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佛法经论之多,佛不是教我们全部都学,也是让我们自己在一切经论里面去选择,也选择一个主修的,当然选择经论就跟学校选课一样,选我们所需要的,合乎我们兴趣的。我们有能力修学的,总得要符合这些条件,我们选了之后,修学不会有困难,而且一定能够有成就的,佛法的选修亦复如是。在我们现前这个时代,我们的生活环境,我们的修养能力,在许许多多法门当中,实实在在净土来的方便。
金刚般若研习报告(第23集) 1995/5
因为这个法门,是一切诸佛菩萨为大众所选择的。我们想想,我们适不适合修学这个法门。选定之后,就一门深入,这是我们主修的课程,另外在一切经里面,也可以选几部做为选修。选修的目的何在?帮助我们主修的这个法门,使我们这个法门,在修学过程当中,排除一切障碍,能够顺利的成就,目的在此地。除了这个目的之外,我们就不能再多选了。为什么?再多选,我们的时间有限,精力有限,怕的是对修学产生了障碍,那就不好了。
金刚般若研习报告(第23集) 1995/5
现在我们在学习过程当中,总是提倡一门深入。一门深入跟广学多闻这里面有没有矛盾?特别是对于初学的同修,尤其是初学的知识分子,今天听到我们讲一门深入,他摇头。一部经怎么能成就?一句名号怎么能成功?他怀疑,他不相信,他想到佛法也应该同世法一样要广学多闻。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,佛说得那么多,我们当然要多学。这话说得没错,是应当要广学多闻,现在为什么不准你广学多闻,叫你一门深入?这个道理你懂吗?广学多闻的条件是智慧开了才行。你智慧有没有开?你没有开智慧。没有开智慧怎么办?断烦恼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48集)
现在教你一门深入,用意在哪里?断烦恼,没有别的。你现在要广学多闻,只会增长烦恼、增长邪见,永远不会开悟。教你一门深入是什么?定心,收心,你不会胡思乱想,起心动念在一门上容易得定,所以一门深入是断烦恼。烦恼断了,智慧现前,才能够学法门。学法门,给诸位说,是长智慧,不是长佛学。如果你烦恼不断,你广学多闻,你天天增长是什么?佛学,佛学懂得很多。说佛学是恭维你,好听;清凉大师就一点都不客气了,清凉大师说什么?增长邪见;他不是讲长佛学,长邪见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48集)
四弘誓愿,佛已经把修学的顺序、阶段告诉我们。我们从哪里下手?怎么学法?我们修净土的人,在这一生当中,四弘誓愿只要修前面两条,后面两条「法门无量誓愿学,佛道无上誓愿成」,到极乐世界再办。你看看多省事,四弘誓愿现在完成一半,到西方极乐世界完成后一半,我们修净宗是这个做法。愈是专精愈容易成就,我们才真正能够得一心不乱,这个功夫成片,决定往生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48集)
任何一部经典里面都含藏着无尽的义理,所以说「一经通一切经通」。由此可知,深入的意思是叫我们深入一门,而不是给我们说门门都要深入。门门深入是最后的目标,怎样才能门门深入?一门深入了,门门就深入。所以你要想门门深入,四弘誓愿里面所说的「法门无量誓愿学」,实际上学一门就行,一门通了,无量无边的法门都通了。这个道理我们要搞清楚,为什么一门通了一切就通?这必须要知道,佛所说的一切经都是从真如自性里面流出来的。一部经怎样才算是通?一定要通达自性才算是通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59集)
佛教我们怎么做,我们老老实实的做。方便有多门,八万四千法门,我们要学只能学一门,不能学多,不能学杂了,我们的时间有限,精力有限,要把时间跟精力集中在一点,专攻一部经,这叫持戒,这叫什么?守规矩。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,守规矩。凡是真正守规矩的都有成就,在家、出家都不例外。
安心、安身生活之方法(第7集) 2013/6/2
所以你只要相信,只要不怀疑,一句佛号念到底,你这一生决定得生。千万不要拐弯抹角,不要换题目,不能怀疑,不能去想学这个再学那个,不行。你看在中国不少人,念佛的人,他去学禅,叫禅净双修,我禅不成功净就成功,净不成功禅会成功。到最后禅净都不成功,亏就吃大了。叫你走一门,不能走两门,这个比什么都重要。
发大誓愿(第二回)(第4集) 2015/5/10
《西方确指》那个小册子,觉明妙行菩萨告诉我们,修学净土最怕的是夹杂,一夹杂我们就不能成就;不但世俗的事情不能夹杂,佛法也不能夹杂。有人修净土,对净土怀疑,怕修这一门不能成就,多修几个法门,以为自己功德就大了。其实错了,多修几个法门,夹杂,一个法门都不能成就。所以祖师教给我们「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」,我们才有成功的指望,这是真实教诲。有的人又修净又修禅,禅净双修,这好比是两条腿踏两条船,很危险,这两条船永远保持并拢,你不会掉到水里面去;如果船稍稍分离,你就掉到水里淹死了。
善财童子参学报告(第4集) 2000/2/27
实在说,各宗有各宗修学的方法,念佛往生再修这个,这是多余的。但是也有,密净双修,有禅净双修,这有很多。但是真正在净宗的祖师大德他不这样说法。这个说法他是方便说,为什么?他喜欢那个方法,他丢不开。好,丢不开就两边都修,两边都修,那个修不成功,这个也许还有点用处,就是这样的。如果全力修这一门,这一门一定是非常殊胜,他已经把力量分成一半,所以禅净双修,禅你不能成就,净还行。如果他专修净,那他品位就很高。实在的意思是这个意思,并不是说两门功夫更得力,那你完全想错了。
学佛答问2007/9/7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