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法语:
念佛是不回向法门,为什么?不回向是大回向,不回向是无比的回向。因为念佛人只有一个目标,我念这句佛号就是求生西方净土!虽然不回向,念念都是回向,念念求生净土。
节录:
念佛这个法门,经上还有说这个法门叫「不回向法门」,这是过去李老师常常给我们讲。为什么叫不回向法门?黄老居士《无量寿经》注解里面,这一段写得很详细,诸位自己去看。不回向是大回向,不回向是无比的回向。因为念佛人只有一个目标,我念这句佛号干什么?就是求生西方净土!换句话说,他虽然不回向,他念念都是回向。我就为这个而念的,念念求生净土。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142集) 1984/12
这回向有两种,有自力、有他力,他力是阿弥陀佛加持的。回自己的因行,就是自己修行,持戒、布施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,这都是自行。修菩萨行希望将来能成菩萨道,能证佛果,这是属于自力。这里头重要的不求人间福报,这个很重要。把自己所修学的求人天福报那就错了,能不能得到?能得到,你所修学的功德马上就报掉。不求人天福报,这第一种。第二种,「专投佛愿,不用自策励,是名他力。是非凡情回向,故亦名不回向」。不回向的意思,「不依自力,专靠他力,如是之回向非凡情所能知,故称之为不回向」,这是净土法门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388集) 2011/5
如果诸位同修听到这个法门叫不回向法门,可不能把意思错解了。有没有人修?有,一心念佛的人,他不做回向的仪式。为什么?每一句佛号都是求生净土,每一句佛号都是希望亲近弥陀,所以他那个回向已经融入在念佛当中。我念佛不为别的,所以形式上都不用了,这叫不回向。一心专念,不再分心,把回向也放下了,怕夹杂,怕打闲岔,这是真回向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388集) 2011/5
「《大品般若》云」,「菩萨如是回向,则不堕想颠倒、见颠倒、心颠倒」。菩萨修的不回向,不回向的回向,他不堕在想颠倒。我还想回向,我还想一个目标、想一个方向,那想,只要有想都叫妄想。见颠倒,见是见解,想是思想,你还有错误的见解。心颠倒,心还有念头,我想着将来要得到一个方向、一个目标。 「何以故?是菩萨不贪着回向故」,菩萨对极乐世界没有贪心,对阿弥陀佛也没有贪心,但是决定要到极乐世界去,决定要向阿弥陀佛学习。虽去极乐世界,不贪着极乐世界,虽见阿弥陀佛,不执着阿弥陀佛,这种不回向又称之为「无上回向」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388集) 2011/5
「凡情目之为不回向」,我们一般凡夫看到,他都没有做回向,实际上他是无上的回向。为什么?它与性德圆满的相应,也就是自性里头没有分别、没有执着、没有起心、没有动念。他虽然天天念佛,天天听经、天天读诵,心地清净,一尘不染。心里有没有求愿?有求愿,不要形式了,有求跟无求不二,有念跟无念不二。这个人契入三昧的境界,这种念佛也是四种念佛里的实相念佛,真实功德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388集) 2011/5
「盖净土是他力法门」,是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的法门,「弥陀六字洪名与一乘愿海均是他力」,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,阿弥陀佛用这种方法,执持名号的方法,接引十方众生,能信能愿,肯念这句佛号,跟阿弥陀佛就有缘,佛度有缘人。一乘愿海是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一乘愿海的成就。怎么成就极乐世界?四十八愿成就的,是四十八愿变现出来的境界,这都是他力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388集) 2011/5
「今依靠佛愿」,完全靠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,我们自己也发四十八愿,自己的愿跟佛愿完全相应。 「回向,往生,是为无上回向」,与阿弥陀佛同心同愿、同德同行,这些仪式统统可以放下,这就是佛法当中所说的,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,形式完全可以不要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388集) 2011/5
「是故能生一念净信,将所有善根至诚回向,则随愿皆生。」这都是世尊在经上说的,最重要的能生一念净信,关键都在「一念」这两个字上,一念清净一念佛,念念清净念念佛。将所有的善根,世间法里的善根三种,不贪、不瞋、不痴,三毒烦恼反过来,三善根。那我们今天讲五毒,反过来五善根,不贪、不瞋、不痴、不慢、不疑。真修行人,无不是随愿皆生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388集) 2011/5
「如《会疏》所开示:唯在信一念,不依念多少也。」念佛多少没关系,唯在信一念,一念净信,这个重要!可是我们的信心不坚固,我们第一念信了,第二念不信,那怎么办?念多少还是一个好的方法。唯在信一念,不依念多少,这是从理上讲的,从事上讲,我们看看黄念祖老居士,他给我们做的榜样。他在往生前六个月,半年的时间,万缘放下,一心念佛,每天念十四万声,念了半年,他走了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388集) 2011/5
他的示现是做给我们看的,做给我们现代人看的。现代是什么时代?劫难当前。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救自己?除了念佛,别的法门来不及了。救急只有念佛,只有求生净土亲近弥陀,唯一究竟圆满的办法,真正是信者得度。你要是不相信,那你肯定是随业流转。我们现在晓得随业流转是苦不堪言!我们要有智慧,我们要有信心,我们学佛学这么多年不能白学了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388集) 2011/5
净宗更妙、更殊胜,把世出世间纯净纯善之法浓缩容纳在一句阿弥陀佛佛号上,你念这一句佛号,全都念到了,一样都不缺,妙极了!所以称这句名号,这古大德、十方诸佛都赞叹,「万德洪名」。念这一句佛号就是念万德,世出世间纯净纯善的万德。明了之后,从我自己做起,你们不清楚有怀疑,我没有怀疑,我真干,二六时中这一句佛号,念兹在兹,永无中断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388集) 2011/5
所以念佛法门也有一个外号,叫做不回向法门。它不像其他的法门,修完了之后后头要来个回向。你看我们现在讲经完了之后也有个回向,或者一般念佛完了之后也有回向,真正念佛人他没有这个,他一天就是十万声佛号,天天就是这样念,他从来也不念回向偈,「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」,他没有这一套。为什么?人家念念都是求生西方净土,换句话说,每一句佛号里面都有回向。
阿弥陀经疏钞(第22集) 1978/2
不但是每一句佛号里面有回向,一切的作为,断恶修善、自净其意、自利利他,所有的这些行为里面全都有求愿往生净土。我为什么这么做?我这样做就是希望往生净土,所以是念念当中都具足了回向的法门,这是我们要懂得的。你看看古大德,人家为什么那么自在的往生?他们是举心动念,无不是以往生西方净土为目标。
阿弥陀经疏钞(第22集) 1978/2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