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我们要发心,如诸佛菩萨大慈大悲,帮助这些苦难的众生,从哪里下手?从自己本身下手。本身要没有得度说是度别人,佛在经上讲,「自己没度,欲度别人,无有是处」,没这个道理。你要想度别人先度自己,你要帮助别人了生死、出三界,自己先要了生死、出三界;自己没了生死,帮助别人了生死,假的不是真的;自己没出三界,帮助别人出三界,当然也不是真话,那是诳妄。
早餐开示1998/7/18
所以我们要老老实实从本身做起,从本身我们牢牢记住认真的来修学,我们将佛经里面的教训,总结一个纲领,纲领愈简单愈好。心无邪思,意无恶念;无恶念是断十恶,意没有十恶,心不迷惑颠倒,心要觉悟;口不出恶言,身无邪行。慈悯一切众生,慈悲怜悯一切众生,关怀众生,爱护众生,全心全力帮助众生。
早餐开示1998/7/18
先度自己,第一个是德行。德行从哪里修?从持戒,断烦恼,烦恼无尽誓愿断,从这下手。烦恼断掉了,才能学法门;烦恼不断,学法门非常困难,这一点我们要知道。为什么?烦恼里头最严重的是傲慢的习气、自私的习气,这最重。佛法里面讲的根本烦恼,六条,贪瞋痴慢疑恶见,这六大类。严重的话,佛菩萨来教他,他都得不到利益。这就是一定先断烦恼,把孝亲尊师的心发出来,把真诚恭敬心、求法的大愿发出来,你才能真正得受用。
净土大经科注(第380集) 2012/6/15
我们从哪做起?要从《弟子规》做起,《弟子规》是根本的根本。我讲得很多,也讲得很久,我们佛教衰到今天这个现象,原因就是我们舍去戒律。没有戒律就没有佛教,没有礼就没有儒,没有因果就没有道。所以我们从根抓起,首先自己要认真落实《弟子规》、落实《感应篇》、落实《十善业》,我们一定会在一切时中身心调适,自度。
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(第5集) 2008/11/18
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都能够与十善相应,都能够远离十恶,这个人叫真正修行。为什么要修行? 「为度诸众生」,首先是度自己这个众生,「自性众生誓愿度,自性烦恼誓愿断,自性法门誓愿学,自性佛道誓愿成」,先度自己,度自己同时就度了别人。为什么?给别人示现一个好榜样,这个人有德行,这个人是善人,这个人身不造杀盗淫;口没有妄语、没有两舌、没有绮语、恶口;起心动念没有贪瞋痴,你给社会大众做好样子,从这个地方做起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209集) 2003/12/30
念佛人在日常生活当中要修行六度,六度是度自己,先度自己再帮助别人。自己没度去度别人,佛经上常说「无有是处」,无有是处就是没有这个道理。
净土大经科注(第342集) 2012/5/16
六度先度自己。布施,度自己的悭贪,布施波罗蜜圆满。什么叫圆满?我贪心断了,悭吝的心断了。吝啬,自己有的舍不得给别人;贪心,自己没有的希望得到,这种悭贪心真正断掉了,布施波罗蜜圆满。所以六度的圆满不是对外,对外永远不能圆满,是对内的。
净土大经科注(第342集) 2012/5/16
对内就有圆满的时候,悭贪的念头断掉了,所以它是度自己的,清净心现前了。持戒波罗蜜是度恶业的,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生活、工作、待人接物没有恶念,没有恶言,没有恶的行为,持戒圆满,戒律目标就在此地,圆满了。忍辱,顺境善缘没有贪恋的心,逆境恶缘没有瞋恚心,忍辱波罗蜜圆满。
净土大经科注(第342集) 2012/5/16
精进,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,什么都不夹杂,我心里头起心动念想阿弥陀佛,口里头就念阿弥陀佛,身体恭敬阿弥陀佛、礼拜阿弥陀佛,这叫精进波罗蜜,圆满了。禅定波罗蜜,我的心就定在阿弥陀佛上,除阿弥陀佛之外,什么念头都没有,这叫禅定。有禅定自然生智慧,智慧现前,般若波罗蜜圆满。自己清净心能生智慧,又得到阿弥陀佛威神的加持,真的世出世间无所不知,无所不能。
净土大经科注(第342集) 2012/5/16
先成就自己,然后可以像诸佛如来一样教化众生。你教化众生,众生欢喜你,众生愿意听你的话,接受你的教诲,为什么?因为你全做到了。你自己没有做到想教人,人家不相信,不愿意跟你学;自己统统做到,才有这个感应,才有摄受的能力,像磁铁能吸铁,它有这种力量。自己没有做到就没有这个力量。所以发菩提心,奉行六波罗蜜。
净土大经科注(第342集) 2012/5/16
度自己就做一个好榜样,你是社会大众的模范、社会大众的榜样,让人家看到你,尊重你,效法你,向你学习,你就度了他。你不能度自己,你决定度不了别人,你说得再好,人家看看你,不像,那怎么行?释迦牟尼佛、诸大菩萨、历代祖师大德,他做一个榜样给我们看,一生唯有修善,绝不作恶。只有利益众生,绝不利益自己,众生就是自己,利益众生是真正利益自己。
佛说十善业道经(第2集) 2000/4/22
全心全力,没有任何条件,全心全力为众生服务。心永远是清净的,那就是住在三昧,正受。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决定不起自私自利的念头,决定不起控制、占有一切众生的念头,不起,这就住三昧。不起贪瞋痴慢的念头,不起名闻利养的念头,只有一个念,这个念是正念,帮助众生觉悟、帮助众生回头、帮助众生转凡成圣,除此之外没有一个杂念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646集) 2002/3/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