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师父说

​​如何保持初心不退? -第1187集



  法语:

  我们动一个念头,遍法界虚空界都知道。所以圣贤,古大德、老祖宗教导我们,起心动念要慎重。要有正念,不能有邪念,要有善念,不能有恶念,叫慎独。独自在一处,没有人看到的时候,不能放逸、不能随便。

  节录:

  我们动一个念头,遍法界虚空界都知道。为什么?一切法不离自性,触动自性,哪有不晓得的道理!所以圣贤,古大德、老祖宗教导我们,起心动念要慎重。这个意思是说,要有正念,不能有邪念,要有善念,不能有恶念,叫慎独。独自在一处,没有人看到的时候,不能放逸、不能随便,知道遍法界虚空界我们轻微的这个念头,无论是有心还是无意,统统都传遍虚空法界。万事万物真的就像一个看不见的、无形的一个电网,它非常密。起一念而动全体,遍法界虚空界都知道了;我们自己不清楚,人家接收的时候好清楚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18集) 2011/10

  我们起心动念周遍法界,我们身体每个细胞、每个器官波动的现象也周遍法界;换句话说,真正有通的人,对我们身心健康状况以及我们的思想全清楚,哪有能瞒过人的事情?不可能。只有自己欺骗自己、瞒自己,对于阿罗汉以上我们都瞒不了。那更近的,天地鬼神他也有五通,他那个能力很小,在他居住范围之内的他知道,在他范围之外的他不知道。我们住在这个地区,这个地区的一些小神都知道。我们真修,他们真尊敬,尊敬就会拥护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147集) 2012/1

  有些同修说,我们自己学佛,家里人很难度。家里人为什么难度?因为你没有定、没有慧。度家里的人真的是不容易,为什么?你要有真的修行,你才能度得了你的家人,给你家人做一个最好的榜样,让你家里人很明显的觉察到,你学佛以前跟学佛以后确实不一样。学佛之前,有很多毛病习气令人厌恶,学佛之后这些毛病习气都没有、都改过来,你的言行举止令人欢喜、令人尊敬,你的家人才能得度,这个道理要懂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16集) 1998/6

  家人是天天住在一起,小毛病他天天看在眼里,你修行功夫差一点,他瞧不起你。为什么外面亲戚朋友好度?你的小毛病外头人没看到,看到你接触他的时候很规矩、很像样子,背后没看到。你在家里面,你背后家人清清楚楚,了如指掌。而度众生,佛在经典里面告诉我们要先度家人。这个意思是叫我们真正做到表里一如,人前人后没有两样,教我们做慎独的功夫,独自一个人也很谨慎、也很恭敬,不敢放逸、不敢随便。果然能这样做,家里人怎么会不能度?

大乘无量寿经(第16集) 1998/6

  诸佛菩萨这个身体,这个身体是为一切众生服务的工具,我把这个身体照顾好是为一切众生,不是为自己。你们想一想,这个意思深,起心动念点点滴滴为众生。那我一个人在房间里,没有人看到,我可不可以随便马虎一点?不可以!为什么不可以?人没有看到,鬼神看到,我们做好榜样并不是只是做给人看的,也做给鬼神看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78集) 2000/3

  连儒家也是这样教导我们,「君子慎独」,独是你一个人居住,没有人看到,也不可以失礼,也不可以疏忽小节,也如同十目所视、十手所指,恭恭敬敬,哪里敢轻慢?古时候世间读书的君子都明白这个道理,都能够谨守不犯,所以他德行能成就,学问能成就,功业能成就,不是没有道理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78集) 2000/3

  道理总的原理原则,就是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。阿弥陀佛跟我们是一个,所以他所修习的功德确实能够帮助我们。而且那种功德是无量无边、无尽无数,所以他能够帮助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众生。他自己的修学从来没间断,他要间断他拿什么帮助?这是了不起,这个我们不能不感恩,我们要清楚、要明了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147集) 2012/1

  中国古人常讲「举头三尺有神明」,这话不是迷信,真有。不但「举头三尺有神明」,我们这个身体里面,就有神明住在里头。道教讲三尸神,上尸神住在我们头部,中尸神住在我们胸部,下尸神住在我们的手足。所以我们里面起心动念,极微细的念头,他都知道。每逢庚申日,每逢庚申日就是每两个月,他会向中国人讲玉皇大帝,向上帝那里去会报一次,你这两个月当中,动的、起的是什么心念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55集) 1999/7

  所以我们起心动念,天地鬼神都知道,而且那边都有档案、都有记载。阎罗王那里有一份档案,忉利天主那里有一份档案,还有专门管这些惩罚,那些神明统统都有档案,我们自己那里晓得? 《华严经》上讲,每一个人一出生下来,就有两个神常常跟随着你,一个叫同名,一个叫同生,这两个神住在我们左右肩膀上,时时刻刻不离开,如果你相信,决定不敢为非作歹。知道什么?起心动念,一举一动,神明鉴察,自然不敢造罪业了,你就会欢喜修善。为什么?修善好。心善行善,自然有好果报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55集) 1999/7

  如果我们现在念念还有恶念,这个恶念就是缘,会有恶报现前。我们这个法门好,把你念头转成阿弥陀佛,念头取消不容易,换个念头容易多了。古人常说「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」,念头起来不怕,怕的是你不觉;你不觉,那个念头一个继续一个就产生力量。如果一觉悟,这个恶念就没有了。怎么觉悟?一句阿弥陀佛提起来,这是觉悟。
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276集) 1984/12 

  诸位要晓得,这个觉可不同一般的觉,这是究竟圆满的大觉,不一样!所以我们起心动念知道很快就换成阿弥陀佛,这是一个真正念佛人。念佛功夫真正得力了,就是用佛号换取一切妄念,无论是世间出世间的善念、恶念都不要去理会,第一个念头起,第二个念头就是阿弥陀佛,那就对了,就转过来了。
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276集) 1984/12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