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福报不要享掉,福报享掉之后,到临命终没有福报,那是最糟糕的事情,阿弥陀佛来接你都不会去,这个问题很大。所以平常要修福、要惜福,自己的生活要懂得惜福,绝不浪费,希望临命终时享福。临终享什么福?是清清楚楚正念分明,不生病往生,这样才好。
无量寿经(第23集) 1989/4
自己所做的好事、所修的善行不求眼前的果报,这很重要。名闻利养都是福报,名也是福,统统不要,一概都回向求生净土。尤其是要回向什么?回向往生的时候没有病苦,这个重要!如入禅定,预知时至,自在往生,这个要紧;其他的福报都没有什么大关系,这太重要了。我们一生所有的福报都不享,临终享这个福,只希望这个福报来现前;这个福报现前,这个人是决定往生,这是我们要知道的。
大乘无量寿经(当生成就第一法门)(第12集) 1990/7
人在世间最大的福报是什么?绝对不是财富,绝对不是长寿,世间人所求的都是假的,都是一场空。真正的福报是临终的时候不生病,头脑清醒,知道自己到哪里去,这是真福报。古人达到这个境界的很多,现在也有不少。为什么别人可以做到,我为什么做不到?没有别的,做到的人是真修。真修,就是这三句话,不怀疑、不夹杂、不间断,
佛说阿弥陀经要解(第2集) 1993/6
几个人临命终时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呢?谁又能够保证自己临命终时清清楚楚,不迷惑不颠倒?这桩事情决定没有侥幸的,因此我们就要认真修福报,所修一切善根福德统统回向求生净土,这样才能保住我们临终时候清清楚楚。诸位要知道,人生很短!在这极短的时光当中,我们要能忍受,纵然有福,不能享尽!福报享三成就够了,其余的布施给一切众生,回向无上菩提,这才是求生净土唯一正确的方法。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76集) 1984/12
一心一意求生净土,一个方向专念,专念阿弥陀佛,断恶修善,把这个功德统统回向求生净土。也就是说,我修积的功德福报我统统不要享受,做为往生的资粮,你临命终时才心不颠倒,才没有病苦。人走为什么没有病苦?福报大。福报怎么大?平常不享福,福报留在最后那一刹那来享,一生修积的福报在那个时候享。所以他什么病苦都没有了,大福报现前,预知时至,没有病苦,走的时候自在潇洒,这决定往生。人有福报,现在就把福报享掉了,临终时候福报剩得一点点,没有办法抗拒病魔,没有办法抵住业障。
无量寿经(二次宣讲)(第101集) 1990/4
念佛人最怕在临命终时业障现前,这是什么?有病苦,一有病苦就危险,这个事情是很麻烦的事情。临命终时求什么?就是求一个好死。我们中国古人讲五福,福报有五种,五福里面有「寿考终」,这是讲死的时候没有病苦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这是大福报,五福里面最大的福报就是这个。临终的时候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一点痛苦都没有,他即使不学佛,他绝不堕三恶道,因为他清楚。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24集) 1984/12
凡是堕恶道,都是迷惑颠倒!他要是清清楚楚,他怎么会看中畜生道?怎么会爱上饿鬼道?那是不可能的事情,明眼人他会有好的选择。所以在人天两道当中,他也是来享福的。假如是个学佛的人,决定往生,他决定选西方极乐世界。所以你要是判断一个人,他是不是确确实实往生,你看他临命终时清不清楚,就可以判断个八九不离十。临命终时这一痛苦,那不得了!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24集) 1984/12
自古以来,祖师大德教我们修福,修福报不要享福,留到临终福报现前,心不颠倒,就可以选择极乐世界安安稳稳往生了。现在在这个世间咬紧牙根吃点苦头,算不了什么,生生世世都是这些因素误了自家的大事,这一生觉悟了,应该要回头!所以要认真的修福,不要享福。要把自己的心量拓开,要把一切众缘放下,万缘自舍,除非你不一心,一心当然就舍掉了。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24集) 1984/12
往生没有病苦是大福报!福要修,那个福报最要紧的根源是心清净,心清净是第一福。我们断一切恶,修一切善,全心全力帮助别人,那当然是福,那个福还不够大;在生死当中想走得很自在,一点病苦都没有,这种福报还不行。这个我们很明显看到,有很多在家的大居士护持佛法,出家的这些法师弘法利生,到临终时还有病苦,你才晓得这样的福报还是敌不过业力。真正能够敌过业力,就是清净心。清净心中一念不生,不但恶念没有,善念也没有,这才能敌过业力,自在往生。
佛说阿弥陀经要解便蒙钞(第8集) 1994/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