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师父说

用戒定慧对治贪瞋痴-第1299集



   法语:

 贪瞋痴为三毒烦恼,所有一切不善的念头、行为都是这三个根生的。要用戒定慧三个方法来对付它,用戒对付贪,用定对付慢,用智慧对付痴。经典分类怎么分?三藏叫经律论,经是定学,戒是律藏,论藏是慧。经、论对付我们错误的思想见解,戒律对于我们的言论、行为,这是三学。

 节录:

 佛跟我们说贪心变饿鬼,试问问:你有没有贪心?贪心断了,鬼道就断了,瞋恚是地狱,愚痴是畜生。佛讲贪瞋痴是三毒烦恼,随顺三毒烦恼将来的果报在饿鬼、地狱、畜生,在这三道。所以佛在经教里面把这个事情说得特别多,特别详细,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要断贪瞋痴,断贪瞋痴你不会堕三恶道,佛教导我们的用意就在此地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99集) 2000/9

 我们一般在一生当中学佛,小悟都达不到,这是真的。为什么?见思烦恼断了这才是小悟,这就不是容易事情。 《华严经》上讲的妄想分别执着,见思烦恼是执着,你还有执着吗?执着里头第一个我执,下面三个是贪瞋痴,我爱,你能没有吗?我慢、我痴肯定有的,与生俱来的,所以在佛法叫俱生烦恼。佛也把这个称之为叫三毒烦恼,为什么?所有一切不善的念头、不善的行为都是这三个根生的。
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74集) 2010/7

 佛教给我们,要用三个方法来对付它,这三个方法是什么?戒定慧。用戒来对付贪,就是我爱;用定来对付我慢,慢是瞋恚;用智慧来对付我痴。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不离戒定慧,留下来这么多经典,祖师大德给它分类,就是用戒定慧分的。
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74集) 2010/7

 但是佛每一次讲经、讲开示,不论时间长短,哪怕讲一个小时,里面都包括戒定慧。经典分类怎么分法?就看这三条哪一条说得比较多,就归哪一类。所以我们这个三藏叫经律论,经就是定学,定讲得多,三昧讲得多;戒就是律藏,大概是在规矩方面讲得多;论藏是慧,叫三藏经典。经、论对付我们错误的思想见解,戒律对于我们的言论、行为,这是三学。
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74集) 2010/7

 我劝同修们读经,读经是圆融之行,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。戒定慧三学有什么用处?它是对治三毒烦恼的。戒是对治贪,定是对治瞋恨,慧是对治愚痴,读经就是戒定慧一次完成。换句话说,它的目的就是在断贪瞋痴三毒烦恼。不必去讲那些戒条、戒律。念经就是持戒,这叫道共戒、定共戒。

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(第78集) 1989/1

 戒律的精神是「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」。佛给我们讲戒律讲得再多,乃至于包括世间所有一切法律、典章、制度、道德观念、风俗习惯,也出不了这两句范围。我们恭恭敬敬在这里读经,心地里头没有一个妄念,这诸恶就不作。经典,是诸佛从真如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言语,确确实实是止于至善,没有比这个更善的。念经就是众善奉行,戒律统统具足,不要再给自己去找麻烦。

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(第78集) 1989/1

 修行,说老实话是愈简单愈好,这是戒具足。专心念一部经,这就是修定。我根本不想涉及第二部经,我就念一部。诸位要知道,为自己修行要专。你要讲经说法,讲给别人听,要博学多闻。为什么?你要应付很多人,应付这些奇奇怪怪的思想,他提出问题,你要能帮助他解答,那你知道少了,是不够用的,应付不了的。

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(第78集) 1989/1

 为自己,一部经就够了,决定得度,决定成就。成就之快速,成功之高,说老实话,绝对不是那个弘法利生的人能够跟你相比的,这是真的。所以弘法利生那些人值得敬佩,为什么?舍己为人,他真是牺牲自己,所以这是菩萨。

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(第78集) 1989/1

 我们应该怎么个修法?这个世间是假的,一场空,要真正觉悟,要认真的修学。念经念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里头不杂妄想、不杂妄念,慧。所以读经是修什么?读经是修戒定慧。读经不能研究,看看这段经文什么意思?这一句怎么讲?戒定慧三学都没有了。你拿着经本胡思乱想,这就是功德利益统统没有,顶多学一点世智辩聪而已。那什么时候心真正清净?到功夫可以伏住烦恼的时候,可以不必念经,一句佛号就行了。

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(第78集) 1989/1

 现在为什么一句佛号不行?因为佛号时间太短,妄想容易掺杂在里面。念佛的秘诀是不怀疑、不间断、不夹杂。念经,如果有个妄念,你很容易觉察到,因为有个妄念起来,经文就念错了,妄念很容易把它检查出来,念佛号,妄念起来是不容易把它抓出来,就这么个道理。到妄想没有的时候,这个时候你不念经,念佛号行,那真是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佛。

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(第78集) 1989/1

 我们学佛,学净土,我写了十个教学为先,末后两句,「诸佛刹土,教学为先;极乐世界,教学为先」。人往生到极乐世界,业怎么消掉的?阿弥陀佛教学教你的,他的教学没中断。你念头才动,他就知道了,他会提醒你赶快转念头,转到阿弥陀佛,问题立刻解决了。没有别的问题,天下本无事,庸人自扰之。所以教育比什么都重要,但是教育一定要求智慧,求知识不行,知识解决不了问题。
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257集) 2013/4

 中国这些古圣先贤,大乘教里诸佛菩萨,他们完全是智慧,从一开始学习就是戒定慧三学,用戒对付贪婪,用定对付瞋恚,用智慧对付愚痴。你看三种病,它有三种药,这才是最高明的治疗方法,从根下手,其他枝枝叶叶自然就枯萎了。
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257集) 2013/4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