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师父说

如何破执着?-第524集



 平常我们讲放下,放下就是舍,「舍即施舍,无所悔惜之义」,布施就是放下,自己决定不后悔,决定无吝惜,真正放下。放下什么?底下跟我们说明,「谓以内法外法,一切皆舍」。外法就是身外之物能舍,内法是身体,或者是我们讲我们的精神,我们的体力,我们的智慧,我们的技能,这都是在内。我们服务社会,服务众生,不计较报酬,不计较代价,这叫舍。难舍能舍!

梵网经(第14集) 1983/11

 所以老师教我的方法,一点一点放,先从身外之物放起,容易。身外之物我们最执着的无过于钱财,所以老师教我学布施,这真的,从跟出家人见面的头一天,他就教我学布施。那时候我生活非常艰苦,自顾不暇,哪有钱去布施?老师问我,你一块钱有没有?一块钱还可以。一毛钱有没有?那没有问题。你就从一毛、一块开始布施,养成一个习惯。这些东西,如果把身外之物统统都放下,然后提升自己要把内财布施掉。

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(第1集) 2008/5/16

 什么叫内财?内财不是身外之物,把身体舍出去。怎么个舍法?现在在道场里面做义工的就是内财布施,我们讲把智慧、把劳力、把精神、把时间奉献给道场,奉献给所有的同学们。不求任何果报,我们今天讲报酬,不求任何报酬,这叫内财布施。内财布施的功德超过外财,超过身外之物。

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(第1集) 2008/5/16

 诸位想想纵然你经教再熟悉,讲得天花乱坠,你自己的身外之物一样放不下,吝惜,这个内财更不必说了,内财、外财都悭吝,都舍不得,你所学的那些佛法、讲的那些佛法都是假的,都不是真的,那是什么?道听途说,听别人那么讲的,不是你自己的,为什么?与你自己的觉性完全不相应。几时到你自己完全放下了,与你的本觉性相应了,这个时候你所说的、所讲的是从你本觉性里面流露出来的佛法,不是道听途说。展开经本不是说别人的,说你自性的佛法,不是跟着别人走的。

梵网经(第14集) 1983/11

 佛告诉我们三界六道轮回是怎么来的?是由「我执」而来的。换句话说,念念都有自己,念念为自己,这是变现出六道轮回。所以阿罗汉超越六道轮回了,他凭什么?阿罗汉「我执」没有了。所以「我执」破掉了,轮回就没有了;「法执」破掉了,就明心见性了。法执就是所知障,我执就是烦恼障。有「我执」就有烦恼,有「法执」就有无明,所以破我执就超越生死轮回了。

无量寿经菁华(第2集) 1993/8

 佛教给我们如果念念都想自己,你这个「我执」天天在加重,你怎么能出得了三界?小乘人修行困难,这个「我执」是无量劫来生生世世坚固的习气,怎么会破得掉?连晚上作梦也没把自己忘掉,可见得真难!

无量寿经菁华(第2集) 1993/8

 大乘方法巧妙,教我们起心动念去想一切众生,利益大众,逐渐把自己淡忘掉。起心动念所做所为,都要为众生,不要想到自己。众生有福,我这一生也有福。因为我也是众生之一,不是众生之外,众生有难我也免不了。所以起心动念去想众生,叫「惠利群生」,不要想自己,这样就对了,而且尽心尽力去帮助这一些众生。

无量寿经菁华(第2集) 1993/8

  「志愿无倦」,不疲不倦,认真努力去做。你就会做得很自在了。我这个身体现在在这个世间,干什么用的?替众生服务的。我的身体健康长寿,众生有福;我夭折、短命、死亡了,众生没福。这个身体与自己不相干,与自己没有利害得失,是用它来做利益众生的工具而已。这怎么不自在!一桩好事做圆满了,自己没有功;做失败了,自己没有过;没有功过,利益是属于大众的,所以志愿就无倦了。

无量寿经菁华(第2集) 1993/8

 业障的根源就是自私自利。一个人自私自利,什么样的业障都有;能够把自私自利的心改掉,起心动念利益一切众生,你的业障就从根拔掉了,没有业障了。怎么说没有业障呢?没有我了!没有我,哪有业障?还有什么障碍呢?这叫从根拔除。
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40集) 1984/12

 什么事情先想到自己有没有利益?你这业障怎么也消不掉,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也是枉然!天天拜梁皇忏,头都磕破了,业障还是消不了。果然能把这个心扩大,起心动念都为一切众生的利益着想,根本不想到自己,你也不要念佛、也不要拜佛,业障全没有了。这是实实在在的话,要改过自新。过失根源就是自私,什么都想到我,这是病根。
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40集) 1984/12

 所以佛法自始至终就是破我执。为什么在修学过程当中教你发愿回向?回向就是把你所修所学的一切功德、福德都送给别人,自己不要了,都是为别人修的,不是为自己修的。换句话说,把自己给忘掉,这是大乘破我执绝妙的方法,就是把这个我扩大,大而化之,这小我就没有了。什么是我?尽虚空遍法界就是我。为一切众生着想,就是为我着想;为我着想,就要为一切众生着想,这是消业障。
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40集) 1984/12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