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法语:
「历事锻心」,锻是锻炼,在世缘上、在境界上链清净心,链一个觉悟的心,觉而不迷、正而不邪、净而不染,这叫真修行。不能怕事,没有事的磨炼,怎么知道放下没有?事相面前,看心里面有没有分别执着,如果还有分别执着,没放下;心里果然离开一切分别执着,那是真放下、真清净了。
节录:
「历事锻心」,锻是锻炼,在世缘上、在境界上,链什么心?链清净心,链一个觉悟的心,觉而不迷,正而不邪,净而不染,佛法修学觉、正、净。
金刚经研习报告(第4集) 1995/8
在生活当中去勘验自己的功夫,勘验自己的境界。验什么?验觉正净。我有没有迷惑,还有没有邪知邪见,还有没有污染?从这个地方去勘验,这叫真修行。历事链心,不能怕事,没有事的磨炼,你的心怎么会清净!清净心,就要在事相上去链;换句话说,我们讲放下,事不在现前你怎么知道放下没有?事相就在面前,看你心里面有没有执着,有没有分别,如果心里面还有分别、还有执着,没放下;心里果然离开一切分别、执着,那你是真放下了、真清净了。修行要历事链心。
金刚经的智言慧语(第80集) 1995/5
所以我们遇到别人来毁谤、侮辱、陷害,要感恩这些人,不能有一丝毫怨恨,他来考我,我知道我程度提升了。如果还有一点没放下,那不行,还要重新来经过考试。一次考试就及格,你就不会有第二次,可是你境界不断向上提升,就参加不断的考试,你在菩提道这个路上不是一帆风顺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59集) 2010/6
如果真正修忍辱,是一帆风顺通过,好事,不是坏事,问题就是你用什么眼光去看,你用觉悟的人眼光去看就是好事。仁者无敌,仁者是菩萨,菩萨对一切众生没有一个是敌对的,菩萨眼睛看一切众生都是佛菩萨,就对了。佛菩萨来考试我的,他表演的做种种恶事、造种种罪业,也是给你看的,看你能不能忍受?看你是不是能看得惯?你还看不惯,你还不行,功夫差远了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59集) 2010/6
这社会是个大舞台,每个人都在考你,每个人都在测验你。所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历事链心。五十三参是我们现实的社会,男女老少、各行各业,有善的、有恶的,都让你看,关关通过,以清净心、平等心、恭敬心看待,都是诸佛如来的示现。所以一生圆满成就,就这个道理。我看到人,我这个看不惯、那个看不惯,不是他做错,是我们自己有问题,他做的是对的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59集) 2010/6
善财童子看那些行恶的人,表演是负面的、反面的,他只没有赞叹,恭敬、供养、请教样样都不缺,他在学习。善的我要跟他学,不善的我看到我也要反省,有则改之,无则嘉勉,统统是善知识。夫子讲的「三人行,必有我师」,三人行是自己一个、一个善人、一个恶人,两个都是我的老师,这成就你自己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59集) 2010/6
善导大师讲得好,修行人一切皆从真实心中作,决定做不得假。所以平时理事要交融,理事不二,心清净,无论见到是顺境或者是逆境,心都是平的。我们今天看到顺境生欢喜心,看到逆境心里就不高兴,这不行,这差远了,一点功夫都没有。在逆境里面不生烦恼,顺境里面不生欢喜心,要保持心的清净平等,这叫功夫,这叫做修行,从这个地方才能做到理事双融。
金刚经讲义节要(第9集) 1995/6
「对境随缘」,那个日子过得很自在,一切随缘而不攀缘。 「勤习勘验」,习是什么?练习,常常测验自己的境界,就在生活当中。我们在生活里面还有没有贪瞋痴慢的念头?见到这境界当中我们心还会不会动?就在这个地方去修行,这个地方去做功夫。
金刚经讲义节要(第9集) 1995/6
我们念佛人如果遇到这个境界,阿弥陀佛,把这个心压平。所有一切念头兴起都一句阿弥陀佛把它融化,用这句佛号恢复到清净、恢复到平等,这叫念佛人。不是佛号尽管念,贪瞋痴慢照起,那不行,那就是古人讲的「喊破喉咙也枉然」,那个不是修行。 「历事锻心」,锻是锻炼,在一切事当中,事缘,就是人事环境、物质环境,无论顺境逆境、好人坏人,在这里面锻炼,链清净心、链平等心,还要链觉心,不能说好坏不分、善恶不辨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而不起心、不动念,这才叫正觉。
金刚经讲义节要(第9集) 1995/6
「动静一如,无往不是」,动的时候是你有作为,静的时候是你在休息,都是在一个清净心的境界之中,这一如。换句话说,静的时候不妨碍动,动的时候也不妨碍静。在日常生活当中,生活起居,你一切工作,乃至于迎宾接客,处事待人接物,没有一样不是,都是动静一如,理事双融,观融二谛,全都在生活当中。离开生活没有佛法,佛法就在生活当中,佛法原来就是生活。佛法是佛菩萨的生活,你能够过佛菩萨的生活,你不是佛菩萨谁是佛菩萨?这就超凡入圣。
金刚经讲义节要(第9集) 1995/6
我们回过头来看来佛寺的老和尚,海贤老和尚他种地,跟惠能大师很类似,每天干这个粗活,那是什么?修禅定。用的功是一句佛号,这一句佛号是上上禅,知道的人不多,有些人知道不肯干。一切时、一切处、一切境缘当中,把心定在阿弥陀佛佛号上。能大师是把心定在不起心不动念上,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,因为只有定在不起心不动念,叫历事链心,没有离开事,从事上见到性,性是离一切相,即一切法。老和尚这个成就高,往生极乐世界上上品往生,上上品是生实报庄严土,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。
二〇一四净土大经科注(第12集) 2014/3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