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师父说

不修净土如何求生极乐世界-第1289集



 法语:

 不是修净土的,临终把修行的功德回向求生净土,统统都得生。净土宗的门非常之广大,绝不限于修净土五经的人才能往生,修什么经论都可以往生。它的基本条件是「心净则佛土净」,真的把清净、平等、觉这五个字真正修成,决定得生。

 节录:

 谈到修行,最好的方法就是修净土,我们仔细去研究、观察西方世界的诸上善人,他们的身是究竟清净。不像我们这个世界有漏、不净,为什么?因为我们的身是染业,不清净的业所感的,业报之身;西方极乐世界人家修的是净业,不是染业。纵然是同居土下品下生,他也伏断烦恼而往生的,这是我们讲带业往生。

佛说阿弥陀经(第11集) 1983

 伏断烦恼就能够往生,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佛在经上给我们讲得很清楚,圆证三种不退,绝不退转!他的境界一天比一天殊胜,他的智慧一天比一天增长,他的业障一天比一天要消除得很多,这是西方极乐世界殊胜之处。所以我们如果要想得无漏、清净、自在之身,在一切修行行门当中,的确无过于求生净土。

佛说阿弥陀经(第11集) 1983

 佛在经典里面常常告诉我们,说一切法皆从心想中生,这句话非常重要,也是真正的事实。由此可知,佛家所说的十法界,实际上就是我们自己心想变现出来的,这是唯识经论里面所说的「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」。

阿弥陀经对现代人的启示(第3集) 1992/4

 西方极乐世界正报就是讲的人事,人事的庄严,庄严就是美好,不仅是物质生活的圆满,人事环境更是美好,这个里面实在讲有非常非常深的道理。今天我们看看现前这个世界,几乎每个国家地区的政府、人民,都意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。

阿弥陀经对现代人的启示(第3集) 1992/4

 佛在经论里面告诉我们,「依报随着正报转」,这句话佛在大乘经里面常常提醒我们。依报是环境,正报是人心;换句话说,依报就是环境的污染,是由心地污染而造成的。假如一切有情的众生心地清净,这样才能转变外面的环境;如果我们只讲求环境的保护,而不知道从心里面来防范,这个效果恐怕很难达到圆满。如果要保护我们清净的心,清净的思想、见解、精神,佛法的教学是最好的环保,心理的环保。

阿弥陀经对现代人的启示(第3集) 1992/4

 其实大乘佛法样样都好。一直学下去,决定不要改变,你会成就。你念观音菩萨,你就老老实实念到底,不要再去念阿弥陀佛;你念地藏菩萨,你一直念下去,你不要改变,一句佛号,一样的念到功夫成片,念到一心不乱。能不能往生?只要发愿求生净土,没有一个不往生。净土法门广大,统统得生,你说这个法门多好!阿弥陀佛没有说过,你除了念我阿弥陀佛之外,念其他的菩萨名号我不接纳你,他统统接纳。你说这个法门多广大,阿弥陀佛没有成见,没有宗派的隔阂,对于整个佛法一视同仁。

阿弥陀经对现代人的启示(第3集) 1992/4

 但是诸位要晓得,得生与不得生,是在你念专与不专,换句话说,心净则土净,你心清不清净?不管用什么方法,不管用哪个法门,修到心地清净,我以清净心回向求生净土,统统得生。所以这个法门十方一切诸佛都赞叹。经我们一定要熟悉,一定要念明白,我们的心才定。所以不管修哪个法门都好,我们统统都赞叹、都恭敬,劝他精进、专一,这才能成就。这是智慧的选择。

阿弥陀经对现代人的启示(第3集) 1992/4

 阿弥陀佛愿行圆满,庄严净土为众生做增上缘,这样才能够带起十方三世一切凡圣自己的清净心。清净心就是真正的庄严,以此为所缘缘,所以一切凡圣缘西方极乐世界的庄严净土,生起羡慕之心、景仰之心,发愿修学净业,求生净土。所以才说普摄十方三世一切凡圣,都叫他们往生在西方极乐世界。这是就佛的功德来说的。

佛说阿弥陀经(第10集) 1983

 我们哪个人不是在过去世生中,亲近无量诸佛了。为什么我们今天还做博地凡夫?还在这里生死轮回?就是一转世、一投胎,把前世本愿忘得一干二净,不能再继续修学,原因在此地。问题是我们自己一下要猛然的警觉过来,继续以往的愿行再精进、再努力,我们这一生就有决定性的成就。但是这个决定性的成就,诸位一定要知道,只有往生西方净土,才是一个决定性的成就。

佛说阿弥陀经(第15集) 1983

 我们过去生中自信心太强了,认为什么?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我一样可以断烦恼,可以了生死、证菩提,这一念是错误的念头。无论你修学哪个法门,你看都没有办法超越生死轮回。假如我们要是过去发愿,我们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那今天也不在此地了。我们今天必须要觉悟,要晓得我们过去错误的想法,错误的做法,从今天起统统把它改正过来,一心一意专修净土、专念弥陀。希望在这一生当中决定不再错过,不会再误失,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亲近阿弥陀佛,这才是真正的成就。

佛说阿弥陀经(第15集) 1983

 我们今天这一句阿弥陀佛怎么念法?要把我们清净、平等、慈悲给念出来,那就成功了。当我们心不清净的时候,一句阿弥陀佛就恢复到清净;心不平等的时候,一句阿弥陀佛平等了;心不慈悲的时候,这一句阿弥陀佛慈悲了。这样念,功夫就得力,所谓得力就是把你的清净、平等、慈悲给念出来。
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120集) 1984/12

 清净、平等、慈悲是你自己的真如本性,是你自己法身理体,用这一句佛号要把它念出来。所以你的成就会跟诸佛菩萨平等,就是这个道理。这个时候才深信不疑,理明白了,境界清楚了,决定没有疑惑,这是真正的智慧。
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120集) 1984/12

 几个人临命终时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呢?谁又能够保证自己临命终时清清楚楚,不迷惑不颠倒?这桩事情决定没有侥幸的,因此我们就要认真修福报,所修一切善根福德统统回向求生净土,这样才能保住我们临终时候清清楚楚。诸位要知道,人生很短!在这极短的时光当中,我们要能忍受,纵然有福,不能享尽!福报享三成就够了,其余的布施给一切众生,回向无上菩提,这才是求生净土唯一正确的方法。
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76集) 1984/12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