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音宣流

孝顺父母,敬老尊贤-全1集(重阳节)



 经句:

 亲亲,仁也;敬长,义也。无他,达之天下也。

 ——《孟子·尽心上》

 开示:

 我们一看到仁义,就想到「孔孟之道,仁义而已矣」。我们效法孔子、孟子,最重要的是他们的仁义存心,所谓「孔曰成仁,孟曰取义」。所以我们仰慕孔孟最重要的,时时能保持仁义存心,用仁义处事待人接物,所谓「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也,可离非道也」。我们看这个仁字左边一个人,右边是二,所以是想到自己就能想到他人,设身处地为人着想,这是仁。

《群书治要360》学习分享(第46集) 2011/12/10

 在《中庸》当中有说,「仁者,人也,亲亲为大;义者,宜也,尊贤为大」。仁慈是每一个人明德当中、本性当中都具备的,也是做人的道理,就是为人着想。只要有对方,都能够为他着想,这是仁者就是人也。 「仁义」是很高的一个处世的境界,有没有可能马上达到?它是有次第的,人要达到仁义,首先他下手处要孝顺父母。他能为父母着想,进而为兄弟着想,为家族、为邻里乡党,再延伸到凡是人,皆须爱,这是很好的目标。

《群书治要360》学习分享(第46集) 2011/12/10

 成为圣贤是目标,但是它要有次第,怎么去做到?我们看在这个世纪当中,人们都有很高的标准,比方说爱天下人、爱民族、爱国家,可是这个目标愈高,反而愈做不到,因为他没有下手的地方,他没从根本做起,因为他连父母都不爱。

 所以学问为济世之本,有真实的智慧、学问,才能真正帮到他人。孔子说「孝弟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」,仁爱的目标得从孝悌做起。

《群书治要360》学习分享(第46集) 2011/12/10

 当他懂得爱护父母,他才能把这一分爱心继续向外延伸出来。所以孟夫子有一段很重要的教诲,提到「亲亲而仁民,仁民而爱物」,一定从自己最亲的父母开始爱护,进而推衍到别人的父母、别人的孩子,就是仁爱人民。再从仁爱人民这分爱心再继续扩展到爱护一切万物,包含动物、植物、矿物,这就是爱物。所以这个次第我们只要顺着去走,孩子的爱心就会不断扩展。那如何教导孩子孝顺、爱护父母?怎么教?从「入则孝」教,还有从亲师配合合作来教,这很重要。

2005年幸福人生讲座(第34集) 2005/2/22

 诸位学过《弟子规》,你就知道,中国教育的根在哪里?在「孝」,孝悌者也,人之大根大本,中国的教育是以这个为核心。 「亲亲为大」,就是父子的亲爱把它发扬光大,永远保持而不失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371集) 2005/3/22

 我们真正发心要做到这八个字,「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」,这个人是菩萨,这个人是圣贤,不是普通人,这个人是谁?就是我自己,不能靠别人。大家都发这个心,圣贤就多了,菩萨就多了,对于帮助这个世界化解一切艰巨的问题,信心就生起来了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865集) 2007/11/6

 现在的社会缺少孝悌,我们就努力多行孝悌;这个社会没有仁义,我们就很认真的行仁行义。看看现前社会缺什么,社会不知道尊重老人,不知道尊重贤人,敬老尊贤我们要做。今天社会人都是自私自利,那我们应当做什么?照顾贫穷苦难之人,舍己为人,这就是好事。前面这三桩做到了,你就是好人,好人是圣人、是贤人、是君子、是佛菩萨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111集) 2003/10/11

 敬老尊贤是中国社会上的美德,老人有尊严。老人在他年轻时候对社会做过贡献,现在年老退休了养老,应该要对他尊敬。但是今天尊敬没有了,年轻人不尊重老人、不敬老人,将来他也会年老,他年老果报就是如此。小孩没有看到这年轻人尊重老人,他们将来长大也不尊重老人,这因果报应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522集) 2012/9/19

 年轻人尊重老人,自己老了有人尊重,这个道理要懂,所以尊重老人是尊重自己,自己有晚年。现在人只看眼前没有看到未来,十年、二十年、三十年自己老了。大人要做小孩的榜样,青年人要做少年的榜样,壮年人要做青年的榜样,你做好样子将来你自己老了,人家会尊重你、会敬爱你,种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样的果报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522集) 2012/9/19

 所以中国古圣先贤教人敬老尊贤,什么原因?你老的时候有很多年轻人尊敬你、照顾你、帮助你,果报就是这样的。决定不可以轻慢老人、讨厌老人,那你以后老的时候果报就很不好。所以一报还一报,这是事实,这一点都不假。希望我们要了解这个事实,你自然是敬老尊贤,为什么?这真正是自利,不但是德行,也是教化众生,自己得的利益太大了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747集) 2007/5/22

 总的来说,你起心动念一定是会给世间所有一切众生做榜样、做典型、做模范。你看到世间人的错误,你立刻会做出反应,这反应是纠正他的错误。世间人不孝顺父母,你会做出孝顺父母的样子,做得特别明显,那就是劝化众生要孝顺父母。看到社会年轻人不知道尊敬老人,你就会做出尊敬老人的样子,敬老尊贤,这就是自行化他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107集) 2003/10/9

 教化众生最初的引导不是言语,不是讲经说法,是做榜样,你才真正能收到教化的效果。自己做不到,劝别人做,人家不相信你。一定要自己做到,长时期做到,永恒的做到,这才真正能教化一切众生,感化人,劝人回头是岸,自己先回头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107集) 2003/10/9

 人人都行在道德仁义,这个世界祥和,这个社会安定。中国在古代,我们从典籍里面读到「礼义之邦」;换句话说,中国人都懂礼,都讲义。什么叫义?义者循理,中国人讲「仁者爱人,义者循理」。所以孟子讲仁义,仁是推己及人,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就是想到自己立刻就想到别人,我不愿意接受的我决定不能够加给别人,我喜欢的别人也喜欢,我讨厌的人家也讨厌,从起心动念处。

无量寿经菁华(第14集) 2010/1/7

 义者循理,义是什么意思?合情、合理、合法,这叫义。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合情、合理、合法。用现在的话说,这是中国古人的价值观,人生活在这个世间,一生求什么?求仁、求义。仁跟义把中国的特色、中国的精神显示出来了。用一个字来讲就是孝,所以中国是孝文化,孝表现在外面就是仁义,详细的说那就是五常、四维、八德,我们通常用十二个字,孝悌忠信、礼义廉耻、仁爱和平,十二个字,中国人的价值观。中国人自古以来所追求的目标,我们一生不离开这个标准,这叫做人。

无量寿经菁华(第14集) 2010/1/7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