没有放在心上。这是佛的伟大之处,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。

华严经入法界品简介(第2集) 1998/6/20

 我们学佛,这些地方就要在平常用功夫,别人毁谤我们、侮辱我们、陷害我们,我们对他还是要恭敬;他有善行,我们还是要赞叹;他有苦难,我们还是要帮助,绝不可以有怨恨之心,那就错了。要在一切顺逆境界当中生起大慈悲心,这才如法。

华严经入法界品简介(第2集) 1998/6/20

 即使众生不能够接受佛法,佛也帮助他,帮助他种善根,帮助他在阿赖耶识里面种下佛法的种子。现在不信,没有关系,这个种子,所谓是「一历耳根,永为道种」。你要是看到也是一样,一历眼根也是永为道种。纵然经过多劫、经过无量劫,以后缘成熟了,这个种子必定起现行。我们这一生当中能够遇到佛法,就知道我们阿赖耶识里的佛种子,多生多劫之前佛菩萨帮我们种下的。佛菩萨生生世世都在照顾我们,从来没有间断过,这一生能成就很好,不能成就,我们知道这一生当中阿赖耶识里面佛种子加强了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352集) 2000/9/5

 虽然加强,但是敌不过烦恼习气,这就是说这一生不能成就,还要搞轮回,还要受苦。到什么时候算成就?到哪一生、哪一世你闻佛法,佛法薰修的力量可以伏你的烦恼习气,这叫根熟,你这一生决定得度。这是佛经常说的,「佛不度无缘之人」。这讲根熟得度,你在这一生当中决定可以了生死、出三界。不能够了生死、出三界,虽然根不熟,必定加强。佛也是生生世世帮助根熟的人去作佛。作佛,当然所有法门里面,第一殊胜的是净宗法门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352集) 2000/9/5

 这个法门真正不可思议,不需要很长的时间。 《弥陀经》上跟我们说,「若一日、若二日」到「若七日」。上上根的人,一天到七天就成功了;中下根性的人,果然能够锲而不舍,三年、五年决定成就。不能成就的是放不下烦恼习气,不能依教奉行,不是他不能成就,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。

 仔细观察过去念佛往生的人,现前我们亲眼看到、亲耳听到的这一些往生的人,观察他们的心行,观察他们的成就,增长我们自己的信心。无量劫来,只有这桩事情是真正的大事,世间所有一切的名闻利养全是假的,万万不能在这个假相上去做活计,那就全盘都错了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352集) 2000/9/5

 我们看到这些往生的人,这些样子是不是诸佛如来为我们做示现的?是不是用来劝导我们的、勉励我们的?我们能这样去想,给诸位说,一点都没有想错,确确实实是诸佛如来在点化我们,我们要反省,我们要觉悟,不再搞世间事。世间事里面,我们明白了,我们掌握到一个原则,必定是利益众生的。什么叫「利益众生」?帮助众生认识佛法,帮助众生认识净土,帮助众生念佛求生极乐世界,只有这一桩事情是真实功德,其他的都不是真实功德。我说的真实功德的标准,这一生决定能成就,这是真实的。来生成就,靠不住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352集) 2000/9/5

 来生到哪一道去,能不能再遇到佛法?都是问题,都不能肯定,我们不能不知道。谚语常讲「一失人身,万劫难复」,唯有得人身、遇佛法容易成就。所以菩萨示现成佛,他不在余道,他在人道,这什么原因?我们要懂得,这是讲缘分不一样。人道修行的缘分好,人容易觉悟,人道是苦多乐少,有一点小安乐,能修行;吃过很多苦头,想出离,想离苦得乐。所以菩萨成佛选择在人道,这也是属于感应。菩萨现身说法,这是神通里头第一桩事情,然后应机施教,教化众生的功德才能够圆满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352集) 2000/9/5

 「《思益经》云:若众生闻名者,毕竟得三菩提,故云善守」。这里显出名号功德不可思议,佛菩萨名号全是表法,全都是教学,这个要懂。要知道佛菩萨没有名号,老子都懂得这个道理,「名可名,非常名;道可道,非常道」,佛菩萨哪来的名号!所以名号是表法的,凡是佛的名号都表性德,自性里头本有的,菩萨名号总的来说都表修德,修因证果,所以名号功德不可思议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62集) 2011/11/26

 「复以闻名发心、闻名得福、闻名得忍」,这是说什么?你不想到极乐世界去,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,相信,生欢喜心,还不想往生,你在这个世间能得福报。闻名发心,发菩提心。第二个闻名得福,发菩提心未必求往生。你说这名号功德多大!你多听,多听你的福报就更大,听这个名号带给你福报,何况你自己肯念,福报就更大了。大福报怎么修?第一个就是念佛;第二个是吃长素的人;第三个是有爱心的人,能够爱一切众生,自私自利的人不行。所以你看,念佛得福。

 「闻名得忍」,忍,前面讲过三种忍,就是得定。 「以闻名故,住三摩地,证不退转,功德无量,是以难思」。这是独出难思的意思,我们无法想像它的功德太大了。所以极力提倡念佛,念佛的功德无比的殊胜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213集) 2012/2/26

 所以「闻名信受,速至菩提」,菩提就是成佛,这一生当中决定成佛去了。修其他的法门,成佛真的要无量劫,进进退退,这个法门一生就圆满。 「诸佛同宣」,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没有不讲《无量寿经》的,没有不介绍极乐世界的。这叫诸佛同宣,十方共赞,故云独出。其他的法门,其他的经典没有这种样子。这个法门、这个经典确实不一样,一切诸佛都讲,都替阿弥陀佛宣传,都劝大家往生到极乐世界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213集) 2012/2/26

 「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为往生正因」。什么是菩提心?对于极乐世界净土法门真信,一点都不怀疑,真想往生,这叫菩提心。我决定要生极乐世界,没有二话好说,我这一生就是一个方向,就是一条路,这叫大菩提心。蕅益大师告诉我们,「能不能往生,决定在信愿之有无」,我们真相信,真想往生极乐世界,这叫发愿,你就决定得生。生到极乐世界是什么品位?那是你念佛功夫的浅深,他没有说念佛多少,完全念佛功夫。至诚心去念,功夫就深,夹杂妄念的心去念佛,功夫就很浅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213集) 2012/2/26

 怎么个念法? 《楞严经》上大势至菩萨告诉我们,「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」。都摄是什么意思?摄是收回来,少管闲事,就这个意思。眼,不该看的别看,耳,不应当听的别听,就这个意思,统统收回来,收回来你心就定了。换句话说,都摄六根就是不要被外面境界干扰,不要被外头境界影响,自己在境界上能做得了主宰,这叫都摄六根。六根摄住,把心管好了,心在境界上不动摇,什么事情一切随缘就好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213集) 2012/2/26

 不要什么我的意思,我怎么样,都不要,那就不能往生。一切随它去吧!他好,好,他不好,也好,决定不受干扰,这就对了,这叫都摄六根。净念,这个净是清净,怀疑不清净,夹杂不清净,换句话说,我不怀疑、我不夹杂,这一句佛号念到底,就是功夫成片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213集) 2012/2/26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