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定慧等持,定慧是平等的受持,能做到定慧平等,智慧就现前,你心是定的。心定是什么?你不受外面环境干扰。如果定慧不平等,定多慧少,你容易昏沉;要是定少慧多,你的妄念就很多。所以这修定没有别的,诀窍就是定慧怎样保持平等,佛法的术语叫不昏沉、不掉举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178集) 2010/10/28
修行人,古今中外这两种可以说是通病,个个人都有的。一种是「昏沉」,精神提不起来,坐在那里,甚至于站在那里,他都打瞌睡。我们常常遇到的,讲经,听众里面有打呼的,睡着打呼的。打佛七当中也常常有这个,在止静的时候,人真的就睡着了,甚至还站在那里经行的时候,他也会走,可是他在打呼。这是属于昏沉的现象,这是障碍,这是很严重的烦恼。
佛说十善业道经(第123集) 2001/2/28
另外一种「掉举」,掉举是心里面妄念太多,平常不觉得,好像没有妄念,要是止静一静下来的时候,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多妄念。所以有人告诉我:「我不打坐的时候没有妄念,一打坐的时候妄念就那么多。」其实,不打坐的时候妄念也是那么多,没有发觉;到你想静下来的时候,你才发觉你妄念那么多。
佛说十善业道经(第123集) 2001/2/28
要懂得对治的方法。在通常我们使用的方法,如果是妄念太多,一定要静下来,不要照顾妄念;愈怕妄念多,妄念就愈多,决定止不住。妄念起来,用什么方法?不去理会它,把意志,像念佛,专注在佛号上,无论是善念也好、恶念也好,统统不理会,念头转移,专注佛号,久而久之,妄念自然就少了。这是我们通常用这个方法,这个方法很有效。
佛说十善业道经(第123集) 2001/2/28
如果是昏沉,轻的昏沉,不是很严重的,经行、绕佛;大家在止静也没有关系,你只要不妨害大众,你可以起来绕佛;甚至于念佛堂不太大,没有地方让你绕佛,你可以起来到佛堂外面绕佛,这是对治的方法。如果比较严重一点的昏沉,最好拜佛。如果拜佛都拜睡着了,没法子了,那就很难办了。所以,一定要提起精神。当然,精神与自己的愿力有很大的关系,一定要发大愿,「愿度众生,愿了生死,愿成佛道」。凡是有成就的人,没有别的,愿力在那里推动他,所以他才能勇猛精进。
佛说十善业道经(第123集) 2001/2/28
「若放逸懈怠,恣纵闲荡,当用精进而对治之。」这也是许许多多修行人因为放逸懈怠懒散退心了,这一生修行不能成功,依旧搞六道轮回,随业流转,太可怕!而且这个是什么?一般人通病,精神提不起来。学佛的同修初学佛的时候很勇猛,古人讲的话,说「学佛一年,佛在眼前」,像那么回事,真干;学佛两年,两年就变成老油条,佛在天边,距离就远了;学佛三年,佛就变成云烟,没了。这个就是放逸懈怠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341集) 2011/3/24
『放逸』确实是三界六道的苦因。 「放逸」的意思就是不认真、不努力、不精进,我们一般常讲马马虎虎、随随便便,不但学道你不能成就,世间事业也不可能有成就。由此可知,这个病不轻,对我们肯定造成严重的损失。尤其是在佛法上,佛在经上常说,人生难得,佛法难闻;又说六道之中,人道最为可贵。贵在哪里?贵在容易接受圣教,容易获得解脱。那要什么条件?不放逸。放逸就不行了,遇到也是白遇到,充其量说得好听一点,阿赖耶里面种一点善根。除这个之外,你还能得什么样的利益?这是事实,不能不知道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147集) 2003/11/16
放逸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讲的懒散,懒惰、散乱,精神、意志都不能集中,纵然天天读经、天天听教,也不容易得真实利益。什么原因?只是做形式,没有实质,不是真的想修。真的想修的人,是真想改过自新,这种人是真修;没有意思改过自新,天天在形式上做,做一生都没有用处。那就是从前李老师常常给我们讲的,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,该怎么轮回还是遭什么轮回。这个道理你不能不懂,这样的事实不能没有警觉,没有警觉你还是搞六道轮回!修行,我们这才了解,怎样把轮回心换成菩提心,这才是根本!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147集) 2003/11/16
我们在《净土圣贤录》、《往生传》里面所看到的,以及在我们这一生当中,看到许许多多念佛人往生,这是现前的证明,事实证明给我们看。一般需要多长的时间?快的,就是勇猛精进的,三年、五载,三、五年成功,十年、二十年成功的太多太多了,给我们带来了无比的信心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147集) 2003/11/16
只要不放逸,把精神、意志、时间集中,认真努力的学习,没有一个不成就。真的是祖师大德所说的,万修万人去,一个都不会漏掉。为什么不干?你要是不干,不把这个机缘抓住,可惜,太可惜!无量劫来没有一桩事情比这个更可惜。这么好的机会,永远脱离六道轮回,永远脱离十法界,不只六道,脱离十法界(极乐世界不在十法界里面),这个算盘好好打打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147集) 2003/11/16

不放逸-第472集
https://new.jingzong.org/web/video/
player/cid/951/cnum/DT-027/num/
DT-027-0622/pid/9.html#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