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法语:
求进步,先求一个不为境界所转。譬如我们选择了一个法门,释迦牟尼佛亲自来告诉你,还有一个法门比这个还好、还快,你也拒绝,我还是学自己的老法门,要有这样坚定的信心,才会成功。
节录:
佛与魔在哪里?在自己内心里头,不在外面境界。所以诸佛菩萨大慈大悲,不常常现相给你看,如果常常现相给你看,你的功夫就完了。你现在没有这个定力,没有这个智慧,见了佛像就生欢喜,见了魔鬼的相青面獠牙,你就恐怖,这个不行。天天念经,念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,可是相现前来,自己虚妄不了,还把妄相当作真实,这就是业障现前,是心为境界所转。
大乘起信论(第3集) 1981
佛法讲功夫,我们讲修行的功夫,不要讲得太深,第一层的功夫就是心不为境界所转,这是基本的功夫。有了这个基础,这就可以增进;换句话说,就能够求进步,先求一个不为境界所转。譬如我们选择了一个法门,过去李老师常常教给我们,你选择这个法门之后,释迦牟尼佛自己来了,来告诉你,还有一个法门比这个还好、还快,你把这个舍弃,换一个。你是真正决定了,佛来了也拒绝,也不听,我还是学我的老法门,要有这样的心才行。
大乘起信论(第3集) 1981
佛来劝你都劝不动,这才会成功,为什么?八万四千法门都是释迦牟尼佛说的,我取任何一个法门,都是遵佛的遗教。佛劝了都不动心,旁人到这边来劝劝,心就会动了吗?像这样的事情可以说,自古至今,你在修道别人来扰乱的,这是决定免不了的。譬如释迦牟尼佛出家,他的父亲反对,派了许多人去找,希望把他找回来,佛都不例外。我们在修学过程当中,必定会劝导许多人或是以善意,或是以恶意的,希望转变我们自己的境界。
大乘起信论(第3集) 1981
我们在《华严》上看,十地菩萨不离念佛,从初地到等觉。初地以上他修什么法门?统统都是修念佛法门,与《观经》上跟我们讲的原理「是心是佛,是心作佛」,他是百分之百的做到了。在地前(十地以前),他还修无量的法门,什么法门都修;登了地了,他什么都不修了,只修一个念佛法门,从初地到成佛。
无量寿经(一次宣讲)(第18集) 1987/10
我们现在是一下手、一开端,我们就念佛,就跟初地菩萨修行的方法一模一样,这个不得了,绝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得到的。所以这样的人就是经上讲的,像蕅益大师所说的,这个人他这一生成佛的机会到了,这个太难得了。成佛的机会到了,他才相信,他才愿意念佛。他修什么法门?修地上菩萨的法门,这是心作佛了。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就得死心塌地的来修学,决定不改变,叫一门深入。
无量寿经(一次宣讲)(第18集) 1987/10
如果你过去生中用功是很专的,这就非常好度,你不贪多,你能够守定一门,所谓一门深入。中国古人所说的,七年小成,九年大成,十年你会有很大的成就。这桩事情要有恒心、要有耐心,再苦再难我都不改变。在世间从事一种行业,把这个行业干到底,你就会成功。这个东西跟读书一样,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,不断去研究,不断去改进。
净土大经科注(第305集) 2012/4
做学问如是,世间行业亦如是,不怕失败,失败当中去找因素,去求进步,你才能够突破。失败了,做不下去了,改行,常常改行,到老都一事无成,这样的人我们看得太多太多了,常常换职业不会有成就。我们看到这些要记住,成功的人怎么会成功的,失败的人为什么会失败,你在这个里头吸取教训,那就是真实智慧,这个智慧帮助你成功。
净土大经科注(第305集) 2012/4
古圣先贤无不是教导我们专精一门,连《三字经》上都说「教之道,贵以专」,教、学是一桩事情,学之道当然是贵以专,特别是佛法。佛在《金刚经》上给我们讲得很清楚,「法门平等,无有高下」。这句话就是教导我们,你慎重去选择一门,选定之后就别再换。为什么?它是平等的,每个法门都能明心见性,都能成无上道。
净土大经科注(第305集) 2012/4
选修一个法门就是持戒,心定在这一门上,我们常讲心要住在这上面,你就得定,住久了就开智慧。智慧开了,一门通,门门通,一个法门成就,门门都成就,为什么?你通入自性。一切法不离自性,都是自性变的,你通到自性,还有哪一法不通!这些理跟事,大乘经里头讲得最透彻。
净土大经科注(第305集) 2012/4
西方世界的人修什么?我在这里老实的告诉诸位,都修念阿弥陀佛。你要问我,我到西方极乐世界修什么?我告诉你,我还是念阿弥陀佛,我绝对不去搞其他的法门。为什么?一即一切,这一句佛号念好了,所有一切法门没有一样不通达,何必还找麻烦,搞其他的法门干什么?所以这一句佛号念到心开意解,就是大势至菩萨讲「不假方便,自得心开」,到心开的时候,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法没有一样不通达。我还要搞别的干什么?我才不做傻事,决定不分心。
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(第24集) 1991/6
我今天选择的道路,是选择大势至菩萨的道路,一门深入,永远一门,决定不改变。到西方极乐世界也不改变,一直到成佛,成佛再度化众生,也不改变,就是这一门。你不晓得这一门殊胜,所以你不会选择,你如果真正知道这一门殊胜,你才肯放下。放下是行,事实真相搞明白是知,知难行易,放下很简单。你今天为什么放不下?你不晓得事实真相,你要晓得事实真相,你自然就放下了。这个法门的确是知难行易,你搞清楚太难了,做,不难。
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(第24集) 1991/6

坚定一门深入-第1244集
https://new.jingzong.org/web/video/
player/cid/951/cnum/DT-027/num/
DT-027-1394/pid/9.html#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