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师父说

舍得一分,道业增进一分-第509集



 自己要冷静的反省,我们的病根在哪里?断烦恼,从根本下手就容易,枝叶就好断了。所以先找根本,不难找到,在我们习气习染当中哪一种最重?如果贪心重先断贪心,瞋恚心重先断瞋恚心,自己要去找,要去检点。

善财童子参学报告(七)(第1集) 1999/7

 贪心里面,大概贪的对象是五欲六尘,如果贪财的心最重,爱财、贪财,你就要下定决心舍财,把它舍得干干净净,根就断掉了。贪色的心重,你要把情色断得干干净净;贪名的心重,要把虚荣舍得干干净净;你从这里下手,克服自己的障难。自己的毛病习气自己要晓得,那就是觉悟;真正能够断除,改过来,这叫修行功夫,你有真功夫了,真功夫是改过自新。

善财童子参学报告(七)(第1集) 1999/7

 我们为什么想提升而提升不上去,原因是什么?原因是放不下这个世间的五欲六尘,这是个大障碍。财色名食睡,佛说这是地狱五条根,有一条你跟三恶道就有缘,五条都具足你还得了!必须把这个舍得干干净净。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为我们所示现的,三衣一钵,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统统放下,人家的心是清净的,是觉而不迷,是正而不邪,净而不染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2038集) 2009/2/1

 你果然把财、色、名、利丢掉,不要了,你的妄想、执着就去掉一半,你的真心智慧也就有相当程度的现前,这很有受用,这要真正去做。所以要知道,财色名食睡,那是五欲,佛讲的,「财色名食睡,地狱五条根」,这不是个好东西,决定不能够贪图。要把贪瞋痴慢真正舍掉,恢复到真心,无量的智慧福德,这是学佛。

阿弥陀经要解研习报告(第11集) 1991

 对世法一定要彻底放下,才能把你境界向上提升一层。如果对世法里头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,你要是放不下的话,佛法是一分一毫你都入不进去。就像我们上楼一样,你要不放下第一层,你怎么能到第二层?你不放下第二层,你怎么能到第三层?你要是贪恋,舍不得离开,你就不会进步。这个浅显的道理容易懂,要细心去体会,不舍不能入境界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382集) 2000/12/28

 所以经上常常讲,常常教给我们,我们不能跟世间人一样,世间人天天忙着都是争的不急之务!一个学佛,特别是求生净土的人不能跟别人一样,常常要念着生死事大,无常迅速。世间人所争的我们都不要,世间人不要的,我们要。他不要的是什么?念佛他不要,我们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,这我们要。我们有能力多多的布施、供养,把这些身外之物舍得干干净净,为什么?没有牵挂、没有忧虑,一定要舍。人之所以到临终的时候出了问题,多半是心有牵挂,放不下,这才变成大障碍,所以放下要在平时。

大乘无量寿经(当生成就第一法门)(第21集) 1990/7

 还有一丝毫贪染的念头,决定不能超越轮回。贪染的念头不断,往生没有把握。往生是讲带业法门,在一切法门里是最方便、最简单、最容易的,但也要在临终最后一念把贪染放下才能往生。假如最后一念对世间还有贪爱,就去不了。

沙弥律要节录(第14集) 1994/10

 其他的法门,贪染要完全断绝才行。净土宗就要你在临终那一秒钟把贪染伏住,不起作用,就能往生。假如我们平常贪爱的心非常重,你怎能保证你临终那一念会放下?所以这就难了,应该平时就要放下。平时对于世出世间法没有贪染的念头,往生就有把握,临终时就不受其害。

沙弥律要节录(第14集) 1994/10

 这世间的世法,你还有攀缘,你还有放不下。这一念放不下,就是你临命终时的魔障。所以念佛的人很多,往生的人很少,一万个念佛人,真正能往生,只一、二人而已,万分之一、二。他念佛,不是念得不勤,他念得很勤,甚至于每天《无量寿经》念六、七遍,佛号念十万声,能不能往生?不能。这是培养自己的善根。

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(第36集) 1989/1

 为什么不能往生?名闻利养、财色名食睡放不下,不能彻底放下。这个因缘就在此地。所以一定要彻底放下,完全放下。我们中国人常讲舍得,舍得这个名词是从佛教里来的,舍就是放下,你真正能舍,那西方极乐世界你就得到了。你不肯舍,就得不到;一定要肯舍,你才能够得到。你舍得愈多,你得到的愈多。你所得的与你所舍的,决定是成比例的,成正比例的。所以真正觉悟的人肯舍,真正肯放下。

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(第36集) 1989/1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