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法语:
看到别人有比我好的地方,我还有没有嫉妒?如果心里还有一念嫉妒,要警觉,这是自己业障现前,这一念不但是修行的大障碍,更是我们前程的障碍。喜是破嫉妒心,看到别人好,自己欢喜,自己吃苦不怕,不要叫众生吃苦头,希望众生能够离苦得乐。
节录:
真实的功夫,最要紧的就是心清净,要想心清净,必须把分别执着、是非人我舍掉,心里面还有这些东西,这是障碍,不但是障碍,你看《了凡四训》里面讲的,罪障!我们试问一问,我们今天看这个社会,别人有比我好的地方,我还有没有嫉妒?如果心里还有一念嫉妒心,要警觉,这是自己业障现前,这一念就是我们修行的大障碍。不但是修行的大障碍,是我们前程的障碍。在世间人讲我们修福修慧,是改造命运的障碍;连世俗命运都产生了障碍,何况修出世间法?
无量寿经(一次宣讲)(第89集) 1987
六道凡夫,说实在话,嫉妒心很重,看到别人有好处,自己心里就很难过。喜是破嫉妒心,看到别人好,自己欢喜,自己吃苦不怕,不要叫众生吃苦头,希望众生能够离苦得乐。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154集) 1984/12
凡夫业障、习气很深,看不得人家一点好处,别人做了一点好事,得了一点好处,嫉妒心就生起来,瞋恚心就生起来。甚至于想尽方法去阻扰他、去障碍他、去破坏他,这个罪业就造重了。如果这个人的善行,善心、善行是利益社会的,利益一切众生的,你要把他破坏了,阿鼻地狱的罪业!佛在此地教导我们,见到别人家好的事情要生欢喜心,别人的好处就是自己的好处,别人的功德就是自己的功德,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
大乘无量寿经指归(第29集) 1996/4
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体,这是如来清净法身,也是自己的清净法身。自他不二,生佛不二,怎么能障碍别人的善心善行?所以遇到了,一定要知道随喜。还得要尽心尽力去协助他,成人之美。实在自己没有力量帮助,生欢喜心,欢喜赞叹,为他宣扬,这才叫随喜。随喜功德,那个人有多大的功德,你就得多大功德。所以诸佛的功德不可思议,他功德从哪来的?从随喜来的。
大乘无量寿经指归(第29集) 1996/4
我们在许多经论当中见到,十方一切诸佛如来都随喜阿弥陀佛,都称赞阿弥陀佛,像世尊在本经里为我们介绍的,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,佛中之王,极力赞叹,劝勉我们念佛求生西方净土。一切诸佛在一切刹土为一切众生宣扬这个法门,劝导大家求生净土,这是随喜功德。弥陀的功德多大,诸佛如来的功德跟阿弥陀佛一模一样,一丝毫差别都没有。所以我们应当明白这个道理,晓得事实真相,见到人家点点滴滴的好处,我们都随喜、我们都欢喜,如果有帮得上忙的地方,我们一定自动自发的去帮助他。
大乘无量寿经指归(第29集) 1996/4
惠能大师在猎人队里住了十五年,他看这个机缘成熟了,离开猎人队,到广州。在广州光孝寺遇到印宗法师在讲经,讲《涅槃经》,他坐在末后一排,听经。刚好就有两个出家人在争论,争什么?外面旗杆上挂的幡,一个和尚说,风动;那个和尚说,幡动。两个人争起来,谁也不服谁。他跑到当中去调解两个,你看他尊敬、谦虚,称他仁者,仁者是菩萨,「不是风动,不是幡动,仁者心动」。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71集) 2012/12
这两个人一听,因为都是深入经教的人,听到他讲出这个话,这不是一般人能说得出口的,感到很惊讶。印宗法师下台之后就问他们,在后面你们讲些什么?就说出来了。印宗一听,心里有数,就问他是不是五祖忍和尚传法的行者?六祖就承认了,没错,是的。衣钵拿来我们看看。他把衣钵一展示,真的,这不是假的。你看印宗就给惠能剃度,所以惠能大师的剃度师是印宗法师。印宗法师剃度之后,拜惠能大师为师父,跟他学法。所以印宗是六祖的法子,传法的弟子,四十三个开悟的有印宗。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71集) 2012/12
这讲随喜功德,一点点傲慢心都没有,欢欢喜喜。因为印宗在当时是岭南第一大法师,没有人不尊敬佩服的,今天他拜惠能为老师,那还有什么话说?惠能的地位一下就抬起来,这是抬举。印宗的功德跟惠能是一样大,没有他,六祖在南方要受人尊敬还要一段时间,他这一抬举,立刻就上升,别人对他一点怀疑都没有。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71集) 2012/12
这懂得随喜,没有嫉妒,没有障碍,一片真诚、恭敬,所以印宗也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了。如果有丝毫怀疑,有丝毫嫉妒心,这就没办法了,一辈子做凡夫僧,哪里能大彻大悟?怎么能明心见性?所以你得看看,他用的是什么心,他有什么样的成就。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71集) 2012/12
佛佛道同,成了佛,智慧、德相、神通、道力完全相同。只是诸佛如来在因地没想到,阿弥陀佛想到了。诸佛要不要跟阿弥陀佛跟进,你有我也有,可以,但是他不做。为什么?他已经不动心,不起心、不动念了,阿弥陀佛已经做了,很好了。
净土大经科注(第370集) 2012/6
那难度的众生,烦恼重的、业障深的,怎么办?统统送到极乐世界去,都交给阿弥陀佛去度去,佛佛道同,不要说到佛的境界,法身菩萨就没有嫉妒心了,都能够修随喜功德。所以弥陀既然做了,好。八万四千法门不容易修,净土容易,佛就劝你念佛求生极乐世界,去亲近阿弥陀佛,这就全都度了。所以诸佛不用再麻烦了。
净土大经科注(第370集) 2012/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