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师父说

修德有功,性德方显-第1158集



  法语:

  法身本具的,是属于性德,报身则是修德,「修德有功,性德方显」。六道众生无始劫以来迷失了自性,所以性德不显。要怎样恢复?要靠修行,把错误的思想、行为修正过来。

  节录:

  法身本具的,是属于性德,报身则是修德,佛法里面常讲「修德有功,性德方显」,这句话含义就很深。六道众生无始劫以来迷失了自性,所以性德不显,实在讲性德不是不显,变质了,变成什么?变成烦恼,变成不善业。性德一变质,是一变一切变,连整个法界都变了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183集) 2006/2/26

  实在讲法界没有变,正如世尊在《楞严经》上所说的眼中有翳,所以把事实真相全都看扭曲了。要怎样恢复?要靠修理,坏了就得修,把它修理恢复原状就好了,修什么?把错误的修正过来。凡是与性德相应的是正确的,与性德相违背的就是错误的,这个道理不能不懂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183集) 2006/2/26

  性里面,六祖惠能大师讲得好,「本来无一物」,这是什么?清净心,觉性。觉性里头没有一物,清净心里头没有一物,平等心里面没有高下,没有是非人我,有人我就不平等了。就像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,不但没有四相,四见都没有,(那个见是念头),那是性德。我们现在有念,有念就是有无明,有分别、有执着就是有造作。我们现在要怎样把执着、把分别、把无明放下,这个放下就是修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183集) 2006/2/26

  修德有功,这个功是功夫,功夫是什么?真放下了,但是这个放下有部分放下,不是完全放下。所以在修学过程当中,小乘有四果四向,大乘有五十五个阶位。这五十五个就是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四加行、十地、等觉,《楞严》上讲的菩萨的位次。为什么会有这个位次?放下多少不一样。放下愈多,位次就愈高,放下少分,位次就低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183集) 2006/2/26

  六道愈往上面去愈轻,愈往下面去愈严重,严重到极处就是地狱道,妄想分别执着很重!地狱道众生很苦,真正所谓是度日如年。现在由于科技的进步,我们知道了很多事情,像现在讲的时差,实在讲时间有没有?时间没有,不但时间没有,空间也没有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182集) 2006/2/25

  时间、空间都是从妄想分别执着里面变现出来的,离开妄想分别执着,时间空间都没有了,所以有时间就有时差。人在快乐的时候,感觉到时间过得很快,人在痛苦的时候,感觉到那个时间过得很慢,时间有没有快慢?没有,感受不一样。人间几千年、几百年,地狱里面感受是几千劫、几万劫,这是我们能够理解的,也能够深信不疑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182集) 2006/2/25

  菩提心里面没有时间、没有空间,所以过去、现在、未来都在眼前。西方极乐世界距离我们这里十万亿佛国土,如果你要见了性,极乐世界在哪里?极乐世界就在此地,空间没有了。空间没有,远近没有了,时间没有了,前后没有了,过去、现在、未来没有了,这是讲菩提心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182集) 2006/2/25

  什么是菩提心?很难讲,怎么讲都讲不圆,得要从方方面面;换句话说,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菩提心,所有的境界是心现的。我们一下子不能体会,我相信同学们都有作梦的经验,哪个时候你作梦,醒来之后好好想想,你作梦的时候心在哪里?整个梦境就是心变现的,就是心现识变的!你能体会到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182集) 2006/2/25

  所以佛经里头比喻很多,用梦用得最多,《金刚经》末后一首偈子,佛讲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。虽然讲四个比喻,梦是第一个,它是主,幻泡影是陪衬的,一场梦。永嘉大师《证道歌》里面说「梦里明明有六趣,觉后空空无大千」。大千就是六道轮回,就是说六道轮回是梦中境界,不是真的。这些事实真相你要是看透、看明白了,就叫做看破,看破你才能放下。现在你为什么放不下?你没看破。换句话说,你不了解事实真相。什么时候事实真相你统统明白、了解,你自然放下,哪需要别人劝!为什么?假的不是真的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182集) 2006/2/25

  六道十法界里头你什么都得不到,你能不放下吗?放下得大自在,放下就觉悟,放下就证果。你的家亲眷属,你放下才能照顾他,才能帮助他;你放不下,你没有办法照顾他,你没有办法帮助他。放下是自度,自度而后能度人。放下一切,菩提心就现前,为什么?菩提心不生不灭,菩提心不来不去,菩提心不增不减,在凡夫没有缺少一点,在佛菩萨没有增加一点,只有觉迷不同。佛菩萨觉,菩提心在日常生活当中用上了;凡夫迷,在日常生活当中用不上。用的是什么?用的是妄想分别执着,这妄心!虽有真心,不知道,错就错在这里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182集) 2006/2/25

  我们要知道自己修行的功夫,就是此地讲的修德有功,要知道自己修德有功夫了,那是什么现象?烦恼轻、智慧长。智慧长就是性德,无论是对人、对事、对物你不迷惑,聪明了,有智慧了,知道怎样相处,肯定与性德相应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183集) 2006/2/26

  性德跟诸位说,就是伦理道德。伦理道德是性德,是自然的,佛家讲「法尔如是」,不是哪个人发明的,不是哪个人制定的,自自然然的规律。我们凡夫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违背了伦理,违背了道德。道德在中国古人讲的十二个字,这十二个字是性德,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」。我们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处事待人接物与这十二个字相应、与伦常相应,性德就显现了。修德就是我们把这个不相应,跟伦理道德不相应的这种妄想习气放下,舍弃掉了,性德就现前了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183集) 2006/2/26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